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2020-03-04王梓菡潘佳琦
●王梓菡 潘佳琦 张 宏 姜 珊
一、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集合了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以及政治家的廉政建设思想成果,总结了历代统治者们对廉政建设核心价值的认识与经验,廉政思想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构建风清气正社会生态的主流价值形态。我国传统的廉政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遗产。其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思维逻辑等,具有历史传承性,是现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思想文化发展所奠定的基础。当今时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求的廉政建设要以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科学理论思维为根据,进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筑牢历史文化根基。
进一步促进传统廉政文化传承体系良性发展,传统廉政文化的转化发展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其发展的基础就是科学地理解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首先应全面科学地理清传统廉政文化,正确评价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廉政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廉政思想文化的成果是极为丰富的。其中蕴含着法治、爱民等廉政的观点,除此还有进一步对实施仁政、勤政和廉政方法和方式的研究,这些宝贵的成果我们应不断传承与发展。
二、探究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及学术价值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读懂历史,才能认清现实。要想不断创新发展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探索廉政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把握我国传统的廉政思想文化。我国传统的廉政思想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具有独特性,体系严谨,完善的历史基础促使自身可以继续完善发展。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比较廉政与腐政,全方位厘清以及总结我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历史过程中的优秀成果,从而得出,廉政理念包含“爱民”“节俭”“勤政”“尚贤”,其存在于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各个朝代的统治者更是将这些廉政理念作为兴国安邦之道。
(一)爱民
纵观我国整个历史发展脉络,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基本要义就是“广爱民,施仁政”。以民为本的思想深入历代统治者的内心。西周的周公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他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从中可以看出,仁政与爱民是古时建设廉政的基石,君顺民意,同舟共济,才可实现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盛况。
(二)节俭
“节俭”是中国统治阶层实行廉政的基础。孔子和老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不应沉迷奢靡,应节俭。孔子的“五美”思想,所提到的惠而不费与欲而不贪,所表达的就是节俭与廉洁思想。《道德经》中的“三宝”思想,俭的位置是第二位,所表达的就是俭以养德。历朝历代的优秀思想成果不仅对古代的统治阶级极具教育意义,并且对后人来讲,也是一份珍贵的思想启示。
(三)勤政
古时留有盛名的贤明君王,之所以可以名垂千古,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统治者勤于政事。先秦的周公思想中,有很大的篇幅都在提及德,积极地倡导明德的廉政思想,其中对统治阶级也提出了力戒荒宁,勤于政事的要求。结合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历史,勤政爱民的君王,国家太平,人民安乐。若背道而驰,国家则会走向衰败。也因此,勤政很大程度影响着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建设。
(四)尚贤
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中关键要素还包含尚贤。选贤用贤是古代统治阶层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对于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有着重要影响。孟子曾提出,官员的选拔任用也是廉政实行的关键因素,官员选拔标准应为德才兼备,也就是,无德不贵,无能不官,尚贤使能。可见,惜贤、爱贤、择贤,尚贤是古代统治阶层强国安邦之本。
三、传承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精华,探究实践价值
(一)汲取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精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继承传统廉政思想文化,要一分为二地继承,推动创新性的发展,对于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传承,要结合历史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1.完善廉政体系,推进我国政治道德的法治化进程。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廉政思想文化中,蕴含了很多现今可加快推动中国政治道德法制化进程的优秀廉政建设思想文化。首先,古代就已经有了系统严谨的官员选拔制度。其次,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也相对完善。中国共产党以传统的廉政思想文化在为基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优化党内的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系统全面地建设党内监督制度。另外,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赏罚分明。统治阶层对官员考核的内容标准做出了严明细致的规定。我党继承了部分古代官员考核的相关制度。例如,德行观和政绩观等。并进一步完善了赏罚分明的官员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对官员德行约束的程度。
2.完善官德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贤官善吏。传统的廉政思想文化中包含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有关官德的文化,传统的廉政建设对于官员的德育十分重视。但深入探讨德育的核心可得出,传统的德的含义为心存正直,行走正道。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吸取了先人“官德彰则民风淳,官德毁则世风降”的思想,提出了“治国先治吏”的理念,再一次提出了官员的治理对治国的意义,明确了官员应成为善吏。特别是领导阶层,只做到廉洁而无能只能成为庸官,而有作为却贪污腐败是贪官。因此,领导干部要成为善吏,即兼顾廉洁与有作为。我党在长时间的执政中,积极探索,加深了对于执政理念的把握,稳步推动善吏到善政的转化过程,从而实现善治到善国的积极转变。
3.弘扬廉洁风尚,构建清廉高效的党内政治生态。古人早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思想感悟,尽显家国情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吸取了这一宝贵思想成果,积极推动其创新性发展,要求全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总书记将廉政建设的核心内涵定义为政治生态的净化,对于廉政文化建设要兼顾社会文化环境和党内的政治生态,二者同样重要。
(二)传承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实现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我国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结构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这也就使得传统的廉政思想文化出现创新性的转变,我们要传承中国传统的廉政思想文化,从中汲取有用的养分,进而推动现今的社会主义廉政建设。以“两创”方针为指导,选取两方面加大力度建设:首先,选择继承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进而促进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廉政文化的发展。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区分精华与糟粕,汲取传统的廉政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形成符合中国发展需求的先进廉政思想文化成果,实现其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其次,要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思想。要结合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要以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基石,借鉴传统的廉政制度、文化、智慧,同时还要兼顾当今时代的时代需求以及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形势,创新性发展我国的传统廉政思想文化,要全面地思考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兼顾党的建设。既要解决现有的问题,也要对未来的发展提前做好准备,要以传统廉政思想文化优秀成果为发展基础,创新性传承传统廉政思想文化,使其符合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同步协调社会发展需求,党的建设以及人民诉求,丰富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时代内涵,进一步提高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力、实效力和感召力,从而实现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