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2020-03-04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孙玲玲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 孙玲玲
德育的本质在于塑造人的道德品格。德育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需要教师将其当作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德育和英语教学的结合促进学生英语素质和品德素养的共同发展。当今时代和社会所需人才是德才兼备的,品德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也影响着国家的建设,尤其是在立德树人被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提出之后,人们对德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渗透德育、培养拥有高尚品德的学生是当前教学的重点。初中英语教师要挖掘英语学科存在的德育内容,担当育人和育德的重要责任,改变以往德育渗透不到位的局面,同时提高教师的个人德育水平,建构初中英语德育的长效机制。
一、德育渗透的原因
随着立德树人的持续深入,德育已经成为如今教学的主旋律,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那么究竟为什么要渗透德育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渗透德育是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课标对初中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通过这样的要求,就可以了解到新课标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视,而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加大道德素质的培养力度。最终德育的落实无疑要通过德育渗透的方法实现,在学科和德育融合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人,成长为一个专业素质过硬同时又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二是落实德育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关注度的提高,国家的高学历人才持续增加,但是社会中的不道德现象仍旧层出不穷,如果不能改变这样的社会风气,将会影响到人才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威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安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德育渗透的要求,特别是关注初中阶段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以便利用这样的黄金时期培养出高素质以及高道德的优秀人才,丰富人才储备,为社会的长效发展提供保障。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有效渗透的条件
从表面上看,德育和初中英语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前者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为重点,后者则关注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对英语语言的合理化利用增长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从本质上分析,初中英语教学和德育渗透是相辅相成的,要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需要抓住学科教学中的一切有利条件和教学时机。首先,英语教材中包含着很多德育知识,能够为德育渗透提供必要的资源。不过教材中的德育知识通常是隐藏在教材中的,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挖掘和拓展,使得英语教材既能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服务,又可以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提供便利条件。其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和指导,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比如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规范有效的教学示范、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最后,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的各种各样实践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都包含着很多德育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和加强小组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可以在和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渗透民主平等的观念,与学生建立密切而友好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奠定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基础。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有效渗透的方法
(一)利用口语教学开展德育
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练习语言表达、掌握语言知识的有效途径。口语练习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不过英语是第二语言,在口语练习中常常会欠缺良好的语言环境,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效果。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口语练习活动,在口语练习中巧妙地融入德育内容。英语口语表达中的文明礼貌用语是最为基础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开端。例如,在英语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可以和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好:“Good morning teacher.”“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Sit down,please.”这样简单的口语交流蕴藏的是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的德育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和德育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和探讨,运用英语语言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How to communicate with our friends”进行口语交流,让学生掌握与朋友相处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同时增长学生口语表达方面的技能和经验。
(二)利用阅读教学渗透德育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除了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素质的教学责任,还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建立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往的阅读教学更关注的是学生阅读理解考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下降,再加上长时间地把学生限制在完成机械性的阅读练习题中,会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幅度下降,更无法在德育方面获得良好效果。为了变革畸形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改变阅读教学策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深入解读阅读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教学“A green world”时,教师不必急于带领学生解读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技巧,比如词汇、语法、句型等,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Can you describe the green world?What should we do to make the world green?Can you answer thes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在学生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升华英语阅读教学。
(三)利用写作教学落实德育
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教师往往会高度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补充大量的写作技巧,安排很多写作训练。但是这样的写作教学安排,却无法保证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不能让学生从机械性写作中解放出来。要利用写作教学落实德育,教师就要对写作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在写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写作中收获成功。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准确筛选语言素材和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主题作文创作比赛,引导学生就“Human beings and environment”进行写作,从不同角度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出自己的看法,畅谈可持续发展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当然,学生也可以另辟蹊径,就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社会公德意识进行表达,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提高道德素质。
(四)利用实践活动深化德育
英语语言学习应该以实践为中心,关注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保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在活动中进行知识的补充,同时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组织设计与德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在把握英语教学主题的同时渗透德育。比如在学习了“Pets”这个单元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如何对待宠物进行小组互动讨论,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要求小组长辅助各个成员进行分工,畅谈各自的感受,并由记录员记录小组的讨论成果,然后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给学生提供一个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好学习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意志,让实践活动在德育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初中生是国家栋梁之材的后备力量,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综合发展和层次提升的阶段,抓住这样的黄金时期对学生进行品德素质的培养,将会让学生一生受益。为促进德育的落实,从学科教育中寻找资源和教学机会,注重德育的渗透和补充是至关重要的。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明确教育任务,在思想上重视德育的同时,还需要付诸实际行动,更新教学观念,挖掘德育知识,并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让学生在优良的德育氛围中发展道德素质,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