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020-03-04

科学咨询 2020年35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基础知识思维能力

郭 瑞

(河北乐亭第二中学 河北 063600)

引言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快速发展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完整知识网络。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知识学习效果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立足课本,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高中阶段与初中、小学阶段不同,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课本知识,思考各个分散知识点的内在关系。通过对高中数学学习情况的分析,发现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很少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1]。为了消除学生的不良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创新教学理念,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自主讨论探究教材知识,以此提升学习能力,为学生数学素养形成打下好的基础。

例如,学习《函数与方程》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以往学习内容作为入手点,引导学生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其对应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构建完整知识结构。为了让学生对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任务一:如何利用图像确定一个函数方程是否有解?任务二:方程的根与对应函数图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任务三:如何判断函数是否有零点?确定学习任务后,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结合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知识与函数知识,分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思考该章节的知识点。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清晰,学习效果也会变得更加理想。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变式练习,活跃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在学习与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灵活的数学思维,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实现高质量学习。数学课堂活动中,将变式训练作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灵活运用,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2]。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变式训练中,由学生根据题干,重新设计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促使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同时,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多种不同解决问题方法,以强化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例如,已知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为310,前20项和是1220,那么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什么?

所以,Sn=4n+ n(n-1)×6=3n2+n。另一个学生则采用另一种方法解题:设Sn=An2+Bn,将它们代入可得100A+10B=310,400A+20B=1220中,得到A=3,B=1,即Sn=3n2+n。通过不同解题方法的运用,活跃学生解题思路,实现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三、课堂反思,夯实学习基础

数学教学中,课堂反思活动开展,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促使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教育工作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基础知识进行反思总结,以此达到查缺补漏的效果,夯实学生数学知识基础。课堂活动中,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文化知识[3]。例如,学习《正弦定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知识讲解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反思,总结学习成果。第一,直角形的各个角的正弦是怎样表示的?是否可以用同一个量联系起来?第二,正弦定理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三,正弦三角形可以解决哪些三角形问题呢?确定问题后,则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及教师讲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将自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全部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分享。当学生分享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利用学生学习上遗漏的内容进行巩固教学,以此强化基础知识,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将相关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通过反思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数学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反思、变式训练及学生独自思考的方式,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教育工作中,加强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使用,借此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知识,获得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基础知识思维能力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清律的基础知识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培养思维能力
莲心宝宝有话说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