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学生视角的“课程思政”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分析

2020-03-04丛欣莹杨金花

经济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意愿课程思政思政

●丛欣莹 赵 娜 王 旗 杨金花 李 想 姜 钰

一、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意义分析

(一)国家层面

2004 年至今,国家中央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政策,为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上海市首次在全国开展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探索。“课程思政”使得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发力,以一种新型隐性的方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课程思政”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途径,各个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层面

各个高校积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能够充分调动老师以及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加强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提高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亲和力,充分发挥了每一堂课潜在的育人机会,使高校课堂具备思政教育功能的同时更加具有吸引力,突破了长久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思政”课堂获得感低的瓶颈。

(三)个人层面

1.立德树人之本。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增强学生对时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美好的品德,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坚定正确价值观的需要。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之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授融汇贯通,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育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增加了学生接受全面发展教育的机会,满足了学生对于全面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需求。

二、高校学生“课程思政”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在因素

1.了解程度。大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了解程度对其接受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是一个应该关注的焦点。在“课程思政”的开展中应当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政教育的建设,逐步提高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让思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课程思政”的意义,参与到思政活动中来。

2.兴趣偏好。大学生的兴趣偏好对接受意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对不同类别的思政元素持有不同程度的兴趣,对融入思政元素的不同课程的接受程度也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区别。那么什么样的思政元素融入什么样的专业课、怎么融入专业课成为提高大学生兴趣程度的关键,也是提高接受意愿的一个方法。每一门专业课各有特点,同一专业课不同的方面所涵盖的思政元素也不尽相同,思政资源并非在专业知识中浅而易见,而是在专业知识的深处,与专业知识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思政内容的融入并非生硬地强加,而是剥茧抽丝,深刻地挖掘探索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和谐统一,方能使学生体味到其中的奥秘。

3.需求发展。大学生的需求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意愿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有一定的需求,那么这种需求其实与思政教育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思政教育”的施教主体应当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构建一种适应学生需求、以学生为核心的思政体系。

4.个人特性。个人特性也是影响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因素之一。思政建设应当关注个人发展,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及兴趣,将思政与个人的特点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挖掘其内在潜力。同时也要发现学生个人的不足之处,加强当代大学生在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文化素养等各个方面的培养教育,促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抓住学生每个人不同特点,具有引领性、指导性地帮助其成长与发展,结合个人的成长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适用于社会的各方面能力,实施具有指引性、社会性的思政教学。

(二)外在因素

1.思政主题。显而易见,对于老师讲授的不同的思政主题,学生们的专注程度和态度也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思政主题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于经济、社会、政治等的关心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如果能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学生们当下正关心的思政主题,无疑会提高大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所谓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育人,思政教育正是将育人这部分着重处理。符合当下热点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思政主题当然更能够强化育人效果,这不仅可以在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引导,还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意愿,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思政主题。

2.授课方式。在“课程思政”问题上,对于老师不同的授课方式,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接受意愿。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经验酌情选择,例如使授课内容形象化的演示法、带动积极性的课堂讨论法和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启发法等。对于当下热点问题的探讨也能引起学生兴趣,从学生未来就业的角度出发,为他们介绍所在专业的工作前景也是值得尝试的。

3.课堂环境。学习环境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且在学习态度方面尤为显著。积极的学习氛围会带动学生整体的积极性,可以说课堂环境是影响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老师授课时不同的思政角度,有适合它的不同的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有的思政角度需要营造严谨的课堂环境来换取学生认真重视的学习态度;而有的思政角度则需要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来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思政角度适合不同的课堂环境。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授课方向尽量营造合适的课堂环境来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意愿。

4.施教主体。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这一过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要想学生提高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教师首先要拿出对“课程思政”的重视态度。规范自己的言行,合理改变教学模式,以确保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最大程度相融合,使教育效果更显著。施教主体作为影响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重要因素,绝不能忽视。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建议分析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开设课程导论。在学生正式接受思政内容之前,教师需要先讲解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影响以及“课程思政”的建设意义、具体的实施要求、对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等,让大学生在最开始就能清楚地了解“课程思政”理念,不要让学生对“课程思政”一无所知就开始实施这一过程。

2.了解学生需求。(1)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不同内容的兴趣偏好,教育相关部门可通过调查形式探知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内容,找对开锁的钥匙,并将这部分内容融入课堂;(2)需要了解学生更愿意接受在哪些专业课上涉及思政内容,进而决定实施怎样有联系的教学模式;(3)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效果的具体需求,例如丰富知识、树立正确三观、了解社会发展态势等不同种类的需求,根据需求程度设置课程内容;(4)了解学生愿意接受的上课方式,避免采用古板的灌输型教学方法,用多种方式传道授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5)了解学生对教师风格的喜好类型,在培养教师团队时重点考虑学生的需求,培养出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教师。

(二)“课程思政”实施

1.调整最优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适当增加时事政治方面的内容,并结合生活实例,使知识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将思想素质、法律知识和中外历史等学术性知识的占比保持在中等水平,且教学内容应清晰明了。

2.搭配最优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运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例如:介绍学科成就及前景、分享自身经验和生活实例、播放时事热点的视频、用历史案例解读课堂知识等教育方式,另外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题讨论或制作PPT,课堂翻转性质的方式也值得尝试。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意调动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活跃的氛围中满足学生丰富见识和培养三观的需求。

3.建设最优的施教团队。施教主体——教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来源,也是最重要的来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因此发展优秀的教师团队至关重要。

从多数学生的角度来看,上课极具热忱、讲课有感染力、拥有渊博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良好、拥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教师更有吸引力,少部分学生更倾向于上课条理清晰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更注重自己的课堂感染力,文化底蕴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高度关注,进而去引导学生真正融入课堂。

对施教团队整体来说,团队中的每位教师除了要培养自身能力和素质之外,不同学科类别的教师之间要相互沟通交流,使思政内容融入到不同性质的课程中,融会贯通整个教学体系,全方位实施“课程思政”,完善思政方面的教育机制。

猜你喜欢

意愿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