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方言词汇探究
---以小说《鬼吹灯》为例

2020-03-04孙晓峰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孙晓峰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2015年卖座电影《寻龙诀》和2017年热播网剧《鬼吹灯之黄皮子坟》都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关注和经济效益,而这两部作品都是由著名的盗墓小说《鬼吹灯》改编而来.由于故事发生在东北林区,所以作品语言中充满了大量的东北方言,反映了鲜明的东北地域文化,这或许是让《鬼吹灯》风靡的重要原因.

小说《鬼吹灯》的背景定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人公胡八一和王胖子作为知青,先后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内蒙插队,主要叙述了两人在插队过程中经历了盗墓等一系列波诡云谲,神秘莫测的冒险故事.由于故事主要发生在东北大兴安岭林区,所以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使用了大量的东北方言来描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东北地区的生活习惯,为读者展示了这一地区语言上的独特色彩.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容易变化的部分,能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本文以词汇为研究对象,可以更直观显著地反映出东北方言的语言特征.

方言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方言本质上是由于地域间的文化差别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盛春丽认为,研究地域方言时,必须考虑到文化因素;对于东北方言的研究,必须考虑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价值观念、人口迁移、关东文化等等[1].

一、名词的运用

方言从本质上看,是语言的变体,地域方言是由于语言在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聂红英认为,研究东北方言名词有利于了解和掌握独特的东北地区文化[2],因为方言中描写一个地区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特有名词,展现了地区语言的特有色彩,让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区域语言的差异,领略当地独特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方言的魅力.

(1)敲山老头从哪搞来这半缸多黄米面黏豆包.

(2)燕子气得大骂道:"你们俩个鳖犊子满口跑小火车,让我说你俩啥好啊!

(3)老支书不等胖子把话说完,就扼杀了我们的请求:"别跟我扯犊子,瞎咧咧个啥?"

(4)带上猎犬,争先恐后地进山"赶冬荒".

(5)你看这雪下的,万一有没找到食猫冬的黑瞎子过来也是个麻烦.

(6)小点声,这嘎就是熊洞.

(7)殿中有尊一半倾倒的泥像,就像黄大仙的神位.

例(1)中的"黏豆包",又名粘豆包,是起源于东北满族的豆沙包类食物.我们一般把以豆子(赤小豆,芸豆)为馅料的包子称为豆包,因为用黄米面做皮,吃起来黏牙黏手,所以叫黏豆包.它是东北地区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特色食品.作品描写地方的特色小吃,有助于让读者通过语言感受到地域上的饮食文化差异.

例(2)(3)中的犊子,有两个基本义项,一是表示小牛,一般叫牛犊子;二是表示晚辈、小辈的意思.但在东北方言中,往往说成"鳖犊子""扯犊子",是骂人的粗话.东北地区虽然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与国内江浙等沿海地区相比,经济较为落后,农业文化的氛围浓重,以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具有农业文化的特征.而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东北方言是典型的农民的语言,突出体现在粗话的使用上,如"扯犊子""鳖犊子".

例(4)中的"冬荒"在方言中指冬天的时候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因为东北地区夏季时间段,而冬季寒冷漫长,在过去会经常出现粮食储备不足,难以过冬的情况."冬荒"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北方方言.

例(5)中的"猫冬"在东北方言中有"躲藏"的意思,指躲在家里过冬,也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门."猫冬"用摹状法构词,使词本身带有明显的形象色彩."猫冬"中的"猫",可以引起读者的视觉形象的联想,人们像猫一样窝在炕上,度过东北漫长的冬天.作品中还出现了许多具有相同构词法的方言词语,如"海碗""人熊""白毛风""梆硬".东北地区属于中国最北的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它的冬季长达半年,土地因此不能耕种,人们只好在家过冬.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影响了东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东北独特的过冬文化,继而在方言上体现出来,如"冬荒""猫冬"等等.

例(6)中的"这噶",又称"这旮",是表示处所的东北方言,指的是这个地方.东北方言的形成受到"闯关东"时期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和语言的影响,但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的差异,出现了正字误读现象,并约定俗成为方言."这个地方"就是被误读为"这噶"或"这旮",最后演变为东北方言.

东北地区有两百多年的移民文化,而其中最近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次移民,是清末到民国时期,大量山东、河北地区的难民,冲破封禁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前后共计有六百多万人流入东北,在东北形成了"关东文化"."关东文化"不仅使得东北方言杂糅了山东、河北方言,也使得东北人性格中有了山东人的豪放、热情、率直、暴躁的特点.

例(7)中的"黄大仙"在北方方言中指黄鼬,又称黄鼠狼.中国北方农村的鬼怪传说中,认为黄鼠狼富有灵性,能控制人的思想.黄大仙这个称呼起源于东北满族的萨满教,清末政府允许人们去关内谋生,很多人由于水土不服生病,便求助于萨满教的巫术跳大神治病,萨满教认为世间万物有灵,他们供奉"狐黄白柳灰"五大仙,随着大量人口迁入关内,和后来由于战争的人口回迁,这一信仰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黄仙指的就是黄鼠狼.但在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粤语地区,和以台湾、福建为中心的闽南语地区,黄大仙指的是东晋初年浙江金华的黄初平,又名黄裳,是著名的道教神仙.相同的词出现在不同的方言中,其词义南辕北辙,表明方言词汇的意义受到其所在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作品中作者大量使用了两种特殊形式的名词,使作品语言的方言化色彩明显,第一种是儿化音,即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的音变现象,是"名词+儿"的形式,例如:

(1)这两天可真是捡了洋落儿发洋财了,咱们春节回家的路费有着落了.

(2)你倒是赶快给个亮儿啊.

儿化音属于官话区,北京、天津、开封地区最常见,是北方方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用来区分词性、词义."亮"一般做动词、形容词,如"天亮了""灯太亮了";"亮儿"在小说句子中是名词,表示灯光.而且儿化音读起来好听上口,往往带有褒义的感情色彩,如"两盅儿"将主人公悠然自得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作品中具有相同形式的名词还包括洋落儿、心眼儿、枪子儿等.

第二种特殊名词是"名词+子"的形式,例如:

(1)黄大仙泥像后面有个地窖子,下面修了石条台阶通往地下更深处.

(2)我们把冻得梆硬的贴饼子,在炉壁上随便烤烤,吃了充饥.

"地窖,饼"是普通话中的常见词语,在其后加上"子",变成了"地窖子、饼子",这些词不仅在东北方言中常见,在北方方言中也很流行;相同语言形式的名词还包括"团山子、草窝子、血沫子、眼皮子、树墩子"等等.词的形式虽然上发生了改变,可词义与普通话中的所指一致,这是方言化色彩明显的词语形式.这些词在作品中大量出现,可以营造很好的方言氛围.总而言之,"儿,子"作为名词后缀在东北方言的使用极其普遍.

二、动词的运用

动词可以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受到本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东北方言中有两个典型的泛义动词,"整""造"最能代表动词运用上的特色.

(1)眼瞅着快下工了,晚上我请你们吃驴下水,到时候敞开了吃,拿他们东北话讲就是别外道,可劲儿造.

(2)既然东胆能治病救人,那还有啥好说的,整呗.

(3)记住了千万别慌,而且下手的时候一定不能手软,得照死了整.

(4)以前给这家偷来的东西,都得给倒腾空了.

(5)外面的天又黑又冷,坐在火炕上唠嗑很是舒服.

(6)她听着都犯迷糊,干脆把心一横,那就爱咋咋地吧.

例(1)中的"造",是典型的泛义动词,有三个基本义项:一是相当于"弄""搞""干";二是相当于"祸害""糟蹋";三是相当于"吃""喝".从语法上看,"造"往往作动词,受副词和状态形容词的修饰,组成偏正短语,如"猛造";"造"后面也可以加上动词、形容词,组成述补短语,如:"造完了";最后,"造"可以加名词,构成动宾短语,如"造了五个馒头"[3].小说中,"可劲儿造"是偏正短语,相当于"吃"的意思,表现了东北人豪放粗犷的性格特征.

例(2)(3)中的东北方言"整"是个泛义动词,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干,搞,做,弄",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4].例(2)"整呗",这里的"整"相当于"搞"的意义,在后面加了助词"呗",让读者感受到东北人的粗犷豪迈,干脆爽快的性格特点.此外,"整"的具体意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它在东北方言中的大量出现,符合言语交际的经济原则.例(3)中的"照死了整",根据上下文,"整"指的是胡八一让王胖子和燕子,遇到人熊的时候,用枪打,用刀砍,不要有半点犹豫和怜悯之心.而一个"整"字,将这一切信息都涵盖了,表现出"整"字在言语交际中的巨大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整"和"造"带有鲜明的色彩意义,包括口语色彩、地域色彩和夸张色彩[3].第一,东北地区农业文化厚重,农业文化束缚着东北人的价值观念,所以东北方言是典型的农民语言,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整"和"造"也不例外.第二,由于地理位置,导致冬季漫长寒冷;大量移民形成的关东文化,都让东北人有着粗狂乐观的性格特征,说话大大咧咧,办事不拐弯抹角,"整"和"造"正反映了这一地域色彩.第三,东北方言本身就有调侃、幽默的意味,泛义动词在使用上,擅长用夸张的语言色彩达成诙谐幽默.

例(5)中的"唠嗑"指的是"闲谈"."唠嗑"作为代表性的东北方言,指的是在非正式场合,不受拘束的谈论一些不重要的事.作品中反复出现"唠嗑",让读者感受到东北地区人们冬季生活的闲适,表现出东北人直率、豪放的性格,让作品贴近生活,更显真实.

例(6)中的"爱咋咋地",又称"爱咋咋滴",是典型的北方方言,在早期易被南方人误解成"为了爱,怎么办都可以",随着方言与普通话的交流影响,词义逐渐被正确认知."咋"在现代汉语中是个疑问代词,表示"怎么"的意思;咋滴指的是"怎么办"的意思,既可以单独做动词使用,也可以放在词尾作词缀,如"瞅你咋滴""爱咋咋地"[5].从构式上看,"爱咋咋地"是"VXX"构式,相当于"(你)爱(愿意)咋咋地",在东北方言中指的是你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在小说中,由于偷偷进山,燕子怕被老支书批评,但在王胖子的忽悠下,一句"爱咋咋地",表示豁出去了,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显示了东北人豁达豪爽的性格特征;其次,"爱咋咋地"也体现出东北方言具有简便性的特点,符合言语交际的经济原则.

三、形容词的运用

象声词,也称拟声词,用来专门摹拟自然界里的各种声音.在东北方言中,形容词主要是重叠的变化,从韵律上看,押同字韵的情况非常普遍.押同字韵,即通过音同字同的字的重叠,形成叠音,使形容词读起来流利上口,更富有表现力,也使拟声词、象声词在方言形容词中大量出现.形容词在词的构成形式上,主要包括三类,即:ABB、AABB、ABAB.

(1)这个人和一只黄皮子,全吐着舌头,睁着眼,冻得硬挺挺的.

(2)时间一久,还是被冻的咝咝哈哈的,当真是有些熬不下去了.

(3)更高处有绳子摩擦木头,不断发出"吱溜吱溜"的干涩摩擦声.

例(1)中的"硬挺挺"指的是冻得僵硬的意思."硬"和"挺"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分别是"结实""笔直"的意思.小说中用硬挺挺来描写上吊的人在雪夜后被冻得发僵,富有表现力,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联想,营造出恐怖的氛围.小说中类似于"硬挺挺"这一"ABB"型形容词还包括:血淋淋、黑压压、灰蒙蒙、咔嚓嚓、凉飕飕、黑洞洞等.

例(2)中的"咝咝哈哈"是拟声词,原意"咝咝"声是用来表示动物受惊恐惧的声音;"哈哈"声是指人的一种笑声.在方言中指冻得难受不断发出的"咝咝""哈哈"的声音.作品中的"咝咝哈哈",以押同字韵形成叠音,生动的表现出主人公在雪夜里的行为状态,让人感同身受,体会到了东北大兴安岭林区冬季的寒冷."咝咝哈哈"是AABB型的构词,在作品中具有相同形式的形容词还包括:呜呜咽咽、哗哗啦啦、扬扬洒洒、晃晃悠悠、嘟嘟囔囔等.

例(3)中的"吱溜吱溜"是象声词,原意是形容迅速滑动或移动的声音,在小说中"吱溜吱溜"是摹仿风吹进地窖后,挂着老吊爷的绳子和橼梁摩擦发出的声音,这个摹声词的使用非常贴切,让读者有了从听觉到视觉联想,小说语言更具形象化,老吊爷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营造了恐怖阴森的环境.此外,"吱溜吱溜"是"ABAB"型构词,相同形式的形容词还包括:嘎吱嘎吱、呼哧呼哧、哗啦哗啦等.

最后,东北方言中出现的大量象声词带有鲜明的色彩义,包括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6].因为东北方言受到东北浓厚的农业文化的影响,是一种典型的农民语言,具有口语体的色彩.此外,由于象声词是摹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往往由听觉上给人具体生动的感觉,形成视觉上的通感,带有很强的形象色彩.

四、结语

东北地域方言的形成,受到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从名词角度看,带有"儿"或"子"的词缀,形成上受到地理位置、农业文化、移民文化和鬼怪文化的深刻影响.从动词角度看,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突出显现在两个泛义动词 "整"和"造"上.从形容词角度看,以押同字韵形成叠音,包括"ABB""AABB""ABAB"三种构词类型;以拟声词为主要构成部分,带有鲜明的色彩义.

对《鬼吹灯》中东北方言词汇的探究,体现了东北方言与东北文化的密切联系,帮助我们了解《鬼吹灯》在方言使用上的特色,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鬼吹灯》的语言使用特色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