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兰家政教育思想分析
2020-03-04刘福森王淑娟
刘福森王淑娟
(1青岛工学院科研处;2胶州市第三中学,山东 青岛 266300)
一、陈佩兰简介
陈佩兰(生卒年不详),女,福建闽侯人,先后获得福建华南女子学院文学学士和美国柯里干大学家政学院硕士学位,是华南女子学院家政学负责人.1944-1946年间曾主持金陵女大家政专业,教授《家庭管理》《家庭管理实习》《治家技术》《高级营养学》等课程.
二、陈佩兰家政教育思想
(一)男女平等与家事教育并不矛盾
家事教育往往和社会上争论的 "回到家庭"亦或是"走到社会"相联系,争论的核心问题是男女平等.陈佩兰认为平等不是"女权压倒男权,改男性中心社会为女性中心社会",平等不必作为性质相同解,它的意义是指"男女的地位、生活和事实的价值都应该一样".[1]平等的类型不是代表男权或女权,而是代表人权.区分的标准不是性别,而是是否"合乎人的理想、行为、事业,只凭各人的趣味和才干"[1].否则的话,女子回到家庭做男子的傀儡,还是走到社会做个"花瓶",均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平等.所以,男女是否平等并不在于妇女"回到家庭"还是"走到社会",而在于女子"曾否彻底觉悟自己是一个人,曾否努力做完成一个人的资格,先把做人条件预备充实,继能把做人权利扩张完满."[1]但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特殊性在于,妇女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最终是为挽救危亡服务的.因此,两性的终极关怀不是女权或者人权,而是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和国家问题.
(二)妇女从事职业与经营家庭并不冲突
职业是女子获取生活权,使一切经济权操在女子手中的关键.妇女对职业一方面是要求经济独立,同时也发展女子特殊技能及个性,"直接提高女子在社会的地位,打开女子在社会的认识圈,间接也是增进女子相夫教子的能力,于家庭是有益无害的."[2]现在要讨论的不是女子有无职业的问题,而是妇女"有没有生产的决心,生产能力够否应付各种职业"[1].职业和进家庭两者之间没有冲突,"职业的获得是妇女意志和行为上权利人格的真正解放,这和进不进完全没有关系,女子的能力绝对不限于家庭,女子的贡献和所发的光明不仅是照那家庭四壁,是要普照全社会."[1]我们要加以反对的是"以女子只限于结婚生子"和"以女子个性只限于社会服务,而酿成不婚"的倾向.[1
(三)家事教育乃是完成平等的一种工具,是训练合理化生活的教育
家事教育可以为人们科学、合理地分配精力和时间,达到家务管理的高效化.家事教育的真正使命可以概括为四项:"(一)养成经济、劳动、艺术、社会和革命化的生活;(二)主持人权,促进男女的真正平等;(三)训练男女青年做新家庭建设者或改革者,以便创造心身健全的国民;(四)训练青年特殊职业以应社会的需要."[1]总之,家事教育"乃是完成平等的一种工具,是训练合理化生活的教育"[2].
(四)儿童需要双亲
儿童是接受双亲同一的禀赋和一致导引行为下的健全产物.家庭是儿童第一个学习最有效的环境.因此,"导引之责,父母要站在同一的阵线,继能收健全的果实."[3]但我国"父母教育"尚未普及,大都认为教养儿童是母亲的任务.儿童是两性的产物,是民族的哲嗣,因此,对于儿童的生、养、教,不但是向儿童负责,还要向国家负责.这是"具有父母资格的人所应认清的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更不是此推彼诿,或是互相问难,而是积极提携,在合作途径中迈进,在健产,健育,善教的方法上较力."[3]
三、陈佩兰家政教育思想评析
(一)男女均治:超前的家政教育理念
从上述陈佩兰的家政教育观点来看,其对美国男女均治的原则颇为推崇.陈佩兰认为抚育儿童是父母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而不能只推给母亲.她在《妇女与儿童抑父母与儿童》一文中,对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原则进行了批驳,进而宣扬男女均治的理念.对于家庭事务,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女子可以外助,男子也不应回避内助,倡导男女合作."所以前进的女子,有理智的女子,应先锻炼独立的个性,建树独立的人格,充实独立的能力,不要避免进家庭去做个现代化的贤妻良母,同时对社会事业,应不失为一个有用生利的人才.在男子方面,务须切实自省,改革一切劣道德,对于家事教育应加相当的研究和积极的提倡."[3]这些见解,完全合乎时代潮流,即便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但在那个时代,显得格外超前,响应者未免了了.
(二)父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陈佩兰批评中国父母教育毫无章法,"所用的成法就是把儿童看做具体而微的小成人,硬把他们嵌上自己的模型,自己是这样,儿童也要这样.所用的方法就是 '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人'.教材呢?抽象的教读,并不是取之于儿童生活的周围."[3]由此,导致儿童教育收不到相当的效果,甚至是徒劳的.进而提到美国各大学正在着重推广家政学作为男女的必修课,"父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未婚青年男女应"考核其达到如何最低标准才可以组织家庭和生育子女---如婚姻登记,婚前健康检查婚前家庭教育智力测验等等;在学校方面,家事教育应列为社会教育中主要必修科;男生最低限度要把它当做选修,而婚姻科性教育科以及家庭问题科,是男女共同必修的."[4]
(三)生活即教育
陈佩兰认为,教育应从衣食住行与洒扫应对的日常生活教起,要把科学精神,做人标准由日常生活行动表现出来.家庭是最有效且是最基本的教育场所,如果不谈家庭教育,只从学校、社会着手则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因此,家政教育应促使"家庭,学校,社会联成一气,使机关学校化,学校家庭化,家庭科学化,满足现在生活,增进未来生活为奋斗鹄的."[2]学校应该是生活训练的场所,"学生宿舍可以仿照现代化旅馆管理,学生膳堂可成为现代化的饮食店,衣服科应成为现代化成衣店......"[2]积极推广家事教育为"社会教育的核心",如设立家庭问题咨询处、家庭问题座谈会、家事教育通俗演讲、组织家庭剧社等.[2]显然,陈佩兰深受杜威教育哲学的影响.陈佩兰坚持家政教育要厉行"即训即练"的原则,要做到经济化、劳动化、科学化、艺术化、社会化和革命化,以便对腐化生活加以改革.陈佩兰作为家政专业的负责人,在家政学专业建设中对此加以贯彻,"倾全力于教学,建立托儿等实验室,并充实各项设备,把家政系办得日渐起色."[5]
(四)促进个性及性别的均衡发展
陈佩兰认为家事教育应当促进个性及性别的均衡发展.处理好"女性、个性有均衡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和"女子智能,对事业欲望、体力以及家庭情形、社会心理、社会机构为转移"的现实情形之间的矛盾,是家事教育的主要使命.破解之道在于"培植促进有坚强个性的女性,使其得到均衡发展,可以转移男性中心社会心理的偏见,可以建造更好的家庭,更好的社会."[4]这就需要从社会心理与社会机构两方面着手加以改造,破解一般妇女固守三从四德,视家事教育无足轻重、维新妇女仿效男子,不屑家事教育、中等社会妇女半新半旧,认为家事教育多此一举的社会心理予以改造.同时,对于妇女教育的落后、职业门户的限制、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婴幼儿保障机构的缺乏等予以革新,以促进妇女个性的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使得妇女得以兼顾家庭与职业.
杂志排行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的其它文章
- 清廷对察哈尔蒙古采取的"三化"政策
- 元兴和路威宁县历史渊源初探(上)
- 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纳入幼儿教育意义之考析
- ---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论党员领导干部在处理重大疫情中的"硬核"作用
---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 - 新冠肺炎防控背景下微信平台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 逝无可逝,来亦非来
---赵石军长篇小说《逝去如来》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