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小学语文隐性课程理论,在阅读中渗透家国情怀
2020-03-04甘肃省古浪县土门第二完全小学苏天喜
■甘肃省古浪县土门第二完全小学 苏天喜
隐性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是学校教育中经常使用而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应用方法作为显性课程的内容,将德育作为隐性课程,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家国情怀,提升道德修养。
一、创设情境,追念伟人功绩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知,包括个人修养、重视亲情、心怀天下等内容,同时也和行孝尽忠、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等传统思想密切相关。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创设情境,将读懂文章内容、理清情节发展作为显性课程,将体会人物情怀、感受伟人功绩作为隐性课程的内容,将家国情怀渗透到教学中。
学习《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尝试进入到情境中,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同时也体会周总理的亲民。在学生展开角色扮演之前,先鼓励他们自主展开信息搜索,了解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同时引导他们在演绎课文的时候思考:“作者用‘开心、幸福、令人难忘’这几个词语来形容那一年的泼水节,文章中有哪些词句能具体展现这几个方面呢?”在这样的显性课程中,学生体会了文章遣词造句之妙。此后引入隐性课程,鼓励学生思考:“为何这个泼水节会让人感到开心、幸福、令人难忘呢?”学生认识到:“这是因为人们和周总理一起过节。”“为何人们如此爱戴周总理呢?”学生回忆起了自己搜索到的资料,体会到了周总理日理万机的生活,感受到了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这样便在隐性课程中促使学生体会到了伟人的功绩。
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情境,促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将道德品质的教学渗透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此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倾听音乐,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有所感悟,体会也会更深刻。
二、深情诵读,升华心灵境界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方法,诵读能促使学生运用有力的声音完整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这是显性课程的内容。在隐性课程中,要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展开想象,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并尝试形成共鸣,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进而激发自己的家国情怀。
教师可以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鼓励学生展开深情诵读,并思考如何诵读才能更好地展现出诗歌的意思,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学生认为情感要饱满一点,这样能展现出杜甫对收复河山的喜悦之情。在诵读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时要展现出期待之感,表现作者对未来的向往之情。这属于显性课程,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意思,并提高了诵读能力。此时还要将隐性课程纳入其中,鼓励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大家尝试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件事和作者有什么关系呢?作者为何欣喜若狂,他只是为了自己能回家而高兴吗?”鼓励学生结合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分析。学生发现作者是一个爱国诗人,有很多展现民众疾苦的诗歌,配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其他作品中的词句,学生认识到了作者不只是认为个人生活能变得安定,更为国家的安康而欣慰。这样就在隐性课程中促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心灵境界。
诵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范读法、伴读法、轮读法、接读法、分组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情读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学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诵读,这样能陶冶性情、开阔胸怀,学生对作品的体会能更加深入,有助于更好地感悟家国情怀。
三、品鉴语言,体悟精神力量
品味作品的语言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显性课程教学方法,通过讲解作品中的语文知识,讨论文章的主旨、人物形象,围绕彼此矛盾的观点展开辩论等方法,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作品的语言,提升理解能力。在隐性课程中则要引导学生尝试体会作品中的精神力量,进而体会家国情怀。
学习《西门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语言鉴赏,思考文章如何用语言描写展现西门豹的为人。鼓励学生从“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入手,探究西门豹的处事方法: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欲擒故纵,促使对方犯错。通过“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等词句能看到西门豹令出如山,办事十分果决。在语言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尝试渗透隐性课程,鼓励学生思考从西门豹的身上能看出怎样的精神。学生发现:“西门豹爱民如子,希望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救百姓。”还有学生认为:“西门豹不相信迷信,果断地治理地方上的邪恶势力。”这样就促使学生感受到了西门豹的精神世界。
在品味作品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理清了对字词句的理解,这时候若能基于隐性课程理论,将道德教育融入进去,就会显得水到渠成。学生不仅理解了文字的意思,而且还深入下去,品味到了其中暗藏的家国情怀。
四、补充空白,探究心路历程
在语文阅读中,常常会将引导学生围绕留白处展开想象,纳入显性课程中。这样的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提高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进入到文本的内核中,理解作者的内心情怀,同时也能让学生提升读写综合能力。要将隐性课程渗透到教学中,鼓励学生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如何一步步变得浓烈,这样就起到了德育渗透的效果。
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的留白处。“廉颇得知蔺相如谦让自己是为了国家之后,他的内心是否掀起了波澜?你觉得他此时内心是如何想的呢?你能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合情合理地补充留白处,将廉颇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吗?”在这个学习项目中,显性课程的内容是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提升读写能力,而在隐性课程中则能让学生体会到廉颇的内心历程,感受到他的爱国之情。如,有的学生尝试补充留白处:“廉颇得知了蔺相如的想法后,发现自己的气量实在是太小了。他不由得懊悔:没想到险些因为我的鲁莽而害了赵国啊。看来,这个蔺相如是一个值得一交的人,如果我能和他冰释前嫌,那么一定对赵国有利。我必须向他请罪。”在这段描写中,学生体会到了廉颇的心理变化。
隐性课程拓展了原来的课程定义,打破了原来课程目的的界限,这样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受到影响。在围绕留白处展开补充的时候,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字创作能力,更要将感悟家国情怀纳入隐性课程中,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
五、讲述故事,传承革命信仰
在小学语文显性课程的设计中,常常会设置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讲故事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互动交流能力。在设计此类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将家国情怀作为隐性课程的内容渗透进去,引导学生讲述和革命信仰有关的故事,并组织学生围绕这些故事展开探讨,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就能起到隐性渗透的效果,让学生传承革命信仰。
学习《小英雄雨来》时,组织学生开展“讲述革命故事,传承革命信仰”的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首先要展开自主搜索,寻找感兴趣的革命故事,并适当改编,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属于显性课程的内容,学生提高了搜索资料、改编语段、自由表达的能力。隐性课程中,则要将对革命精神的感悟融入其中。比如有学生讲述了刘胡兰的故事,在学生讲述完毕后,鼓励大家讨论:“古往今来,谁不想让自己活得长久一些呢?为何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却丝毫都不退缩呢?”鼓励学生想象刘胡兰当时的内心感受,体会其革命精神。学生有所感悟:“她认为牺牲了自己能让千万人得到幸福,所以她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
在讲故事的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自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活动,这样能让学生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和革命信仰有关的故事。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隐性课程的影响下获得品德方面的收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从而端正思想,产生爱国情怀。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基于隐性课程理论将德育内容融入到智力教育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局限于固定的语文知识,而能深入下去,获得德育启迪,从而提升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