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合作探究建构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策略研究

2020-03-04梁小峰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组内探究课堂

梁小峰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中学 辽宁大连 1160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已广泛深入中小学各学科,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的一种主流教学方法。初中生物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生物学探究能力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物学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生物学探究思维的发展,能够提升学生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能力。但随着课堂学习中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普遍运用,合作探究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笔者在生物课堂实践与研究中发现,合作探究式教学主要存在探究过程复述而不互动、思维过程分享薄弱、没有相互质疑问难、缺少思维方法碰撞、探究结果低质化等方面的问题[1][2]。

针对生物课堂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合作学习理论、问题解决过程与策略、元认知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尝试对现有的生物课堂合作探究式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围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系列环节,设计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模式,并探索一定的教学策略,优化合作探究活动,以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一、合作探究式学习

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分解、设计有梯度的讨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对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实验等历经自主阅读,信息交流,互相质疑,互相解答疑问,得出结论等活动研究过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以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即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并通过科学有效的实施,使其有利于理论研究和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3][4]。

二、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优点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我认为,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有以下优点:

构建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创新、实践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和鼓励学生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

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学科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

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四十中学是个薄弱学校,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课堂低效,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学生是被“逼迫”而学,学习缺乏自主性、主动性,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探究问题的兴趣。想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6]。

三、合作探究式学习在生物课堂的应用

第一阶段:激疑设疑。这一阶段是指根据教学要求,利用教材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由教师归纳学生关心的问题提出探究的课题。

第二阶段:强化动机。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自觉、积极地投入探究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阶段:分步探究。这是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它在提出问题和强调问题的基础上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怎样解决问题,其作用是懂方法。本阶段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授法、探究、应用、小结。

遵循“分组—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学生小组内分析资料—组内合作探究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组内提出问题—组内合作探究作出假设、尝试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组间发言提出质疑、补充(表达与交流)—组间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巩固自评应用知识”的研究思路。

教学环节 学生行为 教师行为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根据资料分析,探究实验,图文信息,视频、动画等整体感知。2.批画基本知识点(概念、结构及功能等)。3.提出疑难问题。1.给学生提供资料分析、视频、动画等。2.给学生提供阅读要求。3.对学困生给予适当指导。提出问题作出假设1.整合个人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2.整合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3.在组内作出假设。1.引导、激发整合个人提出的问题。2.较浅显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直接回答;较难的问题,由教师作出恰当的解释。3.组织学生在组内作出假设。制定计划 各小组针对自己的问题和假设,制定计划。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实施计划 根据小组内制定的计划,实施计划。师生共同用实验、讨论、推理等方法对所作的判断逐一加以检验,肯定或否定对该假设的判断。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各小组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2.整合各组的问题。3.共同解答整合后的问题。1.组织各小组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2.组织学生将各组的问题整合为全班性的问题。3.组织全班学生解答全班性的问题。4.教师适时提供教学资源、相关补充性知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问题。概括知识形成结构1.对本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2.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1.组织、指导学生概括知识点。2.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猜你喜欢

组内探究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