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演进历程与展望
2020-03-04陈真
●陈 真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无论是在理论、战略方面还是在政策、措施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有力的探索实践与创新,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在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探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对新时代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历程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自1949 年到1978 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决策层积极探索,实施重点发展内地并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1953 年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大规模工业建设得以推进的过程中,沿海与内地生产力布局问题暴露出来。为满足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结合地区地理条件以及经济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将全国划分为沿海经济地带和内地经济地带。决策层指出,在对沿海工业基础进行利用的同时,要关注内地工业建设,以促进工业发展布局的平衡化。经济协作区的设立,目的在于建立较完整的经济区域,凸显其特色化。在20 世纪60 年代,基于国际局势以及国防需求出发,科学划分区域,“三线”地区侧重经济建设与工业布局,国家投入较多资金,在行政指令下沿海地区部分企业向内地迁移,区域经济布局得到改善,内部发展经济的基础也得以顺利奠定。这一阶段内,内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也得以形成,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地区逐渐形成独立经济结构与完整的经济体系。在追求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一定抑制,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也明显拉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下降。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自1978 年到1990 年,区域非均衡性协调发展战略得以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以先富带动后富。就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来看,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转变,战略重点自内地倾斜向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转变,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以促进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1979 年设立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开放,对外开放区域逐步拓展延伸。1984 年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范围扩大,南北全线战略布局形成。1985 年确定珠三角、长三角等为经济开发区,随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扩大,沿海开放地带得以形成。区域发展战略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带后富”的思想,让区域经济非均衡中的均衡也不断凸显。改革开放以后,在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先富带动后富的头雁效应较为明显。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自1991 年至今,这个阶段实施的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战略提出与初步形成阶段。即1991 年到2003 年,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证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协调发展地方经济。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关注的重点。区域经济的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合理分工,通过优势互补来实现共同发展,这就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调整区域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强调兼顾东部地区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促进地区快速发展。二是战略的全面推进阶段。即2004 年到2012年,这个阶段,重点关注中部地区发展,同时不断完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保证区域发展格局的合理化,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综合分析人口、经济等因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理念,深化认识区域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发展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三是战略全面深化阶段,即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上升到了更高的要求,为中国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二、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总体展望
(一)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将不断深入实施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十一五”规划提出后得以较好落实,这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助推城乡统筹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要注重缩小区域差异,明确要通过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来推动实现协调发展。分类指导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从东、中、西及东北四大板块的现实情况出发,在国家区域发展新要求下,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在西部发展过程中形成开发新格局,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深化改革,促进其振兴发展,中部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崛起。受到自然环境以及交通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程度并不理想,未来发展中要加快发展步伐,从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入手,真正实现精准脱贫。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新契机,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针对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僵化以及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在未来发展中要持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完善
中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要坚持协同性、整体性和联动性的原则,把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关键点。结合区域发展的现实情况,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多措并举,发挥区域发展的联动协调作用,为区域经济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要正确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生产要素空间布局,让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实现。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不断完善发展体制机制,合理优化配置资源,通过区域合作机制的发展,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间多层次、多形式合作。强化政策协调和组织保障,为区域发展提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科技、人才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支持力度,增进区域之间良性互动。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利用资源,探索区域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之间利益协调平衡发展。
(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在“一带一路”大环境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区域发展战略的范围与层次方面的升级,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在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中,要做好战略层面的统筹对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经验。在遵照国际标准的同时,要凸显中国元素与中国特色,确保定位科学合理。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空间结构布局,积极打造示范区,促进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区域发展战略的辐射引领作用,增强区域发展的聚合力。
(四)绿色发展理念将引领未来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导向。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走“两化”发展之路。在环境治理大环境下,社会群体高度关注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转型,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高度关注生态环境质量,突出绿色产发展,形成绿色消费行为模式,满足社会群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要加强统筹协调,对区域生态格局进行优化,提升区域绿色治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区域发展。
(五)“老少边穷”地区将成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足,“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边远山区,发展相对滞后,这较为严重地制约着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推动“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要优化调整发展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由此可见,“老少边穷”地区将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未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更加关注“老少边穷”地区,以加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协同推进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等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经济,发掘内在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强化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的对口帮扶。加大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以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新时代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基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进历程,把握新时代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必须更加注重区域绿色转型发展,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强化地区绿色治理能力,汇集绿色发展新动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向,推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推进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