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齐地的特殊政治地位
---以齐地在楚汉战争和汉初政局中的作用为例

2020-03-04季升辉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季升辉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齐地"第三方"的战略政治地位在汉初以前便已有出现,如秦国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十分忌惮实力强大的齐国,所以重金贿赂齐国宠臣劝齐王不要参与六国合纵抗秦.齐国最终没有参与六国合纵抗秦,这使得关东六国联盟实力大大削弱,秦得以一一剪灭各国,齐国最后也不得幸免.齐国选择独立于秦与其他五国的战争,虽然没有较大的战争损失,但其余五国一一灭亡,只剩下齐国孤掌难鸣,最终为秦所灭也是不可避免.但另一方面也反映齐地依靠自己雄厚的综合实力,成为影响天下走势的重要政治力量.而齐地这种关键的政治作用在楚汉战争和汉初政局中更是有多次明显的表现,本文以秦末汉初时期齐地三次重大的政治抉择为例,试探析齐地关键性的政治地位及其形成的社会因素.

一、齐地"第三方"政治地位的体现

在楚汉战争和汉初政局的复杂局面中,齐地就仿佛是打破权力天平平衡的最后一块砝码,往往能起到改变局势的作用.齐地的几次关键性政治抉择则直接关系着楚汉战争中刘邦集团取得最终胜利以及汉初政治格局的走势.

(一)齐地左右楚汉双方的战争格局

可以说齐地的叛乱是项羽的霸业走向衰落的起点,首先是项羽对齐地的分封策略引起齐地实权派的不满.因为齐地的实际掌权派田荣与项羽宿有旧怨且没有跟随他入关灭秦,同时一个完整强大的齐国对项羽而言也是一种严重威胁,所以项羽在灭秦后将齐地一分为三分封给与他亲善的田氏宗亲,齐国的实力派田荣却是一无所获."(项羽)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菑.故秦所灭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故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田荣者,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①项羽不公平的分封策略引得各路诸侯不满,正如陈馀所说:"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②田荣更是对于项羽这种不公平的分封策略无法容忍.所以,田荣率先在齐地起兵反击项羽,以武力统一齐地,联合天下不满于项羽的诸侯,全力与楚国对抗.李开元先生评论田荣在齐地的反楚事件是"将项羽所建立的天下秩序,再一次打乱.各地自认为在大分封中遭到了不公平处置的各色实力人物,纷纷行动起来,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③齐地的动乱引楚国精兵赴齐平乱,将项羽的主要精力都牵扯在齐地,无暇顾及西线的刘邦集团.清代学者王鸣盛认为:"项氏之败,半为田氏牵缀,不西忧汉而北击齐,以此致亡."④齐地的动乱给了刘邦集团大好的机会得以顺利地还定三秦,楚汉战争正式全面开始.

而汉四年二月(公元前203年),随着韩信占据齐地的形势变化,齐地对于天下局势的影响力就更加突出,正如项羽所派的辩客盱眙人武涉所言:"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⑤正是由于占据地大物博的齐地,韩信也有了向汉王刘邦讨要王号的底气,于是派遣说客向正在被困荥阳的刘邦讨要"假齐王"的封号."(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⑥在韩信具有威胁意味的请封要求下,刘邦虽然愤怒却不得不暂时妥协.因为正如张良和陈平所言:"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⑦在楚汉荥阳对峙的关键时期,韩信所占据的齐地俨然已经成为决定楚汉命运的"第三方"政治力量.所以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价道:"汉高之战成皋也,项羽一日未平,则一日犹与韩、彭、张、吴齿,故韩信请王,终夺之而不敢怨."⑧

齐地作为动摇楚汉战局的重要政治力量,刘、项双方对于韩信的齐国力量不得不极力拉拢,而韩信的谋士蒯通更是建议韩信以齐地为根基,脱离刘邦集团而自立,形成楚、汉、齐三分天下的局面."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⑨当此之时,齐地的任何政治抉择都会对天下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韩信最终也没有选择背汉自立,但是仍然以"第三方"的力量独立存在,并且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因为齐地彻底倒向汉方,使得楚国都城彭城暴露在齐军的攻击下,项羽不得不与刘邦议和并引兵东归.刘邦却趁项羽东归之际引兵追击,并约定韩信、彭越等诸侯合击项羽,结果韩信和彭越都未按时汇合而导致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向张良询问原因,张良认为韩信在齐地的利益没有得到正式确认所以推脱不来.张良劝刘邦"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穀城与彭相国."⑩由此可见韩信的齐国不是百分百贯彻刘邦的指令,还是以齐国的利益为首要条件的.钱穆先生则是认为韩信等异姓诸侯王"皆与高祖素等夷,各据其手定之地,外托君臣,内实为敌国."⑪韩信在得到齐地的封地许诺后才前疑尽释,率三十万齐国军队与各地诸侯在垓下包围项羽.在韩信的优秀军事指挥下一举破楚,韩信的齐国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

(二)齐地是平定吕氏之乱中的外部力量

鉴于齐地重要的政治地位,所以刘邦在称帝之后,首先一件大事就是将韩信改封为楚王迁离齐地,并在齐地恢复郡县制,将其牢牢控制在汉中央手中.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刘邦下诏:"齐,古之建国也,今为郡县,其复以为诸侯.""以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郡七十三县立子肥为齐王."⑫刘氏同姓齐国的出现是刘邦鉴于秦朝没有分封同姓亲族为枝辅而二世而亡的教训,所以"诸侯大国无过齐悼惠王.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之无尺土封,故大封同姓,以填万民之心."⑬关于齐地的重要性,在田肯对刘邦的谏言中表现得很明白,"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者."⑭所以刘邦以庶长子刘肥来占据齐地,其年龄和身份都是比较合适.刘氏同姓齐国的建立使得汉中央在关东地区有了稳定的战略点,与关中地区相互呼应以制衡异姓诸侯,以第三方身份参与汉中央平定异姓诸侯王的战争.比如汉十年 (公元前197年),陈豨于代地造反,齐相国曹参率领齐国军队大破陈豨将领张春的军队,第二年,淮南王黥布反,齐相国曹参和齐王刘肥率领十二万军队与刘邦合击黥布军.⑮

汉惠帝时,强大的刘氏同姓齐国对于吕后专权是一种外部威胁,所以吕后采用多种手段打压齐地的政治势力.首先是分割齐国的领土.吕后在长安酒宴上以毒杀刘肥为恐吓,刘肥被迫将城阳郡献给吕后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齐哀王二年 (公元前186年),"高后立其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齐哀王八年(公元前181年),"高后割齐琅邪郡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⑯吕后通过多种方式共分割齐地三郡之多的领土,这是对齐地势力的一次实质打击.二者是加强吕氏与齐地王族的联姻.如召齐王之弟刘章入长安宿卫,并封刘章为朱虚侯,将吕禄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又封齐王的另一弟刘兴居为东牟侯,同样是宿卫长安中.但是,刘章兄弟对于吕氏擅权十分愤慨,刘章就曾在宴会时借耕田歌讽刺吕氏擅权,"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⑰诸吕都深深忌惮刘章,朝内大臣也开始逐渐依附刘章,"诸吕惮朱虚侯,虽大臣皆依朱虚侯,刘氏为益强."⑱所以刘章兄弟开始内联结汉朝中央的功臣集团,外借助齐国的强大力量,为日后铲除诸吕的斗争做好准备.

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氏集团抓紧把握汉中央的军政大权."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吕产以吕王为汉相国,秉汉权,欲危刘氏.勃为太尉,不得入军门.陈平为丞相,不得任事."⑲吕氏集团与刘姓诸侯王和汉初功臣集团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吕氏把持朝政影响了功臣集团的利益,周勃、陈平等老臣也被夺权,这引起其强烈的不满.所以,汉中央的功臣集团开始与齐地诸侯国势力达成合力铲除吕氏的政治默契.

齐地诸侯国势力决定帮助汉大臣铲除吕氏势力,其实含有争夺帝位的打算.齐国以刘章和刘兴居为内应,齐王先彻底清除国内的反对出兵势力,然后"以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悉发国中兵."⑳同时欺骗吕后所立的琅琊王刘泽前来齐国主持大局,将其扣留,兼并琅琊国之兵,以免后顾之忧.于是齐国之军首先进攻吕国之济南郡,同时齐王发布告诸侯之书,意图联系诸侯共同反吕.吕氏在听到齐国起兵的消息后,派灌婴率军迎击齐军,但灌婴心向刘氏,于是进军至荥阳便不再前进,派人去与齐王等诸侯连和,齐军也屯驻在齐国西部边境等待时局变化.而在汉中央内部,功臣集团终于开始行动,首先郦商欺骗吕禄只要交出兵权并返回封国可保无虞,吕禄信以为真而交出兵权,太尉周勃也掌握了北军,又派遣朱虚侯刘章率军进宫诛杀吕产,吕氏家族皆被夷灭.

在铲除诸吕的过程中,齐国又再一次展现出影响天下局势的重要政治作用.作为汉高祖在关东地区设立的最大的同姓诸侯国,齐国等诸侯国的起兵确实起到了拱卫汉室中央,维护刘氏天下的作用.因为齐国的强大军力造成诸吕的外部威胁,使得功臣集团的内部政变如此顺利.但齐王刘襄不经汉朝中央许可便擅自起兵,同样也是包含争夺皇位的心思,齐国这样强大的诸侯王国显然是对皇权形成了威胁,这必然引起汉朝中央的警觉.所以汉初功臣集团没有选择功劳最大的齐王继位,以"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㉑为理由而否决了齐王的继承皇位的机会.而选定母家势力薄弱,素有仁孝之名的代王刘恒继承皇位.吕思勉先生就曾指出:"齐虽强,然欲西攻长安,力固有所不逮,而名亦弗正,亦不得不俯首罢兵,虽朱虚侯,亦不料徒为汉大臣驱除难也."㉒齐地的刘姓诸侯王企图以平定吕氏之乱的功劳而登上帝位的政治谋划落空了,其实这不难预料.因为,一旦齐王登基为帝,强大的齐地一派政治势力必然要侵夺汉中央功臣集团的利益,这显然是功臣集团所不能接受的.

(三)齐地的反复加速汉中央平定七国之乱

齐地第三次左右天下局势则出现在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文景之时,汉初所封的同姓诸侯王国同汉中央的矛盾更加严重,汉文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贾谊就曾指出诸侯王 "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㉓实力强大且在铲除诸吕之役中立下大功的齐国在各路诸侯国中首屈一指,这就不得不引起汉中央的戒心与制衡.而齐国一脉势力的诸侯王国也曾公开反叛,济北王刘兴居则趁文帝征匈奴之时而造反,汉文帝派兵镇压叛乱,刘兴居自杀,国除为郡.所以在汉文帝十六年,文帝将齐地分为六个小国."文帝怜悼惠王適嗣之绝,于是乃分齐为六国,尽立前所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齐孝王将闾以杨虚侯立,济北王志以安都侯立,菑川王贤以武成侯立,胶东王雄渠以白石侯立,胶西王卬以平昌侯立,济南王辟光以扐侯立."㉔再加上之前刘章的城阳国,恢复原前齐国拥有的七郡七十余城,但完整而强大的齐国此时已被分割为七个小国.

汉景帝时采用重臣晁错的建议,用直接、快速的方式来削减诸侯王的封地,企图一举解决诸侯王国势力尾大不掉的问题.正如晁错评论诸侯王国同中央的关系,"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㉕面对朝廷急切猛烈的削藩政策,吴王刘濞率先掀起反叛汉朝中央的叛乱.

为获得其他诸侯王国势力的支持,吴王刘濞首先要拉拢的就是齐地诸国.胶西王刘卬因削地旧怨以及个人的政治野心很快便与吴王达成联盟,同时派使者联络齐、菑川、胶东、济南等国一同反汉,这样文帝时所分立的齐地六国加上吴王联络的楚国、赵国结成了反汉诸侯王国联盟.但叛乱开始之际,齐王刘将闾却临时反悔,毁约坚守城池以待汉军援救,济北王刘志也被王国官员挟持而不敢反汉,齐地的叛乱格局被打破,叛军不得不先进攻齐国都城临淄.而汉朝方面也迅速部署平叛的安排,"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大将军窦婴屯荥阳监齐、赵兵."㉖由于齐国、济北国的坚守,牵制了吴楚叛军的兵力也为汉中央平叛赢得了部署时间,汉将栾布在齐地击破菑川、胶东、济南、胶西等国的叛军,叛乱的诸侯王纷纷伏诛,国除为郡.而齐王刘将闾因为之前参与叛乱而畏罪自杀,济北王认罪后被改封淄川.关于齐地诸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元人马端临在其著作 《文献通考》中有着深刻分析,"及孝景之时,吴、楚为逆,悼惠王之子孙所谓六王者,皆预其谋,然俱以国小兵弱,故齐与济北虽预密谋而终不敢发,胶东、胶西、济南、菑川仅能出兵围齐,及汉兵出,则各已溃散.吴、楚既无钜援,宜其速败.使齐地不早分,以一壮王全据七十二城之甲兵,与吴、楚合从西向,汉之忧未艾也."㉗吴楚七国之乱三个月即告平定,齐地诸国的临时反复是一个重要原因.吴楚一方既失去齐地这一实力雄厚的强援,又不得不分兵陷入争夺齐地的两线战斗,失去了快速进击长安的时机,使得朝廷有时间能够从容地安排平叛部署.若是齐地叛乱诸国团结一心,以齐地之强合力西攻长安,那么七国之乱的胜负结局也确实是未可知的.

二、影响齐地政治地位的社会因素

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㉘齐地在楚汉相争阶段和汉初时期都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这是与齐地特有的社会因素有着直接联系的.繁荣的经济条件使得齐地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上左右逢源的传统观念,保全齐地以观天下之变;齐地众多的英雄豪杰奠定其人才储备,这一系列因素使得齐地在数次政局变化中有足够的资本改变当时的政治格局.

(一)繁荣的经济条件

齐地是现代的山东半岛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靠近海洋,气候温暖湿润,这对于农业发展大大有利.同样因为齐地拥有靠近海洋的便利条件,所以制盐业和渔业也是齐地的特色经济产业.齐地自古以来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战国时代的齐国就是经济发达的强国之一,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描绘齐地的经济情况是:"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㉙繁荣的经济条件是奠定齐地特殊政治地位的物质基础.

首先是农业的发展使粮食储备富足.齐地农业发展不仅仰仗优越的自然条件,如《汉书.地理志》中的描述:"正东曰青州:其山曰沂,薮曰孟诸,川曰淮、泗,浸曰沂、沭;其利蒲、鱼;民二男三女;其畜宜鸡、狗,谷宜稻、麦."㉚还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大量水利灌溉工程的辅助.如汉武帝时在"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㉛汉初,齐王在长安宿卫的弟弟朱虚侯刘章曾在宴会上为吕后所唱的《耕田歌》体现齐地农业生产技术上的精耕细作,"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㉜因为齐地广大的地域提供大量的耕地,再加上农业技术条件的发展,这使得齐地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苏秦对此评价道:"齐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㉝韩信垓下会战消灭项羽所率的齐地军团有三十万人之多."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㉞齐地没有丰富的粮草后勤储备是无法负担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的.

其次是齐地人口众多,商业繁荣.齐地纺织业发达,纺织品行销天下."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㉟颜师古注曰:"言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而齐地近海,煮盐业也是十分兴盛,汉代大商人刀间和东郭咸阳也是煮盐业而发家致富.齐地官营盐业同样兴盛,传世封泥有"琅琊左盐""琊左盐印".㊱齐地人口众多,工商业极其繁荣,《战国策》中记载纵横家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齐国人口之多:"临菑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於远县,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菑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㊲虽然苏秦的描述不免夸张,但是临淄城人口数量众多是不可否认的.人口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齐地众多的人口既能刺激齐地经济消费发展,同样也为齐地政权提供大量的劳动力用于对外战争和对内建设.如韩信率三十万齐军参与垓下之战;淮南王黥布反,齐相国曹参和齐王刘肥率领十二万军队与刘邦合击黥布军㊳.齐地众多的人口基数是齐地出兵动辄十万的基础,再加上繁荣的经济条件所提供的后勤保障,这种巨大的战争潜力不得不让各方政治力量侧目.

(二)左右逢源的政治态度

自战国时代开始,齐地的政治态度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都会陷入一种左右旁观的状态.秦通过收买齐王身边的宠臣游说齐王脱离五国抗秦的联盟,齐国冷眼旁观秦一一剪灭其余五国,但是齐国最终也不能独善其身,当五国已经灭亡,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临淄城."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脩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五国已亡,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㊴而当秦末天下大乱之时,田儋、田荣兄弟在齐地起兵恢复了田氏齐国.但是齐国光复后却不肯与诸侯合力攻秦,反而持一种坐观成败的政治姿态.如项梁被章邯所攻击而向田荣求救,田荣却因私怨枉顾诸侯抗秦事业而拒不发兵,造成"章邯果败杀项梁,破楚兵,楚兵东走,而章邯渡河围赵於钜鹿."㊵自战国到汉初,占据齐地的政权往往以保齐自立为第一要务,并不热心参与与齐地无关的事务.

至于到楚汉相争之时,齐地更是在楚汉两方之间左右逢源,摇摆不定.楚强则附楚,汉强再依汉.齐地先是在项羽主持分封后率先发难反楚,吸引楚军主力于齐地.汉军则趁机攻下关中,联络天下诸侯讨伐项羽,而刘邦彭城大败之后,齐地又绝汉和楚.刘邦派韩信讨伐众诸侯,又派郦食其说降齐王,而韩信则趁齐国放松戒备之际突袭.齐国烹杀郦食其向项羽求援,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大军援齐却被韩信打败,齐地落在韩信之手.齐地在楚汉两方不断反复始终是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因此,刘项二主都对于齐地始终是格外关注,甚至刘邦在称帝之后仍念念不忘逃到海岛的齐国王族田横,多次下诏召其来长安.清代学者王鸣盛则认为:"然其后田横亡居海岛,高帝召之,则恐其为乱,非真欲赦之."㊶田横此时已无一兵一卒,但田氏在齐地多年养成的名望仍然无可比拟,如田横自杀时,仍有五百家臣随之慷慨赴死,如此有政治号召力的田横仍然在齐地,汉高祖必然不会放心.而韩信据齐之后,依照蒯通的话来说韩信也有了独霸一方,与楚、汉三分天下的资本.所以,韩信在刘邦于荥阳激战之时借故不来,反而挟功要做"假齐王",这样的要求更是让刘邦深恶痛绝却无可奈何.在历史上齐地这种作为"第三方"影响天下局势的政治传统一直在不断重复,其实正是由于齐地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三)丰富的人才储备

齐地自春秋战国以来便是人才荟萃之圣地,如管仲晏子乃治国之良相,孙武穰苴乃当世之名将,孔子孟子创建发展之儒家思想更是影响千秋万代,齐地养育的各种先贤人才可谓数不胜数.齐国孟尝君养门客三千,稷下学宫更是百家争鸣的文化圣地,齐地文化兼容并包,这为各地学者提供一个极好的文化场所."初,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㊷历史塑造出齐地之人积极进取、追求成功、崇尚学术的文化底蕴.而在秦末汉初之时,更是有一大批齐地人才纵横捭阖于诸侯之间,影响天下局势的变化.如田横兄弟三人趁秦末大乱之际占据齐地,先后称王,汉高祖认为田氏兄弟"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㊸他们可谓是当世之豪杰;齐地谋士蒯越劝韩信自立以鼎足天下,虽未成功也足可见其对于天下局势的洞察力;齐人娄敬向汉高祖提出都关中,迁豪强,与匈奴和亲等建议,这些都成为汉初所奉行的国策.此外还有邹阳、主父偃等人也都是一时之人杰,齐地在汉初之时,贡献了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等等人才.

而齐地在汉初思想上的最大贡献则是促进黄老思想的盛行,黄老之学正是从齐地走向汉中央并且确立为国家统治思想.郭沫若先生就认为黄老之学"事实上是培植于齐,发育于齐,而昌盛于齐".曹参相齐,礼聘胶西善于黄老之学的盖公,向他请教安定齐地的策略."盖公为言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推此类俱言之."㊹就是要求政府在正常的统治秩序下清净无为,减少对百姓生产生活的干扰,宽刑省法,修养生息.曹参以齐地的黄老之学治理地方,取得较好政治效果."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㊺而在萧何去世之后,曹参接任为汉中央丞相,他将其治理齐地的黄老之学带到了汉中央朝廷."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㊻在汉初齐地的黄老思想的指导,西汉政府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注意发展社会经济,经过七十多年的积累终于改变汉初经济残破的窘境,为汉武帝的各项大有为措施做好了经济基础.

三、齐地与汉初诸侯王国问题

在楚汉战争和汉初政局的风云变幻之中,齐地依仗自身的雄厚实力而保持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对齐地问题的处理策略其实也是汉初处理诸侯王国问题的一个缩影.

秦汉之际裂土分封思想盛行.如田荣兄弟起兵反秦只为恢复战国时代齐国的疆域,保全齐地而自立称王,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所以,齐地能在楚汉之间一直保持左右逢源,正是由于看出这一点,刘邦的谋士郦食其才有信心说降齐国.他认为只要刘邦正式分封齐王,齐国一定会倒向汉方,"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於历城,诸田宗彊,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㊼而韩信同样具有浓厚的分封思想,早在蜀中他与刘邦谈论争夺天下的战略时,就提出:""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㊽他与郦食其的不同意见只是在于他认为齐地应作为自己战功的奖赏,不应当分封给田氏贵族,所以,他占领齐地后就向汉高祖请求做"假齐王".汉高祖刘邦同样对分封思想并不排斥,只不过出于"家天下"的思想观念认为要安定齐地必须要分封刘氏同姓为王.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即汉所封功臣,亦先裂地以王彭、韩等,继分国以侯绛、灌等.盖人情习见前世封建故事,不得而遽易之也."㊾围绕齐地问题的处理,其实也是各方势力在分封思想下所做的不同措施.

齐地的几次政治变化反映汉初处理诸侯王问题的原则.一是剪灭异姓诸侯王势力,扶持同姓王.汉初韩信、彭越、黥布等异姓诸侯王各据一方,实际上则是潜在的分裂国家的危险因素,汉高祖一直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个问题.如以韩信的齐国为例,通过改封楚王的方式将韩信调离经营多年的齐地,达到削减其实力的目的.同时,封长子刘肥为齐王,建立刘氏同姓齐国.二是在同姓诸侯王实力膨胀的情况下,用推恩的方式分割王国土地.正如贾谊"众建诸侯以少其力"的主张,刘肥一脉的同姓齐国在汉文帝时被一分为六个小国,参与七国之乱的齐地诸侯纷纷获罪自杀,国除为郡.到汉武帝时期,齐地的诸侯王势力已经是非常弱小了,诸侯王要受到朝廷所派的国相所监控.如主父偃任齐相时与齐王有隙,于是"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罪,恐效燕王论死,乃自杀."㊿

齐地在汉初时期一直保持为诸侯国,但齐地由异姓诸侯国到刘氏同姓诸侯国,由一个完整的齐国到推恩分为数个小国的变化也反映了西汉初年中央政府对待诸侯国问题的几次政策改变.

四、结语

齐地在楚汉战争和汉初政局扮演重要的"第三方"政治角色,齐地对于刘邦集团取得最终胜利,建立西汉王朝;对于西汉初期几次重大的政局变化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此外,齐地的政局变化也是在西汉处理诸侯王问题的政策下不断改变的,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当时特殊的社会因素,这与齐地自身的政治传统、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人才储备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以齐地的特殊政治地位为切入点,可以使我们对秦汉之际的历史问题有更加深刻的把握.

注释:

① ②⑤⑥⑦⑨ ⑩⑬⑮⑯⑰⑱⑲⑳㉑㉕ ㉙㉛㉜㉝㉞ ㊳㊴ ㊵㊸㊹㊺㊻ ㊼㊽㊿ 司 马 迁 , 《 史 记 》, 中 华 书 局 1959 年 版 , 分 别引自第2643页,第321页,第2623页,第2621页,第 2621页,第2623页,第332页,第2012页,第2028页,第2000页,第2001页,第 2001页,第 2072页,第2001页,第 2003页,第 2825页,第 3261页,第1414页,第 2001页,第 2257页,第 378页,第194-195页,第 2028页,第 1903页,第2644页,第 2648页,第 2029页,第 2029页,第 2029页,第 2694页,第 2612页,第2962页.

③李开元,《楚亡.从项羽到韩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40页.

④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均引自第53页.

⑧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3页.

⑪钱穆,《秦汉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7页.

⑫⑭㉓㉔㉖㉚㉟㊷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 年版,分别引自第 60 页,第 59 页,第 2243 页,第 1997 页,第 1912 页,第1540页,第1660页,第1661页.

㉒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5-76页.

㉗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98页.

㉘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2页.

㊱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㊲郭人民,《战国策校注系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㊾赵翼,《二十二劄记史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