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敬民观探析

2020-03-04

岭南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总书记群众发展

刘 娉

政 治

习近平敬民观探析

刘 娉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广东 广州 510053)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具有无比深沉的分量和无比崇高的位置。曲折成长经历为其敬民思想的萌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勤勉务实的地方主政阅历催化习近平总书记敬民观渐趋成熟与完善,新时代赋予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努力践行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敬民观的历史使命和伟大担当。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敬民的重要论述,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人民性准则,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基调和贯彻改善民生诉求。

敬民观;人民至上;人民性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丰富而朴素的民本思想为习近平总书记敬民观的生成提供了文化浸润和理论滋养,曲折成长经历为其敬民思想的萌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勤勉务实的地方主政阅历催化习近平总书记敬民观渐趋成熟与完善,新时代赋予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努力践行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敬民观的历史使命和伟大担当。

一、习近平“人民至上”敬民观的确立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温情的记忆。青年习近平曾经历七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与陕北梁家河老百姓同甘共苦。2002年,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深情地写道:“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1]348黄土高原这块热土的宽广与无私,丰富又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内涵,陕北人民的淳朴、豁达、包容和厚道的集体人格,影响和熏陶心灵,滋养并铸造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也孕育和厚植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1]399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河北工作3年,福建工作17年,浙江工作5年,上海工作7个月,先后担任过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副市长、地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等职务。正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洞察到,“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2]11所以,他指出“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3]26“领导干部应按照‘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深化认识,拓展方式,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3]245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底最热切的眷念和最不变的牵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2]9中国历朝历代,无数历史教训表明只有顺应民心,政权才得以兴盛;违逆民心,终将导致政权的废弛。民心向背成为古往今来“打天下”、“守天下”和“治天下”最重要的价值尺度和标杆指向。习近平一贯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故而时常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4,“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4]5,2012年11月新当选的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外记者见面时1500余字的演讲中有19次提到“人民”。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5]42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6]53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柔软的触碰和最动听的回响。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和国家的历史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19。“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7]45习近平总书记熟知“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2]15实现国泰民安,治国者唯有爱民重民。那就是:“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4]428,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各种场合,真挚地表达他对人民浓烈的情怀、饱满的情感和不变的情义。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底具有最深沉的分量和最崇高的位置。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如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6]402019年3月22日,面对意大利众议院院长菲科的突然提问,习近平同志真诚地表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8]。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国家奉献自身。简洁但饱含深情的话语,感性又触动心灵的诠释,凝结和凸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厚重深沉的人文情怀,也近乎完美地向世界呈现了睿智的大国领袖形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灵魂、主线和价值追求。其核心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深切关怀、对人民美好情感的充分肯定、对人民群众多维度需求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全面关注。

二、习近平敬民观的精神实质

(一)敬民宜播撒怡人温度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向人民告白。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党源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过去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我党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现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我党执政的牢固根基。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催发了旧社会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也激荡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气神。早在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在致张闻天的一封信中就提及“为人民服务”这一重要命题。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为人民谋利益以及最终达到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话题,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就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102胡锦涛也曾谈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11]532我党历届领导人对人民群众抱持深厚的感情和谦卑的态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对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不忘初心、方有担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是共产党人过去无悔的革命誓言,也是现在及未来庄严的政治承诺;既是共产党人身上肩负的压力,也是前进中无穷的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能忘记人民的无私付出和奉献,中国共产党人也永远不会辜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二)敬民应展现明确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12]在现阶段,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7]50要解决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根本工作方略,说到底是为人民谋福祉的,是在提高群众物质性需要的同时,进一步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性需要(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精神性需要(价值观、精神、理想信念、信仰)、文化需要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的关键和核心就是抓牢发展的根本目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明确中国新时代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的主旨和方向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具体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一要知民情,必须通过全面广泛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民间疾苦,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可靠依据。第二要懂民心,必须准确理解群众喜怒哀乐,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13]清晰准确判断群众的不满和渴求。第三顺民意,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第四解民忧,必须诚恳俯下身、弯下腰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回应人民的期待和满足人民的合理诉求。第五要维民权,必须懂得敬畏人民,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人的正当权利和权益。

(三)敬民须奠定非凡高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的:“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14]社会历史进步的标准有两个,客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主观的人的发展标准。前者作为基本标准的话,后者就是终极标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发展着的本质的主体内在要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涵盖着人的关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素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能力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人所奋斗的一切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立场和滚烫的政治宣言,也是不懈努力的伟大政治理想和终极政治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不仅是未来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是衡量现实的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在于:伴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完善;将人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与尊严,保障人自由发展和积极进取的机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实现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必须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必须解决好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不断推进这一价值理想实现的现实运动,完全契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

三、新时代践行习近平敬民观的关键环节

(一)深刻学习领会核心要义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政治品格。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并从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等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屡次学习热潮,都能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发展、进步和超越。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15]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必须强化全体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夯实多次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投入学习,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敬民观的重要内容和观点,才能更好地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敬民观核心要义,才能更好地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执政本领,胜任领导工作;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敬民观的精神实质的全面理解,才能更好地牢记和回归初心,做到不辱使命。

(二)深刻理解人民性准则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只有坚持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只有按这一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4]154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征程中,镌刻在党的旗帜上始终不变的是“人民”二字,党和人民风雨同舟,始终是牢固的命运共同体。革命战争年代支持我们党不断成长壮大的力量源泉是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也是人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改革伟大的创新和实现宏伟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都来自人民。坚持人民性,既是我们党的宗旨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党群工作的本质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4]154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水平和工作成效的终极评判者。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工作干得如何,成效怎样,绝对不能自说自话,而是由人民评判定夺,由历史昭告公示。

(三)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基调

党风、政风、民风,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党风正、政风正,则民风正,党风、政风不正,则民风不正。苏共兴亡,教训惨重。苏共背叛人民在先,人民唾弃苏共在后。苏共问题研究专家指出,苏共是被人民而不是被敌人推翻的。承认这个事实很痛苦,但否认或拒绝承认事实就不能吸取教训。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某些地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从融洽的“鱼水关系”渐变成所谓的“油水关系”或“蛙水关系”,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存在隐性的距离和某种隔阂。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代表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考量。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执政基础和生死存亡高度看待作风问题,强调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心向背。他曾以“霸王别姬”的故事警示党员干部,不解决好作风问题,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就会出现亡党亡国的悲情时刻。2013年7月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全党同志须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防患未然,全党同志须加强政治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文化修养和作风修养,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7]66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目的就是要更新党内政治生活气象,重塑党内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党建设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四)深刻贯彻改善民生诉求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2013年11月2日,他在人民大会堂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成为各级地方各部门重要的政治担当和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16]31“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7]45群众利益既有长远的幸福追求,也有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既有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也有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诸如下岗就业、买房租房、生儿育女、子女上学、生老病死、公共交通、柴米油盐……。2017年6月21日他在山西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在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的同时,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公共治安等各项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此,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尖战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目的就是解决和改善国人关注度最高的住房条件、收入水平,家庭和谐、健康状况、物价水平、教育培训、生态环境、孩子成长、养老问题、社会保障等话题。只有全方位整体提升中国美好生活指数,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中共中央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9-03/24/c_1124275623.htm,2019-03-24.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11]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光明日报,2016-01-19.

[13]杨洪敏,马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J].岭南学刊,2019,(5).

[1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15]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9,(13).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019-08-18

刘娉(1973-),女,江西宁都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哲学。

D616

A

1003-7462(2020)02-0011-05

10. 13977/j. cnki. lnxk. 2020. 02. 002

责任编辑:武晟

猜你喜欢

总书记群众发展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