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2020-03-04梁炳辉

岭南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活动发展

梁炳辉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梁炳辉1,2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是实践哲学的飞跃式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要想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价值、以创新作为实践发展的核心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实践目标、在生态文明理论下实践、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中国发展;启示

实践作为人类改造自然与自身的唯一方式,在人类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实践观是关于实践活动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内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诞生之前,已经有不少哲学家就实践做过深入阐述,他们对实践的看法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提出提供了基础。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人,首次用实践的概念来分析和反思人类的行为;近代以来,康德将人类实践分为按照自然概念的实践以及按照自由概念的实践两大类型;此外,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经验教训才提出了系统性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段复杂的历程,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神圣家族》,再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断地丰富、完善、发展。与前人的实践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主要包含如下几点:首先,实践活动发生于实践主体、实践中介以及实践客体之中,实践主体为人,实践中介为工具,实践客体则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对象,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客体规律性的统一;其次,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而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动物并不具备实践的能力;再次,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无论是物质生产、人的自身再生产、精神生产以及社会关系再生产,都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共同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断主客观是否一致,必须依托于实践活动来完成。

同时,马克思实践观将人们的实践活动与理论思想相互对立进行分析,也就是把人们通过一系列活动产生的主观感受与抽象的思想对立起来。马克思一方面将人们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真实性理解为生活的本质,另一方面把实践观作为现代哲学思想与传统哲学思想的界限,进一步说,马克思将个人理解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利用实践的思想批判哲学上的漏洞,向人们阐述新的世界观。归根结底,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表现形式,人们通过自己所触及到的现实力量掌控世界,通过实践活动满足人们本身的物质及精神需求。换言之,实践是物质及精神的组成部分,其通过某种活动形式转化为人们的本质力量,其中物质相关的生产活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哲学的历史上历经曲折,在竞争的世界中不断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众多思想中脱颖而出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它能够科学地解释世界并为人类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本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推动人们在考察自身活动的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深入了解群众,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从我国的实践国情出发,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实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本质关系的范畴,客体是主体实践的制约性因素,必须从客体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实现实践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仅有50余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超9000万党员的大党,与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断奋勇创新的斗志与精神有密切关系。与此同时,党在革命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走过的弯路,归根溯源都是由于背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脱离中国实际而造成的。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证明,脱离了实际的理论不仅不能起到指导作用,甚至会有削足适履之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地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仅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思想的高度源于人们的实践以及所处环境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指引人们的方向,也需要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自我完善。马克思与恩格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其理论思想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动力及核心,指引着社会航向,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理论动力。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他们的理论不可能尽善尽美,但马克思主义永远追求科学真理、坚持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哲学思想也应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地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非静态的实践观,它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实践范畴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从《德意志形态》中可看出关于实践多层次性特征的阐述”[1]。人们不能因为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差甚远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意义,深刻地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同时,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研究时,不能将其神化,而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和实践发展不断加以完善。

(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至今一直都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促使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相应的指导思想,进而使人们在科技上产生具有突破性的动力,引领社会的发展并提升人们的生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对我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具有指导作用,还是团结各族人民思想、维护共同理论的根基。

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在中外历史上有不少与和谐社会相似的社会治理思想,比如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以及西方社会的乌托邦。但无论是桃花源,亦或是乌托邦,都寄托于空想,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却是可以实现的,只要紧扣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按照和谐社会的构建原则,必定能够实现预期的构建目标。和谐社会是全方面的和谐,它既有微观层面的人自身的和谐,比如身心和谐,也有人与人之间、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和谐,更有宏观层面的人与社会、自然以及国家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和谐,五个环节层层相扣,缺一不可。

虽然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元素,比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的社会不和谐,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导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这些都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对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很好的指导纠正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强调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实践客体的制约性,要求实践活动符合客观规律,比如人在改造自然中需要符合自然新陈代谢的规律,又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符合社会自身运行的规律,这些都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和谐社会摆在重要的位置,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是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55二是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60。三是协调好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和谐。实践是人的活动和存在方式,要自觉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百余年的屈辱期,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而前赴后继。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所取代,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8%以上,开创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则是实现伟大复兴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是符合外部世界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辅之以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必定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实践的相关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不仅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进一步升华。人们在通过实践活动得到物质文化的同时,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以及社会氛围也在明显提升。现如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用智慧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时代潮流,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水平的提高,生活的提高往往表明人们进入社会又一个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激发全体人民和全国各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三、马克思实践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启示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对物质、自然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许多探讨,但他们的探讨无一例外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马克思主义对传统哲学理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与完善更是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其巨大作用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价值。第一是求真,马克思主义之前的自然观是抽象的自然观,它一方面强调自然的自我运动,另一方面又将自然与历史对立起来,将自然科学与人类生活分割开来,严重影响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旦自然与人产生交集,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自然与人的关系就不再是分离的关系,而是一个整体,同样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才融入到其社会观之中。第二是务实,马克思从不在抽象的物质基础上讨论实践问题,而是从主观的、从实践方面来理解事物,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实践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也必然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发生,马克思的实践观同样从社会生产关系这一基础之上得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明确指出,物质生活决定着精神层次的高度,只有通过相应的劳动才能获取相应的物质条件,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19。要想实现自我发展,要想获得幸福生活,要想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依赖幻想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实践,通过每一个人的艰苦奋斗才能够得以实现。这些美好的目标都要依靠实干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就要为之付出更为艰苦的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4]。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更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价值。实干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将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植入到枯燥、乏味的具体劳动中,从而实现创新性劳动的实践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通过实干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真正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二)以创新作为实践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实践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观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则和行动指南。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来看,当前社会上存在两个错误倾向:一是空想性,许多人在信息爆炸时代,想法虽然越来越多,但动手实践的意愿却越来越低,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眼高手低,这对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国家的繁荣富强都毫无裨益;二是盲目性,很多人虽然有着旺盛的斗志,也愿意投入到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中,但却没有清晰的方向,用错力的情形比较常见。对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不仅是人改造自然的唯一手段,同样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试金石,无论何种理论、思想,都必须投入到实践中,接受过实践的检验,其价值才能被认可;其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唯物辩证法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既能引导实践主体在实践中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采取合理的实践方法,也能充分调动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践主体主观能动性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创新,因此,在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当前社会实践时,需要以创新为核心。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存在着巨大指导意义,其能够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眼光理解实践活动,消减人们自身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偏差。

(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实践目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高度重视人的主体性与本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人不仅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人在实践的同时,获得自我的成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首先确认,人是历史发展的价值目标,人随着历史的发展会打破各种局限与藩篱,成为世界性的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旨在解放人们的思想观念,解放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保证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表明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全面解释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这是社会实践中可喜的一面,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价值观念出现了扭曲。马克思认为,作为本体的人如果沦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就会产生异化,而这种异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以各种形式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也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群众的精神风貌滞后于物质发展水平是不争的事实,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现象,这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疑是背道而驰的,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大相径庭。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中国的重要启示,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当今社会,在改革创新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的前提下,不仅要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还要通过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民的头脑,以保证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在群众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的实践性的指导意见,并能够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实践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在生态文明理论下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改革成绩令人瞩目,但同时,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为了发展经济,不少地方政府不惜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对环境污染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环境污染在我国日益严重,已经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小的损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此有着很好的启发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没有单独论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内容,而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构建在人与社会和谐之中,但这并不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不重要,相反,作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直接关系到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必须将自然环境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范畴,在实践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漠视自然环境的现象,和经济建设者片面强调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实践客体的制约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实践是主客观的统一,具体来说便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忽视规律性而强调能动性,必然会带来严峻的后果。生态环境保护看似保护的是生态自然,归根到底,还是保护的人类社会本身,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能够按照规律来建造生命家园,人的所有实践活动是服务自身的需要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着眼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五)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长期发展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表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削弱,只能加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环境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为了适应时代与环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同时,通过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能够改变人们对实践的理解方式、指导人们的具体实践,还可以为人民群众的自由发展指引前进的方向。

加强深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的客观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利于我国新时代的改革发展。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战略机遇期。一方面,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更深刻的改革为发展输入新动力;另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条件下,改革毫无疑问地成为发展中的关键内容。新时代的改革不仅要注重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要注重改革方法的科学性,在充分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开展正确的实践活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具有科学性、真理性,还具有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持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形成正确的实践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文大稷,秦在东.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J].社会主义研究,201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8-01-01.

[5]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2019-10-31

梁炳辉(1981-),男,河南新蔡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骨干理论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D616

A

1003-7462(2020)02-0037-06

10. 13977/j. cnki. lnxk. 2020. 02. 06

责任编辑:李昂,温松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活动发展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