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0-03-04徐明玉李斐
徐明玉,李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上海 200092)
2019年12月开始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疾病[1-3]。面对突发疫情,我国广大医护人员临危不惧、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形成了医护人员全面动员、统一部署、跨地区跨医院共同合作抗击疫情的良好局面。我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性成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高度赞赏。虽然疫情防控取得了卓越成果,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需要社会各界深入反思,综合整治[4]。综合目前发表的各类文献和新闻综述,对参加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力军——医护人员,更多的反思集中在医德教育、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普及教育等方面,而对于其本人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何鉴别和应对病人的精神心理疾病以及对精神心理健康可能加重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的认识还缺乏深入思考。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疫情防控进行经验总结,在医学生的培养和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中要加强对精神心理疾病识别、干预和预防的教育,从而提升我国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1 加强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禽流感、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重大财产损失,而且还可能对亲历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5-6]。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则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而导致心理障碍,主要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及自杀等[7]。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同的群体因为所担任的角色及受事件的影响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1.1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亲历者
国内研究资料显示[8-9],SARS疫情流行期间,当被告知确诊或者疑似时,人们会出现否认、愤怒、恐惧、懊恼、抱怨、焦虑等负面情绪反应,会感到沮丧、孤独、无助、绝望,出现抑郁情绪。何述萍[10]等对汶川大地震后的伤员进行调查发现,地震伤员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因子差异尤其显著(P<0.01)。杨艳杰[11]等调查显示,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31.3%,其中较明显有强迫的为35.8%、人际关系敏感为30.7%、焦虑为24.1%、抑郁为22.6%、敌意为20%、恐惧为15.3%。张本等[12]调查显示,47%的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符合急性应激障碍标准。
1.2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隔离人群
隔离人群是指传染病疫情流行期间因有接触史而被隔离的人员[13]。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医学系的Samantha K Brooks教授[14]对隔离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对比隔离期较长与较差的心理健康、创伤后应激症状、逃避行为和愤怒相关。另外一项研究表明,被隔离超过10天的人产生创伤后压力症状的比例要比少于10天的人高得多。多项研究的参与者报告了恐惧,害怕感染他人,更害怕感染家人,自己也变得特别担心是否有任何身体症状可能与感染有关,这种情况会持续几个月。多项研究发现,被隔离的人群因为不能参加日常活动会导致心理产生无聊和沮丧,失去日常生活,减少社交,与他人的身体接触也经常出现使人产生厌倦、沮丧和孤立感。在隔离期间,基本生活用品(如食物、水、衣服、住宿)不足也会导致沮丧、持续焦虑和愤怒。
1.3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罹难者亲属
罹难者亲属在无比悲痛的同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反应,甚至出现精神崩溃、抑郁、自伤、自杀的倾向。特别是与遇难者关系越亲近的家属症状越明显[15]。有人对唐山大地震罹难者亲属心身健康的远期影响(20年)进行研究,发现有一级亲属亡故的研究组患高血压、脑血管病的比例高于无一级亲属死亡的对照组[16]。
1.4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殊人群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段时期心理变化最为激烈,很容易受到周围生存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经历逆境比如自然灾害、贫困、残疾、父母亡故或离异时,比较容易受到心理创伤[17],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到身体发育和生活质量[18-19]。儿童焦虑障碍[20]会致患儿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低、人格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在成年后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卢文学等[21]选取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和轻灾区两所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设计方案对其进行为期2年共5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极重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自尊、积极应对始终低于轻灾区(P<0.05);心理健康、自尊有下降趋势,消极应对有上升趋势(P<0.05),消极应对方式阻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P<0.05)。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地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李少闻等[22]采用问卷星调查对396名8~18岁在校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况评估,SCARED总分为16.44±12.30,SCARED得分≥25分者87例(22.0%),<25 分者309例(78.0%)。两组间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5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中,是疫情流行期间居家隔离学生出现焦虑的危险因素。
可见,不同人群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出现的心理、精神问题各有不同,并可能导致基础疾病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躯体疾病,致使短期或长期的医疗需求增加,或者严重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应具有识别和预防各种精神、心理问题的能力,避免加剧远期医疗负担。
2 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精神心理疾病的预防教育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在面对惨重的伤亡情况、伤害暴露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如恐惧、焦虑、无助、挫败感等[23]。 Robert Maunder[24]等发现,许多一线医护人员都经历过职业道德、责任感与害怕被感染的矛盾心理斗争。突发重大卫生事件对参加急救医护人员的心理影响短时间不会消除,会导致参加急救的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受到很大损伤。新加坡一家曾收治SRAS病人的医院,在SARS事件完结两个月后,约20%的参与医护人员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25];6个月后,急救部门18%的参与医护人员仍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26]。一项通过微信问卷星进行的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1563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27],抑郁症发病率为50.7%、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率为44.7%、失眠发病率为36.1%、与压力相关症状的发病率为73.4%。这些调查结果显示,需要更加重视参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因此,作为医护工作者和临床医学生,既要有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救治经验,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咨询能力,需要利用各种心理辅导方法对各类人群进行心理咨询、安慰和干预,以减轻心理冲击或心灵创伤[28]。
3 加强医学教育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教育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尤其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医患沟通能力锻炼。
3.1 加强医学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医学院校需要优化医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课程形式上应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健康心理学课程;课程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发展状况,结合临床工作的特点,将创伤应激预防、职业生涯规划、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挫折应对、心理咨询等内容纳入其中,帮助学生有意识地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课时安排上要确保每班两周有1课时,且每月有1次以上教研活动。要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开设心理学课程教学、定期与不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如此优化课程设置,可有效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医学生心理弹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同时,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医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读书报告等活动;还可以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各种信息载体上开展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征文、心理漫画征集等活动,满足医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医学生心理自助、互助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医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和完善,更有能力面对和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2 加强儿科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儿科病房面对的患者由于年龄较小,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儿科医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并且要善于观察患者的各种反应。目前,临床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角色扮演法,有助于儿科医生快速得到儿科患者的信任与理解,使得患儿更好地接受和配合儿科医生[29]。角色扮演法要求儿科医生使用各种积极手段与儿科患者进行沟通,不仅能够及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而且能够舒缓儿科患者的情绪,发现精神心理问题的根源,从而能够预防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或者采取包括心理干预、语言干预等手段进行治疗。此外,角色扮演过程中,儿科医生也必须考虑儿科患者家属的感受,及时安抚家长情绪,帮助其树立儿科患者康复的信心,切实有效地提升儿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和有效预防病患及家属的精神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