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6 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听说课教学设计
2020-03-04刘志明
刘志明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吴晓威(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外语教研室教研员)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6 Yu Gong Moves a Mountain,课型为听说课。学生只有对本土文化深入理解,才能避免在未来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缺位的现象。因此,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将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与教材外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用一个课时深入讨论、理解这个故事。
(二)学情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初中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热情非常高,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可塑性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时间,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搜集学习资源。因此,这个时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多数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往往需要家长和教师监督。线上教学中,师生不便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不能随时看到每个学生的上课状态,难免有学生在上课期间会出现精力不集中、做与课堂无关的其他事情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活动及课后作业,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
(三)教学设计思路
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五级标准中的“听说”和“文化意识”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以其中的“话题项目表”为依托,选择“Stories and poems”中的Stories 话题,将教材材料与其他相关材料进行整合。
本堂课是在疫情防控时期的线上直播课。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难度更大,须选用恰当的教学平台,既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又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前要作比平时更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关注大多数学生。学生也要作足够的准备,努力做到自立、自制、自觉和自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具体准备工作如下:
1.学习使用“腾讯会议”。师生共同学习使用网络授课平台。教师需了解如何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文字或语言交流、如何监管整个课堂、如何查看学生的出勤情况等;学生应了解如何在不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下提问和回答问题、如何开关麦克风等。
2.学生相互监督。学生以“学号+姓名”的方式在课前登录“会议室”,十人一组,小组长课前检查出勤情况,并在上课预备铃响起后向教师汇报出勤情况。英语课是小班授课,班级人数为30 人左右,汇报工作在一分钟之内便可完成。
3.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应准备与英语学科有关的材料,如教科书、笔记等,还需准备电脑、手机和耳麦。
4.布置与批改作业。线上教学期间的作业布置和批改需借助一定的平台才能完成。教师在线布置作业;学生将完成的作业拍照上传;教师在线批改,将图片再次上传,以留言的方式直接反馈给学生,非常便捷。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并使用有关良好品质的词汇。
(2)了解并使用有关辩论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句型。
2.技能目标
(1)用英语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了解英语辩论的流程和基本的辩论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方法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六)教学流程图
师生通过教学流程图(见下图)宏观把握课堂。
二、教学过程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果教学内容一味地满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斗志和新鲜感,而适当加大难度的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学设计应融入一些需要学生认真思索或经教师点拨才能完成的活动。同时,要照顾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另外,教学设计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一)课前活动
Step 1:预热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Bob,how are you today?Linda,are you happy now?...
【设计说明】采用集体问候和个别问候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打招呼,既是师生间礼节的体现,又能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师的亲和力,促进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课中
Step 2:导入
以一名学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值日报告导入教学。学生共享屏幕,开启摄像头,利用幻灯片中的图片讲解中国的茶、食物、节日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共享屏幕并告知全班学生:“本课的话题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神话故事,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愚公移山》。”
【设计说明】《愚公移山》是神话故事,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导入,能够合理引入教学内容。值日报告由学生自行准备,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Step 3:观看视频,完成表格
在观看视频之前,学生利用10 秒钟熟悉表格内容(包括愚公和智叟名字的意义、愚公的年龄、愚公移山的原因、愚公和智叟对于移山的不同看法),了解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师播放关于《愚公移山》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完成表格,说出答案。教师给予评价与补充。
【设计说明】视频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其听力理解能力和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
Step 4:细听故事,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听力材料了解故事的细节,如其他人对“移山”的态度,山上的土与石头的去向等。此处设置以下问题:
Where did Yu Gong and his family move the earth and stone?
What do you think of Yu Gong’s health?
What does the story remind us?
【设计说明】以《课程标准》的五级听力要求为指南,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有关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基本信息。
Step 5:排列顺序,自主朗读
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愚公、愚公的妻子、智叟、愚公的孙子的对话及旁白。打乱对话的顺序,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自主朗读。
【设计说明】排序题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堂课以听说为主、阅读为辅,阅读部分利用排序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再次感知故事。
Step 6:角色扮演
教师请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五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适当鼓励不敢表达的学生大胆参与。
【设计说明】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对智叟“自以为是”和愚公“坚定不移”的暗示,领会“智叟不智”“愚公不愚”的思想。本环节符合《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能用英语表演短剧”和“在活动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两个方面能力的要求。
Step 7:讨论主要人物
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wo men?(Yu Gong and Zhi Sou)
学生通常使用一些描述性词汇表达看法。逐一提问耗时太长,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公共会议文档中输入对文本中两个人物的看法,使他们通过屏幕能够看到其他学生输入的内容。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观点、参与讨论的平台,使其能擦出思维的火花。在公共会议文档中输入看法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便于学生尤其是不爱发言的学生进行表达,从而更好地掌握学情。
Step 8:辩论
学生对“移山”存在不同看法。可以将学生分为两队展开辩论,同意“移山”的学生属于“Team A”,不同意“移山”的学生属于“Team B”。辩论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辩论双方各派一名代表陈述总观点;第二个环节,自由辩论,学生用事先准备的资料展开辩论。
【设计说明】辩论前查找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辩论表达的样例,能使其初步了解英文辩论的形式与内容,明确辩论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
Step 9:分享感受
教师分享对《愚公移山》的感受,呈现以下5 句话:
If you have a dream,just try and keep it.(如果你有梦想,努力坚持。)
Face“the mountains”bravely and never give up(勇敢地面对“大山”,不要放弃。)
Work for the good of future generations.(要为后人着想。)
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学生辩论后的点睛之笔,实际上,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已经基本提到了文章想要传达的思想。
Step 10:总结
学生总结本课内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呈现如下内容:
We’ve got to know the words about virtues and spirits such as determination,courage.(我们学习了关于美德和精神的一些词汇,如决心、勇气。)
We’ve got to know some expressions about debating such as“I couldn’t agree more”.(我们学习了有关辩论的表达方式,如“非常赞同”。)
We’ve got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Yu Gong Moves a Mountain.(我们对《愚公移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其概括能力。
Step 11:作业
请学生课后自主选择一个英文版的中华传统神话故事认真阅读、理解,并完成下表,在下节课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设计说明】这样的作业既能将学习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能使学生灵活利用多种学习资源。
三、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对本堂课进行了反思,总结如下:
(一)亮点
第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不能返校上课,拥有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在值日报告导入和辩论环节,学生提前自主查找材料,教师适时给出指导与建议,能够有效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利用公共会议文档和聊天框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将对愚公和智叟的看法输入文档,提升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辩论前通过聊天框表达观点,能够使其明确立场,提升表达能力。
第三,辩论后教师给学生分享五句话,为辩论和讨论活动画上句号,对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第四,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一个英文版的神话故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作业。
(二)不足
虽然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与反馈非常及时,但评价不够立体化、多元化、有针对性。
相关链接
点评
吴晓威(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外语教研室教研员)
一、学生培养方面
学生自行准备值日报告,并解决生词。在辩论环节,教师提前布置作业,学生自行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并整理论据。可以看出,教师平时非常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都把握得非常好,在辩论环节表现尤为突出,这得益于教师平时的引领和指导。
二、师生交流方面
教师鼓励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参与对话时,运用“Would you like to join in?”“OK?”等话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同时做到了对学生的督促和监管。
三、课堂设计方面
(一)优点
1.在学生完成任务前,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其理解任务,如看视频完成表格的环节和听音频回答问题的环节。
2.排序题的设置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感知故事人物和情节,体会作者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方式表达主题。
3.辩论环节的设计为本课亮点之一,辩论前为学生提供样例,使其对辩论方式等有所了解,并有效地将其应用于实践。
(二)有待商榷的环节
1.在看视频填表格环节,建议由浅入深,梯度设计问题,如将视频剪辑为两部分,并针对每一部分设置任务。
2.在听音频回答问题环节,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应具有逻辑关系,一方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使他们理解文章,为后续学习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