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思考*
2020-03-04王曦
王 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科研处, 江苏南京 21120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素养,对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极具战略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与成效
项目,是组织体为实现预定目标,在既定时间和资源条件下开展的一次性、独特性工作。项目制,是通过建立项目团队,以目标为导向,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协同推进完成项目的工作模式[1]。作为国家发展主力军,大学生应当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但因受限于社会经历少,不能充分预估创新创业活动风险和结果,而导致活动成效并不理想,长此以往,大学生还易形成自我否定并置疑组织凝聚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独特性、一次性与目标性等特征与项目的特点相一致。借助项目制以目标为导向的有效管理方式,能够有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成效提升和大学生能力培养。有鉴于此,教育部提出,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2]。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举措,是以项目实施来激发大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实践素养和团队精神,提升其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3]。具体是指,在导师指导下,大学生组建创新团队,自主开展项目设计,组织利用相关资源推进目标达成[4]。通过参与项目,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用于实践创新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并从中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更有效对接。而教师也通过指导创新创业项目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水平,通过与学生交流项目过程,更准确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和专业诉求,为其更具针对性开展教学、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拓宽渠道。
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项目实施以来,已形成“国家—省级—校级”三级管理模式,管理趋于成熟。大学生通过参与创业创新项目拓宽了视野,动手实践巩固深化了所学,又可以逐步形成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导师引导下,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逐步确立;通过面对与解决项目难题,可以培育大学生的探索精神,也磨炼其试错失败——不放弃——走向成功的意志品质。与此同时,项目从目标确定、计划拟定、项目推进,到目标达成,是个体融入团队,以团队最优思维方式考虑各自时间和任务分工的过程,良好培育了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5]。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项目有效性是项目目标的核心组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取得人才培养成效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项目实施的有效性方面仍有不少问题,需着力改进提升。
首先,项目目标设定的随意性,致使项目推进艰难或成果低效。项目是否有实际价值,能否在限期内和既定条件下取得相应成果或达成目标,需要前期扎实的社会调研与大学生清醒的自我认知。而大学生专业理论技能、自我认知与社会生活经历相对有限,这使其在项目选定与目标设定方面难免好高骛远。近年来项目不能完成以及项目成果无价值的情况呈上升趋势,此中,找不准问题,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于宽泛是核心问题,已严重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有效性,甚至最终使项目实施流于形式。
其次,大学生需求与教师指导间的两难,致使项目实施质量不佳。项目申请人多为大二、大三学生,前者专业积累相对较少,独立支撑项目难,后者忙于实习考试就业,无心深挖项目,此时更需要指导教师进行有效指导与约束。而高校教师大多有其自身项目任务需要完成,加之与学生项目学科不一定完全匹配,使得教师对学生项目的指导与约束未能到位,造成学生申报项目积极、实施过程敷衍、项目草草结题的问题时常发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执行中,已出现不少学生参与度低、立项多而完成质量不高,甚至无法完成项目的问题,极大影响了项目实施对于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再次,项目评价考核形式的简单化,使得项目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综合素质能力的目标达成受限。“国家—省级—校级”三级管理模式中,国家和省级部门主要是给予宏观政策引导与项目经费支持,学校是项目监督评价的主要管理者,即项目实施质量有赖于各高校自主评价把关。经过多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工作的开展实施,高校已形成较完整的管理制度与措施贯穿项目立项到结题全过程,但以调研报告、论文或专利等作为结项成果的简单化管理方式,也使得大量学生在项目获批后“忙于交差”而忽视项目过程进行的扎实度,项目实施呈现较明显的重成果形式达标而轻学生实质提升的问题,与创新创业项目设置初衷相偏离。
三、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效性的核心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要求[2][6],高校每年3—4月份组织本科生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出台相应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指导,并按项目质量评定“国家—省级—校级”项目。从立项到结题,项目负责人组织推进,指导教师有效指导,评价考核机制等诸多因素都实际影响着项目目标达成度,其中,几个核心问题必须明确,以期更好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1.以问题为导向,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项目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
创新创业项目要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就必须立足于发现与解决问题,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主题、设计项目、组织资源推进问题解决达成目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效性实现的内在要求;而围绕具体问题明确项目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又能得到社会认可,获取更多资源,利于目标达成,二者互为支持。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确立项目主题时,以问题为导向明确项目发力点,明确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及价值,根据问题的解决来切实推进项目实施,以保证项目有效性的实现。
问题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热点与现实困难的关注与体察是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要放眼社会发展需求,做好调研,找准问题,科学规划。以笔者指导的项目“师范生创办民间教育托管机构模式的研究”为例,该项目准确抓住上班族父母没有充足时间陪伴教育孩子需要教育托管机构,与民间教育托管机构不规范不能有效缓解社会需求二者间的突出矛盾,找准发力点,探索师范生创办民间教育托管机构的模式,将专业优势、网络平台建设和教育托管有机结合,既优化民间教育托管服务,让上班族家长更放心,又为在校大学生实践兼职以及师范专业学生择业提供新方向、新选择,充分彰显项目现实价值与社会效益,而依托项目,项目组不仅创办了“心领航教育”托管机构,又因其出色的学习辅导效果获得良好社会口碑,机构规模不断扩大,在项目结束前既已完成商标注册、工商营业执照办理等法定设立事项,成功创办以师范生为主体的“心领航”教育托管机构,实现大学生创业目标。毕业前,又进一步拓展设立“心领航”教育分支机构,并吸纳不少师范专业毕业生入职就业,真正实现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功孵化实现大学生创业的目标追求,充分彰显训练计划项目的有效性。
2.目标适度是项目有效性提升的内在要求
项目是具有明确目标与期限、关联一系列条件资源的活动。对此,学生对项目价值的认知与兴趣度,学业压力、自身创新实践素质能力以及过往经历经验等主观因素都影响着项目的顺利推进;而选题难度、资金有限、设施设备及相关制度等客观因素也是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这需要统筹考量目标难易度与支撑条件满足程度。对此,笔者指导的另一项目“南京高校学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研究”确立目标为构建“Uni-sharing”南京高校学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并实施“两步走计划”。这里的“两步走计划”就是目标适度的设计。项目之所以确定“两步走”,即是在教师指导下,项目组考虑到受限于项目期限及团队自身可能存在的条件限制等原因,如1年项目期终极平台建构时间与资金不足以及终极平台视频资源共享、馆藏资料查询等内容需要与各高校接洽商谈,而基于在校生自身影响力,短期内不可能说服很多高校等因素,确定了“两步走计划”:第一步,构建现实模型,即依托项目,在1年期内构建形成初期“Uni-sharing”南京高校学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第二步,在现实模型基础上,做后续性完善,对平台中未实现部分进行深入挖掘,完善内容,实现理想模型。这样的目标设定,既符合现实条件支撑,也能减轻团队压力,让同学们轻装上阵放手实施,最终项目在1年期限内不仅圆满完成第一步现实模型构建目标,而且充实了很多内容供平台用户查询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资源共享,后期加以不断充实内容,即可使平台价值更充分体现。此后,项目主持人还以“高校学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研究”为毕业论文选题,将项目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升华,为更大范围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借鉴。
如何把握项目目标的适度性,可以是在项目确立选题时,学生团队根据自身特点、专业能力和现有条件设施,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指导教师对项目目标达成难易度和项目现实条件与设计予以整体考量与把控,确保选题切实可行;另一方面,结合教师项目,引导学生项目与教师项目相结合,使教师能够真正有效指导学生项目。大学生项目在前期准备阶段,需要教师对选题进行指导;在推进阶段,充足经费不可或缺。可引导学生加入教师项目,构建师生科研创新共同体,形成学生项目与教师科研的良性互动,提升大学生项目开展实效。
3.组织推进有力是提升项目有效性的核心关键
项目管理是基于实现项目目标而对项目进行组织推进的活动。具体而言,是科学统筹、合理配置项目人力和物质资源,推进项目完成各项任务,达成最终目标。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的核心人物,既是项目资源配置顶层设计者,也是项目推进主要负责人,对项目能否高效完成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项目负责人拥有最高管理权,作为项目执行者和全过程参与者,其权限及至项目实施所有要素,包括对人财物、时间、风险与质量实施全方位统筹组织管理。其次,项目完成需依靠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成员在项目中各有职责分工,这要求负责人组织配置人员时,不仅要做到分工明确,还要能让大家各展所长,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对此,授权与沟通十分重要,授权是对团队成员的充分信任,但要让大家充分认识权责对等;沟通是要让团队意识深入人心,让大家认识到是为共同目标而努力,也是让成员对项目有更全面认识,能以更高更广视角思考完成工作,历练受益。第三,在项目推进中,负责人还需要关注部分与整体协调,即在阶段性工作或任务完成后,注意总结反思与意见反馈,适时调整计划安排以有效推进后续工作。
与此同时,师生充分沟通交流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效推进的内在要求。一般而言,项目立项前,同学们都会主动向老师求教确定项目方向与选题,提升项目价值及申报成功率。而项目开展后,尤其是中后期,学生却很少主动充分地与老师沟通交流项目情况。但是,立项只是项目起点,有效推进实现目标才是核心关键。项目推进中,难免遇到学生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时与老师沟通,问题未能解决,学生畏难情绪就会增加,甚者可能半途而废。解决此问题,需要老师更加主动询问与关心督促学生和项目进展情况,还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习惯的交流方式来不断拓宽与更新沟通渠道,增加老师的亲切感,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放下顾虑与老师主动汇报、积极求教,以利于项目有效推进与顺利完成[7]。
4.评价科学助推项目有效性提升
项目开展是目标导向性工作模式,而项目评价具有重要的指挥棒作用。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应该围绕有助于推进项目目标高质量实现而建立。达成目标始终是项目管理最核心要求,基于此,目标实现是不可变更的评价指标;与之对应,阶段性任务完成、项目资源使用配置等方面则应该允许随项目推进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定量+定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是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即对于项目目标,不可变更性指标,以定量方式评价,只有完成与未完成的评价方式与结果;而对过程性评价,重质量比重数量更利于项目有效性提升,可采取定性评价方式。一方面,对项目推进过程中资源使用配置、阶段性任务完成等方面执行情况,以按照项目任务书执行为原则,进行适度调整,即调整是在管理规定允许范围内,并且调整应有利于项目目标实现。另一方面,科学设计和运用好项目手册或日志,可以充分实现过程对结果的支撑功效。如实记录项目进度,包括遭遇难题与解决途径,导师指导与学生获益,项目实施取得成果等情况,既是过程评价的客观依据,更是全面准确了解项目执行真实情况的需要,以便教师及时调整项目指导与管理,让项目实施真正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实践素养培育与提升[8]。
5.宣传推广,提升项目整体正效应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对高校评价的重要组成。对此,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的总结宣传与推广十分重要。其一,从社会价值看,在项目实践基础上的总结是摸索科学方法的有效路径;宣传推广促进交流互通,让社会认知认可,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还能让大学生学会与社会对接,把握机会实现从创新到创业的华丽转身,提升项目整体有效性。如前述“师范生创办民间教育托管机构模式的研究”项目建立运营民间教育托管机构,很好地推进了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赢得政府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广泛宣传,不断壮大创新成果,实现向创业的有效转化。其二,从高校和学生自身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与提升是长久之功,项目具有延续性则更具价值。学校应大力提倡将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与本科毕业设计相结合,使毕业设计建立在项目实践基础上并更具质量。对此,客观科学的项目总结,为项目后续研究以及创新成果孵化奠定坚实基础,而正面宣传学生项目成果又是对大学生的最高评价和最好鼓励,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感召更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切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标实现。
构建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准确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核心问题,不断提升项目实施有效性,能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