APP下载

强化政治引领推动智库高质量发展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牟岱访谈录

2020-03-04

经济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智库辽宁成果

●本刊记者 李 雪

记者:牟院长,您好!请您谈谈贵院近年来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举措。

牟岱:好的。新时代以来,辽宁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持“智库立院,创新兴院,开门办院,人才强院”的办院方针,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符合辽宁实际、适应辽宁院发展的智库运行体系,紧紧围绕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大局和国家东北亚地域的公共外交利益,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取得了智库建设新进展,我院五个智库进入省委省政府首批27 个综合智库之列,取得了新型智库建设的新成效。我院近年来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创我院新型智库建设新格局。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围绕辽宁省全面振兴发展“四个短板”和六项重点工作,精准发力,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智库成果和决策参考。

1.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主题。我院在选题立项上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发展大局,设立了《辽宁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辽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等课题,形成了《关于谋划东北一带一路大格局的建议》《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辽宁推进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思路研究》等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

2.围绕辽宁东北亚国际区位与边疆安全等问题选题立项。在东北亚边疆安全、跨境民族问题、东北亚民族和历史动态等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开展针对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咨询研究,提出具有操作性、科学性的对策研究报告,形成《半岛民族主义势力研究》《长白山历史文化问题研究》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智库成果,获得了多位中央领导批示和采用。

3.紧紧抓住推进结构调整这一关键环节。我院组织力量对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和深入调查研究,就促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旧动能转化等问题积极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先后设立了《加快推进辽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全面深化改革与培养辽宁经济增长新动能研究》《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监测研究》等项目,为我省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4.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方案和路径研究的要求,我院从国家开放战略布局的高度,紧紧抓住国家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的重大机遇,依据辽宁地处“世界中心岛”和“东北亚枢纽”地位的区位优势,把“一带一路”倡议始终作为贯穿于新型智库研究的主线,引导科研人员加强对辽宁发挥连接和拓展丝绸之路南北两线门户和纽带作用的研究,鼓励探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的对接对策,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对建设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研究,加强对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与辽宁的相关合作机制及平台建设研究,探索辽宁连通日本、韩国、蒙古国、俄罗斯、朝鲜等国建立合作的新机制,完成了《以跨境旅游自贸区建设推进东北四省区快速融入“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欧亚经济联盟:理想与现实》《打造尹湛纳希国际品牌,加速融入“一带一路”》等一批研究成果,得到了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5.注重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按照总书记“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的要求,我院建立了四个各具特色的专业智库研究中心。“朝鲜半岛研究中心”注重东北亚、朝鲜半岛、一带一路、欧亚大陆桥建设战略研究的前瞻性;“辽宁振兴发展中心”注重辽宁振兴发展战略研究的长期性和预测性;“辽宁抗战文化研究中心”注重打造东北抗联史、东北救亡运动史、东北义勇军史、中共满洲省委史和东北军党史等智库研究集群,突出研究的独特性;“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顺应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时代性,着重研究老工业基地文化改造、转型、升级的规律性。四个专业智库协同发展,通过对我省以及国家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和建言,发挥新型智库建设的专业特色,2018 年进入省级重点新型智库行列,《半岛问题》《东北抗日联军后期的意见》《填海造地问题》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央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我院充分发挥了专业智库的咨政建言作用。

6.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形成智库研究的鲜明专业特色。基础理论研究是智库研究的基本内容,新时代以来,我院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夯实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我院对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始终是高于智库研究成果的,这使得我院基础研究势头不减,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的成果不断,其中2019 年《光明日报》发表的“巴图与契丹小字研究”一文,系统介绍了我院在辽金契丹方面的研究特色和学术贡献。此外,在基础研究方面获得的中央领导批示也不断,其中“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内涵的有关论述”研究报告,获得了中央多位领导的批示,我院学者进京做了专门汇报。

第二,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实现科研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1. 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为了形成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新局面,近年来,我院对原有的科研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相继制订出台《辽宁社会科学院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社会科学讲坛〉〈辽宁新型智库讲坛〉管理办法》《关于对发表在新媒体的重要科研成果实施后期资助的规定(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新型智库建设和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2018 年以来,进一步制定和下发《辽宁社会科学院党组关于加强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的意见》和《关于建立重大决策部署通报工作机制的有关规定》两项制度性文件;制定了贯彻落实《辽宁省委关于加快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通过一系列制度保障,以及科研导向引领,实现科研体制机制的创新性发展。

2.提高智库成果奖励幅度,智库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近五年来,我院多次提高对智库成果的奖励幅度,由于辽宁院智库研究工作起步早,基础好,获得批示成果很多,每年省部级领导批示都在30~60 项之间,每年向省人大提交应用对策建议110 多篇,被采用50 多项,每年全国人大代表议案都有多项入选。尽管如此,我院还是多次提高对智库成果的奖励,激励和引导智库研究,引导科研人员多出智库成果,出好智库成果。

3.强化调查研究,提升智库研究方式方法的科学化。我院改变了智库研究选题由过去根据研究人员兴趣使然的“自选动作”的做法,倡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的方法,使得智库研究重点由过去重视对历史经验的事后总结,向重视对重大问题前瞻性、预测性研究的转变。倡导坚持问题导向,对问题做长期跟踪研究,创建自己的大数据支撑,以事实和数据说话。改变科研人员以闭门造车、关门研究、网上查询等方式开展智库研究的弊端,克服以往的单兵作战,坚持多专业团队共同作战,解决智库问题。

第三,搭建平台、深化调研,扩大智库研究成果转化渠道。

1. 建立智库工作互动机制。加强与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联络沟通,坚持问题导向,在课题立项环节,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组织系列应用对策课题的院内招标,确保院级课题立项环节与决策需求接轨。在课题研究方式上,强化与省市级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形成了一批影响大、接地气的智库研究成果。

2.畅通智库成果转化渠道。我院创办了《信息专报》《辽宁智库》两大内参,开辟了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内参、《光明日报》内参等三大渠道,争取了中宣部把我院设为“舆情直报点”,实现了与省人大议案委对接,在很大程度上畅通了智库成果的转化上报渠道。近五年来,平均每年通过《信息专报》和《辽宁智库》等渠道报送给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智库研究成果稿件100余篇,《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内参、《光明日报》内参采用我院智库研究报告40 余篇,获得中央及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成果212 项,其中中央领导55 项。

3.深入调研将成果做精做实做细。近年来,我院始终注重转变工作作风和学风,加强调查研究,提升智库捕捉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百名学者进百村、百名学者下基层、社科工作者深入基层“走转改”以及在省内各市地县区建立调研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政策盲点问题,开展“政策型”调研,多方面收集情况,及时给各级党、政府提供合理化建议,补充充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围绕社情民意的热点问题,开展“民意型”调研,把群众呼声、百姓意愿及时反映给党委和政府,供决策参考;围绕领导关心的重点问题,开展“参谋型”调研,提高调研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贴近度”;围绕改革与发展的难点问题,开展“经验型”调研,对在调研中发现的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并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成果。持续不断的调查研究使科研人员能够了解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一大批调研报告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获得领导批示,有的直接转化为政府决策。

第四,“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完善智库合作交流机制,对外交流是智库自身提高格局、形成智库视野能力的途径和体现。

1.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交流。围绕建设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的要求,抓住东北亚热点地区和朝鲜半岛局势变化的时机,加强智库研究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平台建设。每年我院学者都与东北亚各国、美欧国家就东北亚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等举行40 多个闭门会议。近年来,积极组织专家学者赴蒙古、朝鲜、日本、韩国等地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和调研活动,在东北亚问题、半岛问题上保持国际学术交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2019 年8 月,我院与韩国忠清南道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我院新型智库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2.充分利用与江苏院对口合作的重要契机。2018 年我院与江苏院签订深度合作框架协议,两年来,我院持续邀请江苏社科院专家学者来我院做学术报告,两院在2018 年进行应用学科对口合作基础上,2019 年又进行了哲学、文学、历史等基础学科的合作对接,江苏院的发展模式为我院的智库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3.注重加强智库间的交流合作。2017 年,我院在辽宁丹东主办了“东北三省一区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议暨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2018 年,我院主办了“第七届沿边九省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新型智库联盟”研讨会;2019 年,我院主办“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社科院的战略合作。与此同时,我院积极参与国内外智库间的交流合作,2018 年,我院共接待24 个境外团组及高端智库来院开展智库对话、学术交流和座谈,选派学者出席各类国际性交流活动及学术研讨会17 次,45 人次。

综上,通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院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及时有力,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更加精准高效,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各项事业发展已经驶上快车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请您谈谈,贵院今后推进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设想。

牟岱:我们深知,与国内兄弟社科院相比,我们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存在定位不够清晰,智库成果质量不够高,内容创新性不足,学术成果的思想引领力、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够强,智库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今后,我们将学习借鉴各个兄弟院新型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抢抓习近平总书记振兴东北重要讲话带来的重大机遇,找准职能定位,打造特色学科,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社科院的指导下,在兄弟社科院的帮助下,推动辽宁社科院新型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通过与牟院长的交谈,可以看出,近年来辽宁社科院在构建智库体系、推进重大课题研究、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成果转化和完善合作交流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取得了丰富的智库成果,还充分发挥了智库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作用。相信通过辽宁社科院的努力实践、开拓创新,一定能够推进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推出更多的有影响力的智库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辽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再见!

猜你喜欢

智库辽宁成果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工大成果
辽宁舰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