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20-03-03李海东张露尹
李海东,张露尹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 333403)
“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是一种新时期统领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为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理念强调,除了继续加强思政课程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外,其他课程也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并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同向同行[1]。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做到课程融思政,思政寓课程,一方面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2],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多元课程协同育人目标。在全国高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各类专业课程有必要充分遵循课程思政的精神和要求,在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本文以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管理学》为样本,探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基本做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从而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
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视角来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深对课程思政丰富内涵的认识和理解[3]。第一,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时期统领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突出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主张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自觉主动地贯彻这一新型教育理念。即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既要注重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改革,又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就是指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学会做事”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专业领域内的相关工作,而且还要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二,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新思维。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并不是刻板、僵化地将思政元素强行嵌入于专业知识点教学之中,而应该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理念将思政元素融入于专业课程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最终达到“行云流水,无缝衔接”的思政教学效果。
二、《管理学》课程简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简介
《管理学》是管理类本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该课程的教学组织主要是按照管理四大核心职能展开,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在此基础上,柔性融入企业文化、管理环境、管理伦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等理论内容。在教学学期安排上,《管理学》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通过课程学习,在理论层面上,使学生充分了解到传统经典管理思想的精髓,厘清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又紧跟时代发展充分把握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在实践层面,以国内外鲜活的企业管理实践案例揭示各种管理理念在组织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充分领会到管理理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管理学》本身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专业知识点教授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强思政元素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致力于推动学生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管理科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管理问题的捕捉、分析和解决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著名企业的管理实践,以及知名企业家,特别是那些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企业家的管理思想中感悟富有东方特色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从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思想中凝练管理理论精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学生充分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管理学》在授课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
(一)《管理学》课程思政实践的思路
《管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并遵循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教育理念,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探索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在育人目标方面,《管理学》课程思政力求达到以下两个目标:第一,寓道于教、寓德于教。使学生掌握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责任心、社会责任感、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文化自信,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寓教于学、寓学于练。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理论知识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行合一,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具体到《管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要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有必要全面落实“四结合”,即将课程知识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热点(党史、国史)相结合;将课程知识掌握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知名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
(二)《管理学》课程思政实践的具体做法
遵循前面提出的课程思政“四结合”教学设计理念,《管理学》课程在全面梳理各章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知名企业家奋斗史以及党史、新中国史中深入挖掘与课程知识点能够有机融合的思政元素,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领悟思政元素所蕴含的思想魅力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百年以前,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版了管理学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管理原理》。这一名著的问世标志着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科学的管理不仅关注抽象的管理理论本身,重视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而且也关注具体的企业管理现实,倡导管理理论思想对丰富的管理实践的指导。随后,西方一系列企业管理实践者和学者,比如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乔治·梅奥、切斯特·巴纳德、亨利·明茨伯格、赫伯特·西蒙、哈罗德·孔茨、彼得·德鲁克等开始了管理思想的一系列探索与研究,这些探索与研究在推动管理理论发展的同时,也使管理学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并形成了一个有机和成熟的逻辑体系。当前,国内《管理学》教科书中的基本理论思想与企业管理实践或案例更多的是来自于西方,而对中国本土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管理哲学思想关注得明显不够。因此,在《管理学》课程学习中,学生接触更多的是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受到的是西方文化影响,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管理哲学思想认识不足。为此,《管理学》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一年级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有必要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色,让学生在学习《管理学》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研读和感悟中华文化经典,从而增强文化自信。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本观、和谐观、毅力观等思政元素构成了东方管理思想的重要基础。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这些思政元素,具有传承与发扬光大的积极意义。在《管理学》课程思政实践中,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挖掘其中蕴含的东方管理思想,理解其丰富内涵,从中汲取养分,并与时俱进,揭示其现代价值,焕发其生命力,将极大地提升管理学课程思政效果。比如,在讲解“计划职能”知识点时,我们讲解了《国语·越语》中的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臣闻之贾人,夏则资裘,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同时也列举了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中讲的至理名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通过举例,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在讲解“领导职能”知识点时,我们讲解了汉·王符《潜夫论·释难》提出的“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提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孟子·离娄下》提出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以这些中华经典阐述领导者的人格特质、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等知识点。总体来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并将其与专业知识点教学进行衔接融合,让学生在感受和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理解管理思想,无疑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以中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与优秀企业家的管理思想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
根据2019 年《财富》杂志最新发布的世界500 强排行榜,中国大公司数量首次与美国并驾齐驱。从数量上看,中国有129 家上榜,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 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在这些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既有传统能源领域的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金融领域的工建农中四大银行,房地产领域的碧桂园、恒大、绿地、万科,也有互联网及相关领域的华为、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小米等。这些来自于不同领域的上榜企业无疑是中国经济快速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企业在经营业绩上不仅有着较为靓丽的表现,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随着更多中国企业走上国际竞争的舞台,中国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的身影逐渐出现在世界各大著名商学院的讲台,传播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实践,并在管理理论创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南开大学商学院公布2019 年最新的数据,入选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的中国大陆企业案例共有 147 个,涉及 110 家企业,分布于 18 个行业。其中归属于综合管理的案例为30 个,占比为20.4%;归属于战略的案例为26 个,占比为17.7%。特别地,在入选次数方面,海尔集团7 次入选,阿里巴巴5 次入选,国美电器4 次入选,联想集团、腾讯、海航集团等 3 次入选[4]。总体来讲,中国企业频频入选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中国企业富有东方特色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已经融入当代的管理学科体系中,并被西方管理学界所关注。因此,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探索与东方特色管理思想作为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一笔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财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弘扬推广。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中国优秀企业家的个人成长故事、企业经营管理故事以及独特的企业管理思想,引导学生去学习和关注中国优秀企业生动的管理实践和优秀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总结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中国管理智慧”。这种课程思政的实践做法一方面使课程的理论教学更接地气,从而促进课程主要知识点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聆听中国企业家的故事和管理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与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思想的理论自信。
3.以党史、新中国史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目标在于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变,即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与素养全面培育转变,实现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助力“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在价值引领方面,就是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2]。具体到《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要对学生实现价值引领,除了向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企业管理实践和优秀企业家管理思想之外,还需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让学生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规律,引导学生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所学的管理学理论知识来客观审视社会热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国梦奋斗终生的信念与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比如,在讲解“管理学的职能及其内在联系”知识点时,我们引导学生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出发理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并要求学生论述中国企业应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讲解“组织职能”理论时,我们以“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发展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三湾改编”等伟大历史实践来阐述组织设计、组织目标管理、组织的使命与愿景、组织变革等重要知识点。在讲解“领导职能”理论时,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重要讲话揭示领导者应该具有的独特领导特质和领导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总体来看,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从党史、新中国史这些思政元素中挖掘管理学理论知识点并将两者有机融合,真正地实现了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综上,在《管理学》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我们立足于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创新教学内容。在讲解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合理有度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企业管理实践和优秀企业家管理思想以及党史、新中国史等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让学生在研读、感悟这些思政元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形成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管理学》课程思政实践几点反思
通过《管理学》课程思政实践,我们认为,课程思政要取得良好的课程育人效果,实践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
(一)遵循课程思政精神与要求,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研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就像“盐”与“汤”的关系。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方面,各专业教师要充分领会课程思政的精神与内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挖掘各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切实推进专业课教学改革,实现“盐”与“汤”的充分交融。具体来讲,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要加强课程建设,为课程思政奠定坚实基础。在课程建设实践中,学校有必要将“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等课程思政评价指标纳入到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评价中,强化专业课程的“育德”功能。为此,教师要从专业课程大纲、课程教案、讲义、教学PPT、课程作业等方面适当加入思政元素,构建充分彰显中国智慧、体现价值引领的“专业课程思政教研体系”,实现专业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二)注重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的适配性
在推进专业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充分把握“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出现思政元素的讲解过于思政化而偏离了最初确定的课程教学目标。特别地,在教学实践中,专业课程思政并不是刻板、僵化地将思政元素强行嵌入于专业知识点教学之中,而应该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理念将思政元素融入于课程教学,最终达到“行云流水,无缝衔接”的思政教学效果。从专业课程教学的角度来看,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的具有时代感的图片、讲述的先进事迹与鲜活故事,乃至教师本人的亲身阅历和所思所想等,这些都是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效的不错载体。这些育人载体功效的发挥除了教师提升平常的教学质量之外,还需要教师注重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挖掘去积累,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只有做到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高度适配性,专业课教学才能达到价值引领的潜移默化与春风化雨效果。
(三)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思政的中心在于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效果如何,最终还是以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标准。为此,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自觉地树立起德育意识,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切实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从“以教为主”“课堂为主”和“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学为主”“课内外结合”“结果与过程评价结合”转变,实现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练,让学生有动力去主动学、认真学、积极学,从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