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导图解高考英语七选五促学生高阶思维品质发展
2020-03-04何绮莹
何绮莹
一、高考英语七选五设题及解题现状
七选五是全国高考英语必考题型,要求考生在一段约300 词的短文中,语篇内容有5 处缺失的情况下,精准把握篇章意义及结构,并根据上下文线索,从7 个选项中判断、辨别出符合文意逻辑的句子,填补到文中相应空缺位置,以使通篇结构完整、行文通顺。七选五文本所选体裁通常是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理解语篇的能力及灵活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提取、归纳、转换所读信息的能力,尤其加大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和领悟能力的考查,以及对特定细节的认读和处理能力(唐玉婷2020)。因此,分析篇章框架脉络是解题的关键。2019 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做题时理解文章主旨要义、基本结构,具有根据所读内容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然而,大部分考生在处理七选五题型时,仅凭一些孤立的小技巧,如碎片化的信息关键词、文本结构割裂的语义群,鲁莽勾选选项。其认知大多停留在篇章表层,思维层次偏低,没有真正理解文章主题要义或结构,做题带有取巧性。因此,对此题型,考生普遍篇章把控感不强,容易受含有相似零碎信息的干扰项影响,分数不稳定。
二、高阶思维品质要求及思维导图介绍
要改善以上情况,教师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解读文本,从浅层阅读进阶至深层阅读。当人们在处理新信息和储存在记忆中的已有信息时,为了某个目的或在复杂情形中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将这些信息互相关联、重组或拓展,高阶思维便产生了(Lewis&Smith 199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教育部2018)。其中,最高级别的思维品质目标要求考生能正确观察语言和文化的各种现象,通过比较,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识别关键问题,把握全局;根据不同环境条件综合分析各种信息间内在关联和存在的各种矛盾,梳理矛盾产生的原因,从中推断出它们之间形成的各种逻辑关系。教学实施建议方面,明确指出要对语篇的主题、内容结构、深层涵义等进行深入解读。
利用笔记、图表、思维导图等收集、整理信息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认知策略之一。此研究尝试融合思维导图指导高考英语七选五精准解题,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阅读纵深度及语篇模式图式习得,从而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是以链接线条把各级主题关键词联系起来,让互相隶属不同等级的图文在层级图中以放射性结构呈现的一种使思维形象化的心智导图。思维导图由英国学者博赞(Buzan)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由于思维导图直观、形象、容易上手等特点,近年来一线教师多将其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
三、以思维导图解高考英语七选五
从近三年高考英语七选五命题特点看,设题句分为:主题、主旨句(概括篇章主题或段落主旨);过渡句(体现篇章架构,引出重要内容);注释句(注重行文逻辑及零散信息的归置)。
把思维导图运用到文本强调线索和脉络的高考英语七选五题型破解上,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体会连贯手段和段落分布,归置细节性信息,理清语篇内容关系网,增强思维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明晰文章主题意义,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立场,真正发展高阶思维品质。下面将用实例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师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解读语篇,高效提炼文本主题,理清零碎信息线性布局,精准破解高考英语七选五题型。
(一)通过课堂共同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习得经典语篇形式图式
“一般—特殊”模式是英语中最常用和典型的语篇模式,体现西方线性思维,也是高考英语七选五考题中高频出现的模式。其先总体概括文本,再通过例证或细节描述予以阐发。开篇直入主题,主体分点阐述,结尾卒章显志。从2017—2019 年三年全国高考英语题中9 篇七选五来看,2017 年II 卷、2017 年III卷、2018 年I 卷、2018 年II 卷、2019 年I 卷、2019 年III 卷中共6 篇七选五采用“一般—特殊”模式。如此高频经典的语篇模式图式,可通过思维导图全景式呈现其多样真题文本状况,强调过程中对文本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纵深理解和巩固迁移。
教师利用“问卷星”小程序收集了学生课堂思维导图建模前的答案并统计,发现有不同程度错题现象,特别是细节信息较为纷繁的文本,错误率极高。可见,学生处理复杂文本比较粗糙,思维混乱,往往断章取义。针对七选五真题,教师没有公布答案,而是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解构语篇,重构信息,建构思维导图。学生在主动参加建构的过程中,思维力高度聚集在文本条理性和信息逻辑归置上,一边绘制思维导图一边发现信息线性,一边得出新的理解性答案。此后,教师再次收集学生答案,正确率喜人。下面,将此模式下较为经典的两篇高考英语七选五真题的思维导图构建与考题区域设置分析进行呈现:
1.2019年全国高考英语I 卷七选五是一篇说明文,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第一段直奔主题,指出“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第二、三、四段分段阐释“呼吸新鲜空气的优势”(见图1)。
图1
文章开宗明义,是“一般—特殊”模式的典型案例,学生在快速罗列篇章框架的同时,能准确判断考点的内容分类(见下页表1)。第36 题为明显的过渡句,以问答形式引出篇章主题;第37 题、第39 题和第40 题均考查段落主旨句,其中第39 题所在段落把主旨句放在段落结尾倒数第二句的位置,其他段落的主旨句都设在段首;第38 题是对第39 题段落主旨句的例证注释。此篇中最容易错选的干扰项是“F.Just as importantly,we tend to associate fresh air with health care.”在构建思维导图前,第38 题和第39 题均有学生选择此答案。在构建思维导图后,学生梳理清楚了篇章框架,更注意线性逻辑信息的提示。第38 题后一句开头的“In these places”和第39 题后一句开头的“It”都明显指向设题空格,因选项“F”句内找不到这两个蕴含逻辑信息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学生能轻易将其排除。由此可见,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在复杂情形中对信息进行了关联、重组、对比、分析,锻炼了高阶思维。
表1
2.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III 卷七选五是一篇说明文,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第一段引出文章主题——早晨轻松早起在于生物钟的重设,而合理规划睡眠将能帮助做到这一点;第二、三、四、五段对“如何制订规划”分点建议。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鱼骨形思维导图(见图2),后面四段的主要建议构成鱼骨的四翼,细节和逻辑线性在四翼中条理罗列。
图2
学生在空白鱼骨图上逐一填写关键信息,理顺了各部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有趣又形象。第36 题和第37 题为全文的主要框架;第38 题空格处对于所在段落分点建议“Rethink mornings”中“want to have breakfast with your family”的例证进行注释,且与后一个注释句形成线性逻辑;第39 题是对所在段主旨句的注释;第40 题与后面“If not,...”的句子形成逻辑关联,为所在段落主旨“evaluate it”的部分作注释。在理清全文框架(见表2)后,所有细节都得到合理归置,降低了题目难度。
表2
从6 套符合“一般—特殊”模式的高考英语七选五真题分析来看,此模式的框架信息比较明显,段落意义清晰,一般每个分点都占据一个段落,主旨句大多位于段首,所有主旨意义围绕全文篇章主题展开。命题区域集中在注释句,其次是主题句、主旨句,然后是过渡句。在30 个题目中,有11道题考查篇章主题题、主旨句,占比约36.7%;5 道题考查篇章过渡句,占比约16.7%;14 道题考查注释句,占比为46.7%。从另一侧面看,主题句、主旨句的文本占比较小,却被设置了36.7%的考题量。所有的过渡句和注释句在主题、主旨框架明确后,也可以轻松归置。因此,通过课堂构建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深加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锻炼,提升其思维能力,达到精准答题。
(二)通过课堂共同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明晰逻辑关系,定位关键要点
“提问—回答”模式按照“情景预设—提出问题—分析解答问题—综合评价”的篇章模式行文。2019 年全国高考英语II 卷七选五是一篇说明文,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文章阐释了如何自我激励、保持内驱力以实现目标。采用“提问—回答”模式。第一段先创设出“小孩儿在四英尺高的跳水板上思考是否要往下跳”的情景,突出“动机的重要性”;第二段提出关键问题:“如何自我激励?如何保持内驱力来实现目标?”第二段后半部分及第三、四、五段分四点深入挖掘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第六段对上述内容作出整体评价——有了足够的动机,还必须克服一些计划内外的困难(见图3)。抓住文章中的一些提示性词语对于深入解读文本和构建思维导图有巨大帮助,如:第二段后半部分的First,第三段的also,第四段的Another way,第五段的personal circumstance(此段逻辑关键词没那么明显)。
图3
由于文章细节信息较多,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前,没有注意查找逻辑线索,思维容易混乱,错误率很高。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构建思维导图,分析文章内容,理出主要脉络。学生在形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断修改,渐渐对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能作出合理的推理判断。这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本逻辑思维意识,发展其在文本中搜索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其高阶思维能力。
在构建思维导图后,学生的思路清晰起来(见下页表3)。此篇章第36 题属于过渡句,为后面引出全文主题问题作好铺垫;第37 题考查“提问—回答”模式下的关键问题设置,亦是全文主题句;第38题和第39 题分别与前后句子形成线性逻辑,是该段主旨句的注释部分;第40 题为该段主旨句的例证注释部分。干扰项“D.So why should we try to set specific goals?”明显是为第37 题设置的。学生第一次做题时,B 和D 之间的选择全凭感觉。在构建思维导图后,理清了前文场景设置引出关键信息。第37 题关键问题,以及后文分段罗列问题答案三者间的关系,能胸有成竹地排除干扰项D。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沟合理推断,注意线性逻辑信息,把干扰项F 成功排除。
表3
此篇七选五真题命题侧重注释句的考查,占比为60.0%;主题、主旨句和过渡句的考查均占20.0%。主题、主旨句的理解帮助注释句的归置;注释句的罗列凝聚提炼成主题、主旨内容;过渡句在主题、主旨的引出起过渡理顺作用或在篇章模块间起承转合作用。总之,思维导图的构建有助于学生明晰文章脉络,辨认篇章模式,促进复杂认知过程的推进,使学习结果发生质变。
(三)通过课堂共同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重视文本分段意义
“介绍—说明”模式按照事物内在联系及逻辑,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浅入深逐渐推开等逻辑顺序介绍某一事物。2018 年全国高考英语III 卷七选五是一篇说明文,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层层深入地阐释了“舞蹈的广泛存在与积极意义”,采用“介绍—说明”模式(见图4)。第一段引出“舞蹈语言”的主题;第二段陈述“舞蹈在美国无处不在”的现象及具体表现;第三段陈述“文本主人公喜欢舞蹈”和“不同年纪的人喜欢舞蹈的直接原因”;第四段承接第三段,阐述“为什么跳舞”;第五段升华主题——“舞蹈就是生命”。
图4
在构建思维导图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局限于一个个孤立语群或句子理解的总和,思考深度停留在表层,没有关注到篇章分段的意义,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每个段落都围绕主题展开,更没有发现段与段之间如何层层深入并达到升华。思维导图的构建,促进了高阶思维的产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学习能力。
构建思维导图后,文中所有句子信息不再是平铺展开,而是立体的有上下层级纽带关系的,主体框架清晰明了,细节信息归置得宜(见下页表4)。第36 题和第38 题考查段落主旨句,可从段落后半部分的注释句中提炼得出;第37 题、第39 题、第40 题三个题目为段落主旨的注释句,同理可从段落主旨句理解得到线索,联系前后注释句的线性逻辑,精准解答。选项“C.If you like dancing outdoors,come to America.”为第36 题主要干扰项,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并理解了各段主旨句必须围绕文章主题展开后,能轻松排除。基于思维导图对文本深加工的思维锻炼,学生以相似的技巧和语言素养排除干扰项“G.They stayed up all night long singing and dancing.”。
表4
此篇七选五真题命题区域全部集中在主旨句和注释句,占比分别为40.0%和60.0%。同样,因为主旨句在通篇占据篇幅较少,设题密集度较大。这再一次说明理清篇章框架是七选五精准答题的关键。
(四)通过课堂共同构建思维导图,定位过渡句在篇章中的框架提炼作用
叙事模式指叙述者通过时间、空间、感情等线索,以人物经历和情感发展变化为内容,按一定顺序铺陈发展,最后指向某种结果和回应的篇章模式,一般用于记叙文。2017 年全国高考英语I 卷七选五文本是近三年9 篇高考七选五真题中唯一一篇记叙文,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记录了“对露营从嗤之以鼻逐渐发展到疯狂热爱的过程”,采用叙事模式呈现(见图5)。文本第一段引出话题“露营”,并陈述“数年前绝不相信自己会喜欢露营”;第二段记叙“第一次露营条件简陋并状况百出”;第三段记叙“又参加了一次露营,此次条件优越舒适”;第四段记叙“全家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露营,并为此精心配备各式设备”;第五段“对发生的事情发出感叹,认为每个人迟早都有自己回归自然的方式”。五个段落以时间顺序和变化发展的感情线组织内容,最后升华主题。故事以叙述者不喜欢露营开始;发展到参加第一次露营并遭受各种痛苦;高潮是情况发生反转,在再一次露营中尝到甜头,引发全家从此热衷露营并为之仔细配备器材;以叙述者对所记叙内容的评议和感叹结束,呼应首段;每个阶段间的过渡都巧妙自然。
图5
在构建思维导图前,学生对此文本的理解停留在描写的事情本身,无暇关注段落拆分的意义与作用,做题时只能关注到前面和后面的一句话,总体上凭感觉做题。思维导图的构建引发了学生对记叙文篇章发展的思考,使他们关注段落之间的逻辑纽带,思考文章内容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时是如何合理过渡的。
记叙文不像说明文那样段落分点明确、主旨句突出,因而学生阅读时不容易注意到段落的主旨,思维常停留于句面含义。但在思维导图课堂建模过程中,学生无法忽略每段话中作为段落纽带的过渡句,最后会把各个过渡句以独立层级主题醒目列出(见表5)。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化,主动研究并反复细读文本内容,最终归结出逻辑清晰的文章结构思维导图,实乃其高阶思维锤炼的结晶。
表5
此篇七选五真题命题区域主要落在过渡句,这也许是记叙文体裁特有的(此点需进一步考证),占比60.0%;而注释句在此篇考点比例仅为40.0%。这再一次说明,高考英语七选五考题非常强调深入解读文本和提炼篇章框架。考场上,学生不可能每次都绘制思维导图,但课堂上七选五语篇思维导图的构建训练,有助其固化篇章模式图式、灵活调用图式、快速准确捕捉线性逻辑信息、提升重组信息的能力,促进高阶思维品质发展。
四、教学启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高考真题时,不能局限于低效做题和讲题。针对严格挑选并最终成为高考真题素材的文本,应予以足够重视并充分挖掘利用,引导学生深加工文本并重构信息,触发其高阶思维生成。在处理复杂英语文本的过程中或篇章精读课堂上,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构建,有助于其把原本平面展示的纷繁信息转变成立体显性的文本框架,突出重点信息,分层呈现整体与分支,明晰化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操作简单、容易学习,给学生提供以英语思维推理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打破思维停留于文本表面的僵局;促使学生横向联系和纵向思考,与文本相互作用并建立联系;增强学生逻辑梳理意识,锻炼快速定位关键信息、理解段落立意与过渡关系的能力,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协助学生提炼并习得语篇形式图式,最终创造性迁移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