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途径
2020-03-04山东省滕州市柴胡店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滕州市柴胡店镇中心小学 顾 敏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课程之一,更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主要学科。小学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基础时期和重要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教书识字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积极探索创新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和实践途径,切实做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完善学生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
一、德育的内容
做好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前提就是要科学理解德育的内容,便于德育渗透顺利展开。道德品质教育是小学语文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深入开展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德育;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理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伟大理想构建和谐社会;学生幸福观教育也十分重要,尤其是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存在很多不良风俗,如拜金主义等,对学生开展科学正确的幸福观教育更是必要;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改变学生对生命的错误认知,推动学生健康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科学正确地面对挫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德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的培养,渗透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感受社会传统美德,明确做人的道理,逐渐在生活中做到懂礼、守礼,文明礼貌待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使得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品质都得以提高;其次,在德育渗透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贡献社会,也能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
德育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切实落实德育,培养学生形成优良品质和社会美德,使得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增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
丰富德育内容,要使得学生由内而外地接受德育,就要增强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和认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追求智力开发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统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德育缺乏切实的行动。在传统应试教育下,德育更容易被忽视,一般德育渗透也是以说为主、做为辅,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一直不理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美德逐渐被人们忽略,以致文明社会渐行渐远。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德育认识,激发他们对社会美德的推崇,这才是德育渗透的重要前提。
如社会对传统美德逐渐忽视,拾金不昧、无私奉献都不被赞扬,反倒是一些社会不文明现象成为常态,这都是社会道德缺失的表现。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教师要从根源处解决,从小学开始重视德育,做好德育的相关准备,促使学生正确、科学地接受德育渗透,增强其对德育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传统美德和良好品质,促进文明社会的构建。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更注重人文性,这也是德育渗透的有利条件。教师在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时,要同时进行德育与智育,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学要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同步,这是教学要求,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是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改革,也是时代发展对于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二)从字词句直接展开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的教导和学习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正所谓一字一句总含情,中华民族字词文化博大精深,就算只是字、词、句,也可以容纳丰富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语文基础教学直接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教材内容探索并发掘字词句中隐藏的德育内容;其次,教师要将这些德育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转变成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有效接受德育。
如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整篇课文内容简短且容易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从字、词、句入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一课的德育内容就是学习雷锋叔叔无私奉献和热心助人的传统美德,教师可以将文中“抱着”“冒着”“泥泞”等字词单独排列出来,从这些字词本身的含义上感受更深层次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些字词,让学生感受雷锋叔叔助人时的环境,更衬托出雷锋叔叔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推崇和赞扬,促进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字词句表面含义单纯,但是它们可以被赋予更深层的情感,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教师要懂得深入表面看本质,透过文章字词句发现德育元素,从而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完善内容,有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学作品被收录其中,当然其中也不乏可以对学生展开德育的元素。教师要利用好语文教材这一德育途径,以语文教材为本,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发掘适合开展德育的元素,并利用恰当的手段将其合理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并明白其中的道理。无论是人物还是文学作品都有被学习的价值,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他们的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都是需要教师去发现的。
如三年级上册《好汉查理》一文,虽然这篇文章提示略读,并不是重点教学内容,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自主探索其中的美德,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对文章内容进行大概的了解和学习,然后抛出几个引导性问题,如“查理为什么被称为好汉”等。教师对这些问题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只需要在学生有问题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能让学生自主感受发生在查理身上的故事,感受理解、宽容、信任和热情带给人的愉悦,培养学生包容理解、尊重朋友的良好美德。
小学语文教材包含的内容丰富,教师要善于深入理解和发掘,还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发现具有德育意义的文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文章人物的美德和良好品质,帮助学生做好行为规范,明辨是非对错,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做一个道德高尚的学生。
(四)写作训练渗透德育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写作形式很多,但是无论是课内写作还是课外创作,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课内写作一般是文章读后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课外创作是让学生走出教室,面向大自然,鼓励学生在文章中流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感知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学习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文章主旨鼓励学生创作,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深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教师对文章题目和内容不必有过多要求,学生也可以将发生在身边的这类事件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写出来,或者描写对这类现象的感受,培养传统美德。
小学语文写作训练重点在于积累再创作,就是学生归纳积累之前文章中的素材或词句,在合适的题材下再重新整合创作,结合自己的思想文字形成文学作品。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也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促进学生的德育。
总之,小学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时期,也是开展德育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是德育渗透的重要学科,教师要不断探索高效的德育渗透途径,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行为规范和思想水平,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