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选择: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研究述评
2020-03-04章诚张爱梅
章 诚 张 爱 梅
(南京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 江苏南京 211816)
在评价体制、评价内容以及传播技术的共同作用下,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直行”走综合发展路线还是换个道路进行转型引起了学界、期刊界的广泛讨论,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对高校社科学报的实践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于这些讨论成果,目前尚无系统梳理与总结,实为遗憾,基于此,本文拟对高校学报转型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梳理主要围绕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现状如何及面临哪些困境,高校社科学报是否需要转型,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的尝试有哪些等方面展开。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呈现主要研究观点并进行简要评析,尝试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高校社科学报现状及面临困境梳理
高校社科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科学报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高校社科学报发展进行了划分,认为其经历了快速发展期(1978—1988年)、深化改革期(1989—1998年)、求精求强期(1999—2008年)、融合发展期(2009—2019年)[1]。虽然高校社科学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困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对于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现状与面临困境的关注发生在2000年以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校社科学报原有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期刊界同仁的高度关注。
1.主管部门的关注
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研讨会上指出,“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2]。教育部社政司田敬诚处长认为,高校社科期刊发展存在五大问题:一是社会责任问题,二是学风建设问题,三是学术质量问题,四是产业化问题,五是提高管理水平问题[3]。2009年,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河北省高校学报建设座谈会上指出,高校期刊特别是学报存在封闭办刊、理念落后,缺乏专业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资源分散、出版力量薄弱等问题[4]。
2.期刊界同仁的反思与总结
期刊界同仁面对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现状与面临困境展开了讨论,对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及面临困境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1)对高校社科学报总体性反思与总结
姚申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发展呈现“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的现状,受到了来自社科院系统期刊、政府部门及党校、妇联系统期刊、学术出版社系统“集刊”以及电子期刊的巨大挑战[5]。刘曙光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发展存在着整体质量偏低、综合实力不强、缺乏期刊市场竞争力、缺乏个性和策划意识、缺乏时代感、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6]。朱剑认为,高校社科学报集体陷入了“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等困境,整体“徘徊在十字路口”[7]。程郁缀认为,高校社科学报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总体上没有改变“全、散、弱、小”的现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和很难走出的困难局面[8]。胡敏中通过对80家高校社科学报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高校社科学报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特色不够明显[9]。仲伟民对当前高校社科学报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新的归纳:一是高校社科学报数量庞大但平均质量偏低;二是过于综合而缺少专业性特点[10]。杨嵘均认为,当前高校社科学报面临着“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境遇,使得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艰难,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不相匹配[11]。李二斌等认为,高校社科学报面临着工具理性泛滥下生存空间的挤压、边缘化位置下社会地位的尴尬、文化认同缺乏下的自我迷失[12]。
(2)不同类别高校社科学报反思与总结
除了对高校社科学报现状及面临困境的总体性反思与总结以外,还有一部分期刊界同仁对地域、区域的高校社科学报现状及面临困境给予了关注,此类研究主要是对不同区域的高校社科学报进行统计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区域类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分析。畅引婷对山西省高校社科学报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编辑学报与研究学报、主办单位与主管单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3]。陈立风从引文率与转摘率、编校质量、印刷数与征订数、办刊经费与办刊条件、编辑队伍5个方面对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现状进行了分析[14]。黄艳林对福建省高校社科学报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全省高校社科学报发展呈现“金字塔”结构,发展不均衡[15]。石香莉对陕西省高校社科学报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管理体制不顺,规模小、格局散,没有淘汰机制;期刊缺乏特色,没有品牌优势,办刊质量不高;经营模式落后[16]。梅全亮通过考察湖北高校社科学报创刊历史、类别分布、出版周期、传播方式、社会影响力、特色化建设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等方面,发现存在综合性与专业性、学术性与市场化、封闭与开放、纸质与数字化等多种两难困境[17]。张克军对吉林省高校社科学报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省高校社科学报存在发展不均衡、特色栏目同质化、人才流失与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18]。
行业高校社科学报分析。董应才等对农业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其面临创刊时间短、特色栏目少、论文整体质量较低、管理不顺、内外稿标准不一等困境[19]。陈向科对17所全国农业高校社科学报进行调研,发现存在办刊经验不足、办刊栏目大同小异、学术质量整体不高、经费有限等困境[20]。马川建对19种医学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存在优质稿源匮乏、栏目设置缺乏特色、低水平重复等问题[21]。
二、高校社科学报是否需要转型?
高校社科学报在发展过程中的低水平、同质性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社科学报在发展模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基于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现状及其面临困境,教育主管部门和期刊界同仁都提出了自己观点。
1.主管部门的倡导与努力
主管部门认识到了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困境,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必须改变现状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2001年,国家新闻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高校学报结构的通知》中指出,“扶持和鼓励重点学校、重点学科创立高学术水平的品牌期刊,推进全国高校学报整体质量的提高”[1]。2002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指出,“高校社科学报要在办刊定位、办刊理念、办刊机制上做出创新,树立特色化的发展理念”[2]。同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社科学报转型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创办代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专业性学报;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进行合作或联合,走联合之路,把刊物做大做强;支持高校社科学报在保持各高校主办的现有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2003年,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高校社科学报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大刊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同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在5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社科学报及其特色栏目,其中,培育出5~10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科学报。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2009年,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河北省高校学报建设座谈会上指出,要进一步优化高校期刊结构,鼓励高校期刊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4]。2011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开展对重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资助工作,鼓励受助期刊“努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或国内一流的学术期刊”[1]。同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中指出,“继续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和数字化发展”。2015年,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引导高校期刊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高校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
2.期刊界同仁的讨论
期刊界同仁基于对高校社科学报的特性和发展困境,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讨论主要围绕是否需要改变现有的“综合性发展道路”展开,一部分同仁认为,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有着合理性,不需要改变;更多的同仁认为应该根据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需要转型。
(1)坚持综合性发展道路的主要观点
李敏认为,“高校学报专业化”不宜提倡,应根据高校学报的特点,从审稿、突出学报个性特色、加强对学报传播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所载文献的利用率3个方面改善高校学报的状况[22]。田峰等认为,学术期刊应该是内容大于形式,专业学术期刊在本质上还是综合性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有存在的合理性[23]。尹玉吉坚定支持高校社科学报综合性发展,其从高校社科学报的历史使命、“特色论”的依据、编辑策划等方面进行分析后指出,高校社科学报放弃自己的学术使命去追求所谓的“特色”,是本末倒置[24][25];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的存在是合理的,有其必然性,应该尊重学报发展规律,所谓“弱、散、全、小”有其客观必然性[26];综合性学术期刊具有先天的优势[27];专业化、数字化、去同质化和特色化的“四化论”严重阻碍了高校社科学报使命的履行[28];学报“四化论”客观上使得各个学术期刊做“朝三暮四”式的稿源争夺,必然导致对学术期刊使命的淡漠与忘却,学术期刊履行使命必须排除“四化论”的干扰[29]。
(2)坚持高校学报转型的主要观点
相对于坚持高校社科学报继续走综合性发展道路的期刊同仁,更多的期刊同仁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到了必须改变发展道路的时刻,要改变高校社科学报目前面临的困境,必须进行转型。
姚申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应该向集约化、专业化、联合办刊、栏目共建、内涵式发展方向努力[5],对于大多数高校社科学报来说,加强特色栏目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30]。刘曙光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应该立足于学科优势、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坚持个性化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6]。程郁缀认为,提高高校社科学报质量,必须制立足于本校学科优势、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个性化办刊[8]。仲伟民认为,今天的许多管理者和学报人往往错把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步固化的综合性、内向性模式当成了学报的传统,学报体制更形僵化。因此,高校社科学报的改革是必要的[31]。
在对待高校社科学报是否需要转型的问题上,朱剑是转型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高校社科学报长期以来积贫积弱,虽然数量众多,但整体形象不佳,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与专业期刊比例失衡,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生存受到制约[32];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受到了来自学术国际化、期刊评价、数字化浪潮的挑战[33];高校学术期刊特别是综合性社科学报在经历了世纪之交迅速扩容的外延式发展后,被边缘化却成了普遍现象,直接原因是对大学排名贡献不大甚至没有贡献,深层原因是在学术交流中作用的弱化,而根本原因则在于高校学术期刊的“体制病”,改革不合理的高校学术期刊体制则是高校社科学报转型不可或缺的前提[34]。
三、高校社科学报的转型路径
在高校社科学报是否需要转型的问题上,主管部门和多数期刊同仁给出的答案是需要转型,但是在转型路径的选择上众说纷纭,大体上可以归纳为特色化、数字化、专业化3条道路。
1.特色化转型
在主管部门给出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的指导意见后,期刊界同仁纷纷指出,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是解决高校社科学报发展困境的重要路径。有学者指出,特色化是高校社科学报的生命[35],还有学者指出,特色是学术期刊永恒的主题[36]。虽然学者们认可高校社科学报发展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但这种特色化发展是在综合性之下做出的尝试。康敬奎认为,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转型的方向可以确定,但这种改革受到体制、传统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除去少数处于“金字塔尖”的名刊学报之外,大多数高校社科学报应该继续维持综合性特征,脚踏实地地走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化发展之路[37];一部分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一拥而上走专业化转型之路而不强调其特色化,就会出现“万刊同调”的现象,不利于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38]。
在确定特色化的发展目标以后,关于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发展包含哪些内容引起了期刊界的讨论。尹玉吉认为,学术期刊的特色发展包含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治倾向和时代特征,第二个层次是期刊类别和层次特点,第三个层次是地域特色[39]。赵强认为,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包含着多重维度: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凸显差异性;从构成要素要看,是内容要素、形式要素和人的要素的综合;从方法手段上看,主要有“特色栏目”“特约主持人”“名家对话”等实践形式;从意义价值上看,特色化对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即使学报专业化转型完成,特色化依然需要[40]。
对于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路径选择。一部分期刊界同仁认为应该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的地域和学科特色,积极打造特色栏目。张积玉指出,高校社科学报应该立足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精心设计特色栏目[41],刘曙光、程郁缀等学者都秉持此种观点[6][8]。在教育部“名栏工程”以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特色栏目”评选的推动下,更多的期刊界同仁将打造特色栏目作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转型的路径选择。龙协涛认为,普通高校社科学报通过打造特色栏目,形成了鲜明的个性文化特色,是打破“千刊一面”的生长点[42];蒋重跃认为,特色栏目是高校社科学报办刊的一种创新,既有特色又有水平是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目标[43];何频认为,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建设需要形成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栏目”[44];余志虎认为,打造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是保持高校社科学报的竞争力和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举措[45];张媛认为,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特色化是综合性文科学报走出困境的唯一道路,而期刊的特色栏目建设是期刊形成特色化的标志和保证[46]。
2.专业化转型
一些期刊界同仁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建设持存疑态度,认为特色化并不能解决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道路,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道路,“学报是学校的窗口与名片,专业化是未来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方向”[47]。刘浩等以农业高校社科学报为例进行分析,认为特色化虽然提高了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影响力,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社科学报发展体制难题,过于强调特色化会使得高校社科学报错过专业化转型的最佳时机,唯有专业化才能使得更多高校社科学报走出困境[48]。朱剑认为,打造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是高校社科学报无奈的选择[49];以问题为中心、由专家主持、面向所有学者开放的特色栏目虽然使得一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得到了发展,但对于高校社科学报的“体制病”来说,此种方式治标不治本[50];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可以分为两步或“两条腿走路”,第一步是继续做好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第二步是专业化转型可以从对纸本学报所发表文章的数字化专业重组做起,不必始于纸本学报[32];“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创办是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转型的有益尝试[51]。相对于朱剑的观点,有学者认为,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对一些名刊来说更有可能,大多数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不宜动作太大,可以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多元并举、多头并进,实现有限的专业化转型[52]。
3.数字化转型
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改变,高校社科学报也不例外,期刊网站、数字出版、微信公号推送、微博等方式层出不穷,学术传播在覆盖面扩大的同时也造成期刊阅读的“碎片化”,期刊界同仁对数字化转型乐此不疲,认为其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模式,不失为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的重要道路。
朱剑认为,进行高校社科学报数字化再出版是高校社科学报的有益尝试[32],学术期刊期待数字化的“华丽转身”[53],“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专域”等数字出台的出现,有望打开通往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新秩序之门[54]。孙俊青认为,面对大数据时代数字期刊蓬勃发展的趋势,高校社科学报应该从专业化期刊建设转向文献使用专业性的挖掘和探索[55]。杨春兰等认为,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精品工程,该工程为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平台化建设的方向[56]。种秋波认为,在网络环境下,高校社科学报走向数字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数字化转型是高校社科学报未来的改革方向,身处数字化变革时代的高校学术期刊,应该积极尝试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构建开放合作的新型数字化出版平台,探索高校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从而实现高校学术期刊的创新性发展[57]。张雁影讨论了高校社科学报数字化的运营方式,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在保留线下运营的同时,应该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客户端实现学报的线上运营,提供优秀学术资源,这是学报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58]。
面对高校社科学报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的现状,一些学者也表示了担忧。林振新认为,虽然高校学报转型是必然趋势,但相关法规滞后、学报缺乏自主权、数字化的成本与维护等因素制约了高校学报的转型[59];沈建新认为,高校社科学报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从纸质到数字转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处理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60];武艳红等认为,在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的路径选择上,无论是特色化还是专业化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社科学报的质量之忧,但数字化出版也并不必然达成高校社科学报质量提升和改革目标[61]。
四、研究总结与讨论
通过上述关于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主管部门、期刊界同仁对高校社科学报转型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高校社科学报是否需要转型以及如何转型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
一是研究过于笼统宏观。现有研究主要是宏观层次上的讨论,研究主题主要针对高校学报、高校社科学报整体,分析问题和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面向整体,但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因为地域、行业、层次等问题,可能每本学报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目前缺少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高校社科学报的中观、微观分析以及对策建议。另外,虽然现有研究认为高校社科学报转型不畅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报体制问题,但对于如何转变体制缺少具体而有操作性的建议。
二是研究缺少实证数据支撑。现有研究大多数是定性研究,即使有的研究有数据分析也往往是对个案或某一类型的高校社科学报进行分析且数量较少。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对高校社科学报缺少对比的量化研究。对于高校社科学报转型过程中面对的问题缺少量化分析,从而导致给出的转型建议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
未来,关于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的研究仍有深层次议题亟须展开:
一是进一步细化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的横纵向研究。横向方面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高校社科学报进行中观研究,聚焦其中的共性问题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高校社科学报转型中面临问题的共性和差异性;纵向方面要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高校社科学报进行截面研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二是进一步强化高校社科学报转型的实证研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通过问卷、数据分析等形式,利用各种分析软件,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转型的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三是进一步强化分析新型传播方式对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转型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以微信平台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方式对高校社科学报的影响有所涉及,但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研究可以聚焦“微信群”效应、“微信公众号”效应、“学术共同体聚合”效应等问题。
四是进一步探析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转型的多元主体作用及参与机制研究。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转型涉及高校社科学报编辑部门、主办单位、主管单位、学术期刊评价机构、学术期刊传播机构以及学术共同体等方面,现有研究关于上述主体在高校社科学报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和参与机制鲜有涉及,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