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2020-03-04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朱秀平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朱秀平
现代社会中,社会的飞速发展让学生都纷纷展望未来而很少回顾历史。因此,初中生在进行初中历史学习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学习中国历史,帮助学生增进对国家历史的认识。教师可以基于历史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从先人的辉煌历史中学习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初中生的德育意识。教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方面,要坚持多元化原则,借助多元策略为学生展现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感知民族优良传统。初中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可以总结小学所学的知识,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教师要抓住历史学科教学契机,在课堂上增加初中生的初中历史学习热情。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与时俱进,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历史学科教学,体现现代技术的优势,让单调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历史知识,从而确保历史学习质量,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当然,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积极探究以及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认清各自的缺陷和优势,鼓励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取长补短,提高反思和调整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习质量。在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历史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也可以为德育的巧妙渗透和开展提供优质的环境。教师在多媒体工具的辅助下,可以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充分参与,为学生补充更多的历史知识,展现直观的历史画面,还可以运用这种直观的方法呈现大量历史德育素材,满足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打造一个丰富多样、内涵深刻的历史教育课堂。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提高个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主动把现代化手段和德育结合起来。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此次战争中黄海大东沟海战的有关知识,并抓住历史教学机会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学要求合理剪辑电影《甲午风云》,选择其中的经典片段,辅助学生学习课上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工具的直观了解战争的激烈:在硝烟和战火不停歇的严峻情况下,面对敌人的疯狂入侵,清军中无数的爱国官兵奋勇杀敌,邓世昌驾驶军舰直冲敌舰。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广大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内容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现实地感受历史,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切身体会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从而激发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在学生观看完多媒体课件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发表自己的观后感,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初中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调动学生积极的历史情感,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化,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借助历史名人,养成良好的德育知识
为确保历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可以把历史道德形象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增强学生对道德规范、判断与评价的认知,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能够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多,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学习的好时机,初中生的记忆力和身体素质都是最佳状态,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首先,教师可以积极查找大量历史名人榜样的典型事例,辅助学生学好历史,增加学生对初中历史的了解。同时名人榜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理念,教师在引用历史名人刻苦学习的事例后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觉学习初中历史就像是在听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这样获得的学习效果也将是好的。其次,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时引用古代名人生活趣事还可以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引用历史名人为国奉献的事例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知道古代人进行斗争的不易,让学生知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安稳生活都是先辈用血和汗辛辛苦苦换来的,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培养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初中历史二战知识时,只要一提到希特勒并且加以介绍,班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提高了,就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学生在这种学习热情饱满的时候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再如,在讲到唐朝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到学生都相对熟悉的武则天。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学生对她的好奇程度是很高的,她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突破口,利用武则天来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说出印象中的武则天是什么样子,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学生在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从旁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学生各抒己见,探究性学习助德育渗透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辅助,所以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可以基于讨论、辩论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当学生对于所学的新知识处于模糊阶段时,教师要减少对学生的干预,从旁启发指导,鼓励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究,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相互交流中进行学习借鉴,同时可以更好地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每位初中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初中历史课堂中来。教师要善于放手,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和展示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的方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氛围。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可以和教师做朋友。学生可以就自己的疑惑向教师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及时为学生进行解答,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初中生的学习热情,让初中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确保历史德育的渗透。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初中历史“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时,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锻炼和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人口南迁”“淝水之战”中的学习内容,结成学习小组,然后在小组内就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研究和探讨。小组讨论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初中生讨论研究时,可以借鉴别人的意见进行反思,在交流中学习,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后学生可以根据探究讨论总结出正确的答案:1.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南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兴修水利。3.“淝水之战”为南方提供了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可以增强初中生的学习热情,让初中生在学习历史时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利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历史反思现实。德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尤其要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历史名人借鉴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在多元教学方法的支持下对初中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