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纵贯线】国史为什么要从小学教起
2020-03-04白宇极
白宇极
有朋友问:什么时候教历史比较好?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样,我认为“国史”在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应该成为主课。虽然现在很多小学也有历史课的内容,但是远远不够。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上次我们提到,如果想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出现代课程,目前的难点有两个:
第一,因为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意味着我们设置课程时,必须从教育目标的顶层建构开始设计,从而使之具有一贯性。从具体操作上来说,就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内容内在逻辑必须一致,并且可以做到每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能相互支撑。
第二,自上世纪“白话文运动”之后,古文学习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变得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们不能学习古文,也就不可能接续传统文明。所以,如何让古文学习与现代教育方式接轨也是一个难题。
很显然,想要解决这两个难点,就需要找到一个能够一以贯之的“灵魂”作为课程骨架,用它把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术阶梯联接起来。那么,“谁”能够担此重任呢?
去年年末,我们搜集了海内外很多国家的课程资料,最终发现,他们的主线基本都是按照“时间轴”来推进的。如果我们也要这么做的话,那么最适合作为中国课程主线的“灵魂”,就是“国史”,而且我们比他们更为有利。
我们以美国为例。众所周知,我国现在的学制参考了美国的设计,而美国的历史课程作为主课是从初中逐渐展开的,我们目前也是如此。但是美国立国时间只有两百多年,与中国数千年文明传统根本不能比拟。所以他们虽然是从初中开始学史,但是能够在六年的时间中做到把每一个时期曾经发生的较大的历史主题细化,从而与其他学科形成呼应,但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从时间上来说,即使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是美国历史时长的十几倍,六年的学习时间根本不够。
而且,除了中国历史的学习之外,学生还要额外学习世界历史。这就导致历史课很容易成为通史式的纲要化学习,就会只重框架而不顾细节,这对一个人的历史学术能力培养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程也很难呈现出中国数千年文明中最辉煌灿烂的精神传统。
但是,如果我们把“国史”作为主线来通盘考虑的话,或者说,当把“国史”教学提前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转机,因为增加了三年的时间来重构中国的课程体系,而这三年正是学生基础知识构成最为关键的三年。而用“国史”统合课程,也同时可以解决我们上面提到的两大难点。
这就需要说明,为什么我一定要提“国史”而不是使用“历史”这个概念。因为,当我们提到“国史”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它单纯是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学科。
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的目录学分类与现在大不相同。汉时刘向首创了“七分法”,即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和辑略,一共七种。至《隋书》则分为四大类,即后世比较常用的“经史子集”。再之后,分类虽然不断变化,但基本没有出这一范围。
简言之,中国的分类方法是很另类的。它或者按照书的性质来分,或者按照人来分,亦或者按照流派来分,但从未按西方的社科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做。这主要也是因为,中国传统的书籍文字不像现在西方学科分类那样界限清晰,而是很混沌的。像章学诚就说“六经皆史”,意思是儒家的经书其实都是“史”,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自从编删《春秋》之后,导致后来“史”的写法也含有“经”的价值观念,两者是互通的,只是各有偏向罢了。
这意味着我们很难把中国传统的文字笼统划归到现代哪一个学科之中。比如庄子的作品,既可以作为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哲学文本。再如《诗经》,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把它当作诗歌,但同时它也是历史。
但反过来,这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当我们将“国史”作为学科“灵魂”的时候,实际上就可以同时将文学、哲学等社科课程杂糅在一起,以时间为线索,最终合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让它既可以容纳传统,也可以面向现代,使之真正的成为中国所特有的现代课程。
具体来说,就是把“国史”拆为四个部分:阅读、写作、历史和主题讨论。在主线上,我们以“时间轴”为线索,将整个“国史”延展到小初高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在文本上,我们将之分散到不同的学科之中。
比如当涉及到先秦时代的时候,《诗经》偏向文学,我们将之划归到“阅读”的部分。而《史记》偏向于历史,则划归到历史的部分。写作则选择现当代经典的白话文本作为模板,同时讲授现代中西方写作技巧。而在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按照事件或话题的大小设置主题讨论。比如先秦时期的战争无以计数,在大主题上既可以讨论战争本身的意义,也可以选择小的历史话题,比如对“长平之战”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但在小学就开始学习了中国的历史,而且同步学习了阅读、写作和儿童哲学,甚至可以训练批判性思维,通过写作训练,还架构了现代东西方经典阅读,这样也就构成了有中国自身特色的课程系统,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