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临床实践”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

2020-03-04任红娟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23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临床实践淮阴小学教师

任红娟(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23300)

一、“临床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确立的背景

教育部2012 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实践取向”这一核心理念,强调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反思性实践者”。也就是说,师范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建构和提升自身经验,善于反思复杂教育情境中的问题,通过实践反思与问题研究不断增长实践智慧。2016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再次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存在着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一系列问题。

“临床”一词来源于医学,“临床实践”是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使之从医学生向医生转化的关键阶段。通过与医学专业对比发现,教育教学也是具有临床实践性的专业,故引入“临床实践”来重新审视和建构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解决传统教师教育模式中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淮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围绕卓越小学教师这一核心培养目标,以“实践取向”为出发点,以“反思性实践者”为目标,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临床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二、“临床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路径

在传统教师教育模式中,“实践”只是“理论”后的一个环节,而在“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中,“实践”是全部的中心环节。“临床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真实性教育情境为师范生提供宝贵的临床实践机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操作、分享、反思、总结、运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来获得实践性知识,提高其教育实践能力。淮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始终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创立实训课程和驻校课程,构建了“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综合实践能力”3 个层次循序渐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训练与竞赛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实践素养培养体系,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具有分析、判断、反思能力的“临床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

1.建立“实训+驻校”的实践课程体系

淮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实训室课程”与“驻校课程”两大类。实训室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微格教学、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视频分析、模拟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式,提高师范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驻校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师范生在教育实践基地的教学实践,使师范生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并发展实践性知识。淮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构建了四年一贯,演习、见习、实习、研习“四习一体”的教育实践体系。

具体规定:4 周的跟岗实践型见习、16 周的教育实习、2 周的教育研习和N 周的顶岗实习。根据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结合理论教学,制订了卓越小学教师全程教育实践方案。一年级:教育见习,进入小学现场,初步感受小学教育及小学教师工作的特点,增强师德体验;二年级:教育见习,观摩课堂教学,了解小学生的特点,熟悉班级文化建设,熟悉教学各个环节;三年级:教育见习与演习,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尝试课堂教学实践,设计、组织一次班级主题活动;四年级: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全面实践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进行教育调查研究工作。

2.形成以“师徒制”为主体的临床实践模式

教育现场的亲身体验是习得实践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教师个体的意义性仍需要通过分享交流,指导教师与师范生的互动来彰显。因此,以“师徒制”为主体的临床实践模式是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模式。“师徒制”的操作形式为:由教学经验或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师傅的角色,带领特定的(学习者)徒弟,经由一定时间师徒共同进行实务操作,使徒弟能够充分领会师傅所具备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与能力,进而成为具有独立教育教学能力的人。

淮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定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与合作小学的教师结对,师范生可以高频次进入师傅的班级,深入了解小学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等,并在自我反思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有效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3.确立以“共同体”为支撑的临床实践保障

“临床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以学习共同体为基础,通过提供实践、知识建构的教育教学现场,建立新的教师教育模式。“学习共同体”中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地方小学合作性伙伴关系的建立,保障了临床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

“学习共同体”中需要实现多方面协同:一是基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高校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协同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二是充分利用高校与地方小学建立起来的紧密合作关系,在深度介入地方基础教育研究性变革实践的同时,反哺我校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三是借助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平台,吸收、利用和转化国内外合作高校的各类教育资源,提升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质量。四是在校内与其他二级学院紧密合作,具体落实多科多能的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

目前,基于苏北地方需求与地方政府开展紧密合作,与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合作成立“淮安市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心”,共建“淮安市新基础教育协作研究共同体”。依据学校颁发的教育实践基地遴选标准与管理制度,小学教育专业已与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淮安市实验小学、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和华西实验学校等46 所优质城乡学校签订合作培养卓越小学教师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教育实践合作关系。学习共同体成员实现了三方面的突破:数量上有增长;地域上有扩大(从局限在淮安市的小学扩展到苏南学校);模式上有创新(从点状合作逐步过渡到全面合作,从与单个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发展为与某个区域整体开展合作,如与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全面教育合作协议)。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结合这一核心思想,经过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临床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培养出一批卓越小学教师。2016 年,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成为国内第一家接受师范专业认证的专业,形成了备受肯定的“淮师模式”。未来,淮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将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继续探索“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与路径,积极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临床实践淮阴小学教师
刘辉
淮阴:母爱之都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高校教师与临床药师共同参与临床用药实践的思考
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