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网络借贷背景的高校学生工作策略研究

2020-03-04许风顺

林区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借贷消费校园

许风顺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一、高校网络借贷发展背景和现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消费支付手段日趋丰富和完善,在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越来越多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当下,商业银行等机构针对高校大学生借贷审核趋于严格。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各类购物网站开通信用支付,网络借贷公司也将大学生群体视为重要市场。网络借贷是指依托互联网平台,将传统贷款材料递交、申请人的信息审核、贷款发放等流程全部线上完成,具有门槛低、效率高、放贷快等特点。校园网络借贷,也称为“校园贷”“学生贷”,特指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借贷,金融公司为拓展大学生贷款业务,满足大学生日常消费、创业等资金需求的贷款业务,通常需要实名认证身份、学业信息等。随着网络购物和电子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分期支付或者贷款支付。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对在校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借贷等审核严格,而网络借贷便捷、简单的申请和放贷模式,更易为大学生接受。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大学生借贷规模不断增长[1]。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络借贷形式可分为三类:一是以电商购物网站提供的分期业务,比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苏宁易购、唯品会等提供的“信用贷款”业务,以实现先购物、后付款,同时具有理财储蓄功能。二是提供购物分期以及较低额度的贷款,如分期乐、趣分期等网站。三是P2P贷款平台,主要具有大学生消费、创业等贷款功能。2018年大学生消费报告显示,大学生成长于中国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自主决策购买力不断上升,网络消费和娱乐的规模不断增长,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3 800亿元。数据显示,互联网购物时接近50%大学生选择在线分期支付。近些年非法网络借贷渗入校园,网络搜索“校园网络借贷”等词汇,高利贷、裸条贷、传销贷等高校网络借贷恶性事件频发,2015年3月陕西某高校大学生因为网络赌博等欠下20余万贷款,社会催贷人员进入校园进行威胁,导致该学生最终退学;2015年11月湖南某高校女学生因无法偿还高额网络借贷,被催贷人员在校园贴吧爆裸照。类似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大学校园和社会的隐患。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借贷成因

1.申请方式和流程简单,放贷速度快

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门槛低,申请方式和流程简单。调研显示,百度搜索“网络借贷”等词汇,点击网页只需要将身份证、学生证或者学信网照片即可审核通过,并且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放贷。天猫、京东等购物网站,原有账号直接开通分期业务即可,更加方便快捷。P2P网站也是注册即可预支部分现金。相比于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职业经历、收入流水审核等门槛,校园网络借贷接近零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的资金需求。

2.网络借贷宣传推广渠道多样化

不同于传统借贷推广方式,校园网络借贷采取“线上+线下”的组合模式,线上通过视频广告、电视剧广告、网络游戏弹窗等途径进行宣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广告也有网络借贷的宣传广告。线下通过赞助校园活动、校园兼职、招收代理等隐形手段进行宣传推广、业务推销。网络借贷宣传和推广渠道的多元化,也为学校监管带来较大麻烦[2]。

3.消费主义背景下大学生缺乏理财能力和正确的消费观念

分期消费和超前消费的社会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于理财知识、金融知识、风险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超前消费并未合理规划于学习和生活。类似“五分钟审核,一分钟放款”“零门槛、低利息”这样的广告刺激和引导学生贷款消费,使大学生不能准确识别潜在风险。从高中到大学,大学生消费逐渐脱离家庭消费影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消费习惯。受虚荣心、攀比心等不良风气影响,很多大学生并未建立正确的消费观,盲目借贷进行消费。有数据显示,与高中相比,大学生可支配金额翻番,2018年50.7%的大学生使用过分期消费,39.3%的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申请过分期付款,7.6%的大学生使用过金融贷款。

4.高校缺乏有效的教育、监管和引导机制

面对网络借贷互联网广告和线下代理的全覆盖,高校针对校园网络借贷的班会、相关知识的宣传等显得势单力薄。针对网络借贷的教育、监管和宣传引导并未形成有效的约束体系。当前高校网络借贷事后处理应对形式单一、滞后,事前的监管和教育效果欠佳。班委、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三、高校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和危害

1.严重影响校园安全和谐稳定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借贷,如培训贷、裸条贷等导致的极端事件频发,社会人员进入校园进行催收,甚至采取威胁、恐吓等方式,胁迫学生进行传销贷,或以兼职、招收代理的方式怂恿学生拉其他学生入伙,更有甚者通过贴吧、QQ群等途径威胁借贷学生,导致学生退学等,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3]。

2.诱导学生借贷消费,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校园网络借贷往往以低利息、放贷快等手段吸引大学生借款,授信额度有的高达10万元。借贷公司通过利用条款漏洞设置各种违约条例,以分期、手续费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由于学生偿还能力较低,借贷公司以法律起诉、人身威胁等手段进行催贷,同时诱导大学生进行“以贷偿贷”,进而导致学生背负较大财务压力。当学生无法偿还贷款时,催贷人便采取人身威胁、暴力催收等手段。据报道,2016年3月河南省某高校大二学生欠下60多万的校园网贷,为个人和家庭带来巨额负债,最终因无力还款而跳楼。由此可见,校园网络借贷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4]。

四、高校治理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建议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拒绝网络借贷专项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和新媒体平台宣传教育的覆盖优势,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通过开设选修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课外活动、QQ群、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广泛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和非法网络借贷的宣传,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和识别金融风险能力,正确认识和了解校园网络借贷,积极帮助在校生拓展正规兼职渠道,提升学生理财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生活习惯。

2.完善高校与家长沟通交流机制,积极构建预防监督体系

构建“学校—家长”联系和反馈机制,全面掌握学生成长背景和环境,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具有不良消费习惯学生的关注,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提供必要的辅导。摒弃以往的“重处理,轻预防”管理体系,构建预防监督体系。在学生进行网络借贷的初期,进行干涉和处理;用法律解决暴力催收等非法行为;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通过法律援助等手段协助学生管理部门做好纠纷解决工作[5]。

3.加强大学生“贷后管理”及心理健康辅导

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借贷预防和处理机制,加强大学生网络借贷危机处理能力。发挥高校专业人才优势,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心理等援助。加强学工、法律中心、宣传、保卫处等跨部门联动,改变网络借贷处理的被动局面。对网络借贷学生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网络借贷学生数据库,加强网络借贷学生“贷后管理”,告别以往的“只处理,不管理”的方式,积极发动党员、班委会、学生干部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怀。发挥高校专业人才队伍力量,从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角度给予学生帮助,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下,面对大学生分期热、贷款热的现状,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借贷工作预防和治理体系,全面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特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以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个人金融理财综合能力培养为突破口,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对不良“校园贷”的依赖,遏制校园借贷蔓延之势,营造和谐安全有序的大学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借贷消费校园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新消费ABC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