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反思
2020-03-04宗楠
宗 楠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管理学院,长春 130028)
引言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即除了继续深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还要深入挖掘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逐步将各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融合。经济法作为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具有先天的“课程思政”改革优势。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在经济法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从课程内容出发,形成了独特的模式。
一、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应坚持把“育人”作为教育的生命,把“立德”作为教育的灵魂,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适时渗透到课堂知识传授中,不断加强和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观念和觉悟,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二)改革目标
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在课程教学的顶层设计上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注重教学目标的深化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等思想政治内涵,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目标时在注重科学合理性的同时融入情感渗透,并据此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在专业知识中融入德育元素,形成具有特色的多元整合型课程内容体系。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条件,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而形成系统的教学改革方案及完整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经济法课程的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紧密围绕“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全方位融入价值引领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经济法“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法治观,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并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和信用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经济法课程中德育元素的基本内容不仅包括塑造爱国主义意识、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等思想政治内容,也包括培养尊重社会公共利益的意识,提升公民法律意识,树立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等[1]。
(二)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点
经济法作为财经类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有着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基础。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学生的获得感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唯一检验标准。“课程思政”应避免毫无联系、简单粗暴的强行切入,要讲究德育元素融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趣味性。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将重点放在寻找每一教学单元的思想政治切入点上,对德育元素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而是通过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在经济法知识体系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触点”,使法律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无缝对接、相互促进。为了使隐含的德育元素不表现得过于刻意,使学生易于接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设计课堂环节时,需根据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将德育元素与课程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从不同专业岗位的职业道德与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出发,以实践需要整合理论知识,提炼德育元素。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训活动着重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将经济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有机地融入工作过程。
(三)改革教学模式,探索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从人才培养供给侧出发,立足教学、课程与实践,将德育元素嵌入课程设计,改变传统知识本位主导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核心,以工作过程和业务流程为基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1.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进行混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通过课内外学时分配、课前教学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问题反馈机制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课外作业、辅助学习资源建设、评价考核方式等内容,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和谐统一,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处理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通过线上自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实现书本知识学习、课堂集中学习、网络资源学习与社会实践学习相互配合、有机统一,形成具有特色的多元整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突出实践教学的嵌入式课程设计
经济法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嵌入式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一是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经济法律现象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在现实案例中学习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元素的渗透;二是结合金融、会计、管理等各专业的实训模拟进一步加深对行业相关法律制度的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经济法律知识处理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和职业精神;三是结合第二课堂与校外实训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现场审判观摩、庭审研讨以及模拟法庭,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学校和社会紧密相连,同时通过对法院真实案例的学习,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四是项目导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训汇报演练。在学生协作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演讲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资源
经济法“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课程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制作系列影音案例,通过音乐、视频配以图形的动画效果撞击学生心灵。在微视频制作上追求艺术性与思维拓展性,将案例、技能知识与德育元素有机结合,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兴趣,加速学生大脑信息处理过程,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情景和更多的资源选择,由此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五)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队伍的构建对教学改革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课程思政”对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在实施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组建了一支包括两名法学教授、两名律师、一名思政教授在内的专业授课教师为主导、企业实务导师与资深辅导员为辅助的跨领域、多学科合作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中有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任思政课教师负责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经济法课程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等德育元素;有来自辅导员队伍的教师,负责在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有来自律师事务所的兼职教师,帮助教学团队将现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法律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反思
(一)避免融入方式牵强、生硬
经济法是理论性、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法律学科,对于高职院校的非法律专业学生而言法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比较强,学习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枯燥的概念和法条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态情绪[2]。在教学过程中,用生活中的小例子作为课程导入,通过身边的小情境引出要讲解的内容,在理论内容讲授过程中,穿插实际生活中的案例,通过案例,将德育元素适时、巧妙、自然地融入课堂讲授中。结合身边的案例不会让学生有陌生之感,还增加了学生对经济法律行为的理解,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知法懂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此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采用法庭审判旁听、法律关系当事人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以达到同化知识、提高素质、平衡能力的目的。
(二)将课程讲授与考核有机结合
目前许多院校将“课程思政”局限于课堂讲授,忽略课程考核阶段。而“课程思政”是一种将专业教学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的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贯穿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课程的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也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对课程进行考核时,应调整传统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将德育元素融入考试范围中。例如在实训考核中可考查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法制意识、社会责任、团队精神等思想政治内容,在笔试阶段可在出题内容中着重考查学生的尊法守法意识和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对经济法“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不仅能够及时查找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实现协同育人目标,而且以学生的需求出发,在融合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能更好地强化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认同感,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