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的提升路径

2020-03-04曾惠敏

林区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农村评价

曾惠敏

(鹰潭高新区小英小学,江西 鹰潭 335000)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但仍有差距

农村地区教育问题一直是牵动社会各界的重大问题。随着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持续扩大,义务教务阶段资金补助不断提高,国家对不足百人的小规模学校按照百人标准进行工费拨付支持,寄宿制学校按年均2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多媒体投影仪基本覆盖。此外,这种投入还体现在对农村教师资源的不断投入上,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投入,但农村地区教育落后的情况已经是长期问题,即使和普通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数字 鸿沟”仍在扩大。城镇化让大量劳动力迅速转移,农村学龄人口锐减进一步削减了小规模的村小办学条件,教学设施仍然简陋单一。

2.留守儿童居多,教学难度较大

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对于转型中的古老国度而言,安土重迁的思想一直萦绕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中,但是为了家庭条件的改善,背井离乡的同时不得不将孩子或是孤身留在家中,或是和年迈的祖辈生活。城镇化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中国农村教育的痛点和难点。这类学生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关爱和呵护,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导致思想不够成熟、心理素质差、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等方面的断层和缺位。本该安享晚年的祖辈却承担起照看孙辈的任务,无法对孩子的学业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长久以往,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混混沌沌,在生活中沉溺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养成叛逆固执的性格。对于这类学生,农村教师的教学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教师则采取放养的态度任由其发展,责任意识强烈的教师虽努力引导,但缺乏长期的环境熏陶,导致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3.教学环境闭塞,社会氛围较差

传统的农村地区环境闭塞,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简陋的交通手段。相比城市中各类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农村地区的教学则仅限于学校内,学生走出校门几乎再无可去的文化学习场所。而劳动力的流失为农村留下大量留守老人,他们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缺乏对孩子行为的引导,仅在日常打牌、闲聊中度过晚年,而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压抑、日薄西山缺乏朝气的环境中就容易形成自闭的性格。虽然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地区沟通外界搭建了有力的桥梁,但是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和学校教育的有限,让手机游戏以及各类垃圾信息轻而易举地占据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碎片化的游戏模式和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巨大成就感让长期缺乏陪伴的孩子难以抵制网络游戏所带来的诱惑。消费社会在农村地区的盛行,伴随着全新的“读书无用论”,外加缺乏正确的舆论环境、对教育的认识不足都让许多农村学生在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中迷失自我,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课外阅读积累提升的必要性

1.文以载道,陶冶情操

阅读的本质是汲取书中所承载的道义和优秀的文化核心,古人言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这是源自对圣贤之书的尊崇和热爱,优秀的经典作品集中了古人思想的精髓以及对自身、对社会的深层次思考。而传统的诗词对抒情、叙事的完美呈现更是为学生人际交往和成才成长提供了肥沃的精神养料。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达到内在精神的升华与熏陶,用阅读来达到教化、传道的目的,这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阅读在传承教化的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生命的表象深究自身存在的内涵,跨越时空的界限,体验不同的丰富情感。例如曹文轩儿童小说中塑造的人物,立体全面地再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可以为学生树立一种精神榜样。阅读中所呈现的喜怒哀乐、真假美丑都会积淀学生个人情感的厚度,拓宽学生生命的宽度和广度。这种情操的陶冶可以让农村地区的学生呵护自我梦想的实现,建立自身的主题价值,追寻独一无二的人生篇章。

2.反馈实践,知行合一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可以分为阅读、解读、实践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阅读体现在广泛、全面的阅读中,例如一些启迪心灵类的书籍,可以为学生的成长答疑解惑,与书交流的效果有时更胜于老师和朋友的开导,自我精神的不断挖掘探索才是阅读最大的目的。对于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就是解读,这种解读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解读和逻辑体系的解读、意义内涵的解读三个方面,通过这种语言层面的解读把握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了解自己为什么被触动,而解读逻辑就是梳理作者思维和推理的过程,最后的意义解读才是落地的内容,当读懂这些文字开始反思“我该怎么做”时就是打开了实践的大门。阅读最后的目的应该归结于实践,知行合一不仅是传统中国人所尊崇的学习方式,也是现代社会中提升自我的快速路径。更多时候,我们只注重知道,但是更应该明白如何做到,只有真正做到在阅读中实现反馈于实践,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这也是阅读最终的目的所在。

3.循序渐进,探索世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阅读的过程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需要循循善诱。兴趣的培养需要一个时间段,尤其是对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闲暇时间较多,如果不进行引导就很可能陷入网络游戏的不良环境中。在这一阶段就需要教师建立良好的环境,如随手就能读一本书,像科幻和科普类课外读物就能够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现实世界产生的各种问题是学生探索未知的第一步。真理往往埋藏于经典书籍的字里行间,教会学生提问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重要方式,只有学会提问,大脑才会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求知,才会对阅读中的内容调动好奇和兴趣,建立与课外书的深层次联系。现代的阅读方式已经不拘泥于形式和地点,更在意阅读的自由和开放。梭罗就注重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反对权威和教条。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的过程就是自我打破所有教条独自探索世界实践的过程。

三、课外阅读积累的提升路径

1.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不断重复中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以精读与作者对话,与心灵沟通;以略读了解作者大意,博闻强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和阅读目的,让学生灵活运用深度阅读、浅层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深层次的阅读兴趣。学生作为课外阅读的主体,只有积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才能最大发挥阅读的作用。阅读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个性化的隐形行为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外显,这就有必要建立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庭评价、教师评价等多方面评价,在评价中产生共鸣、补充、质疑,在丰富阅读体验的同时,形成阅读引导合力。在灵活评价体系建立的同时也要注重硬性评价指标,例如阅读目标考核制度、读后感写作大赛等多种形式的等级考核制度,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热情,通过积极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以达到鼓励和正确引导的目的。

2.科学利用网络资源,联通线上线下阅读

随着阅读方式的时代化发展趋势,一些城市大型图书馆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的对口支援,加强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和网络阅读平台建设,运用新媒体、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加强阅读中的技术开发,让“数字阅读”在农村地区开花结果,深入人心[2]。这样的转变源自阅读方式的转变,让读者从浅度阅读走向深度阅读的同时,也实现了从传统的纸本阅读走向作者阅读、讲座阅读、公开课阅读等多层次、立体化阅读方式的转变,这也是为农村地区小学创造阅读的有利机会。农村地区的学校可以对接这些线下阅读资源,创新阅读推广方式,积极拓展阅读互动主体,从单纯的读书走向读经典、读文化、读名家。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资源,将浩如烟海的数字图书资源引进学校,让感兴趣的孩子随时阅读,从而轻阅读、浅印象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了解历史、科学、经济、生物等多方面的知识,以琳琅满目的内容吸引学生,让线上线下的阅读模式成为常态。

3.加大阅读资源投入,完善班级借阅制度

针对农村地区小学课外阅读资源匮乏等问题,国家和政府应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项的资金拨款,用于图书维护、图书采购、人员开支等方面,学校要拓宽农村小学图书馆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渠道,寻求企业和社会组织资金援助。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多以简短的拼音读物为主,兼顾科学的启发性故事,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注重引入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读书,逐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班级图书馆的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的班级图书馆,提倡“我为班级捐一本好书”,聚沙成塔,发动同学捐出自己家里的好书,集中在班级的图书柜中。鼓励同学之间交换看好书,对书的主人、书目、价格等一一造册登记,推荐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每周定期按同学的需求借还书籍,以保证图书资源长期有效地使用。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农村评价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