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肠脑互调学说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的应用

2020-03-03魏海霞刘文超

光明中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脑肠肽中脘羟色胺

李 杰 杜 华 魏海霞 刘文超

失眠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之为“不寐”。临床表现主要为:难以入睡、睡后易醒、多梦、睡眠深度不够,甚至彻夜难眠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压力增大,人们的精神压力逐渐加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使失眠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工作。有文献报道[1]:我国人群中45.4%的人存在睡眠障碍的问题,并且与抑郁或焦虑性心理障碍成正比。失眠及其相关性疾病也在逐年增加。睡眠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边缘学科,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Science》主编预言:睡眠及其基础研究,将成为21世纪神经科学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领域之一[2]。“胃不和则卧不安”,历代医家研究认为胃肠是人的第二大脑。本文基于肠脑互调学说探讨针灸治疗失眠患者的作用。

1 肠脑学说

20世纪,脑肠肽的发现成为医学生物界为之一振的亮点。1931年在脑和肠内同时发现Pomder物质,颠覆了神经肽物质只存在脑中,胃肠道不存在神经肽物质的观念。由于P物质在肠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中的含量很高,因此对胃肠道平滑肌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由此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指的是一些既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于脑组织的活性物质,因为他们的化学结构均属聚的多肽(polypeptide),所以将这些具有双重分布的肽类称为脑肠肽[3]。近些年来国外有些医学家认为肠道的神经元环路就是一个独立的大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解剖和细胞生物学系Dr.Gershon MD提出第二脑学说,人类除大脑外,还有第二大脑,又称肠脑或腹脑,它处理人体的大部分消化功能[4]。特别是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功能研究的不断进展,中枢和外周各级神经元、神经网络、神经递质、受体以及脑-肠肽、肠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析-免疫网络研究的新发现不断提出,使医学界对肠-脑学说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理解。

2 肠脑学说对失眠的影响

失眠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胃、肠器官等消化系统分布有丰富的自主神经纤维,心理应激与生理反应之间通过自主神经、激素、神经递质等中介物质沟通调节胃肠功能[5]。病因较多,生理-心理因素、遗传基因、自身素质、环境条件、社会人际关系、精神刺激、躯体疾患、精神疾病等都可引起,这些均能导致脑内睡眠中枢部位及功能发生异常,或由此导致神经生化改变,促使睡眠结构和进程出现紊乱。胃肠道由中枢神经系统(CNS)、肠神经系统(ENS)和自主神经系统(ANS)共同支配。肠和脑通过AN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来进行双向调节,调节胃肠道功能的重要部位是大脑边缘系统,主要是针对恐怖回避、社交、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调节,在情绪调节方面也有关键作用,情绪及其相连的心理活动均由边缘系统进行调节。另调节人体睡眠-觉醒周期、生物节律的松果体素也在肠脑内双重分布,同时对胃肠道的消化蠕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历代医家开始越来越关注胃肠道疾病与失眠的关联性,之前认为只有在脑内才会存在的肽类物质被发现在胃肠道中呈双重分布,与睡眠密切相关的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等,揭示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机制[5]。

《素问·逆调论》言:“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阳明气逆,胃气不得顺从而下,故不得平卧。 另一种解释是指由于胃肠道功能失常而出现不能熟睡、多梦等病症。胃主通降,“其气亦下行”,其“道”乃通降之道,饮食不节,肠胃受损,宿食停滞,痰火上扰,使胃气不和,不得从其道,而导致“卧不安”。目前,肠脑互调对失眠的研究还较薄弱,系统深入研究其相关性,为临床指导失眠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3 针灸疗法对失眠的作用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其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花费的费用较低。通过中医辨证,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调节身体阴阳及脏腑气血平衡,调畅气机,使体内阴阳气血调和,肝气调达,疏泄协调,气血充盈,使心有所养,神有所安,睡眠自然就得到了改善。在现今社会,在人们越来越注意养生保健的情况下,针灸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现代学者非常重视运用“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来调理脾胃以安神。脾胃为后天之本,津液生化之源,精微物质充足,濡养髓海清窍,神奇充足,机体敏捷,针刺的选穴组主要有天枢、中脘、足三里、神庭、百会等。针刺方法有头针、腹针、脐针等。李黄彤等[6]采用薄氏腹针,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滑肉门、外陵等,治疗失眠患者94例,有效率达到85.48%;叶天申等[7]采用引气归元方法选穴下脘、中脘、关元、气海等,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黄石玺[8]采用“脾胃十针”由金针王乐亭的“老十针”变化而来,选用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中脘,阳明经的合穴足三里,大肠之募穴天枢,起到和胃健脾、通降腑气,升降气机,斡旋上下,每疗程5~10次,失眠诸症皆除,夜夜安眠,效佳。王照浩老中医认为失眠的病机为阴阳失调、阳盛阴衰,五脏功能紊乱,治疗上从整体入手,通调阴阳,采用体针配伍,阴阳经并取,达到调整五脏、宣通气血、宁心安神[9]。

4 从肠脑互调学说探讨针灸治疗失眠

在肠脑内双重分布的神经递质对调节人体睡眠-觉醒周期有着重要在作用,与睡眠密切相关的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等,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增多会增加兴奋性,减少总的睡眠时间。很多细胞因子也都参与了睡眠-觉醒的调节例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3等,也是调节睡眠的重要物质[10]。郑利星[11]常用含有5-羟色胺类药物的镇静催眠药物,可缩短入睡的时间,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觉醒的频率。 尹岭等[12]采用fMRI-BOLD/FDG-PET脑功能成像方法,观察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发现可引起视丘脑下部、同侧室旁核和双侧颞叶以及脑干的葡萄糖代谢及脑血流增加。王嫣等[13]通过用温针灸治疗失眠大鼠的三阴交、百会、神门穴,测定其脑干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盐酸多巴胺的含量,结果表明温针灸可通过提高5-羟色胺的含量、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及盐酸多巴胺的含量从而改善睡眠。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失眠大鼠的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可以使胃电活动增强,同时胃活动的增强与有关的脑肠肽含量增多有同步效应[14]。

5 结语

古人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表明在古代已开始注重从脾胃方面论治失眠。现代的“脑肠肽”“腹脑”学说及相关的实验研究也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肠脑互调学说,在失眠针灸治疗中,辨证选穴,兼顾调和脾胃,气血化生有源,脾胃升降有序,营卫巡行有度,阴平阳秘,则可达到安神静眠。

猜你喜欢

脑肠肽中脘羟色胺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五磨饮对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干预作用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归脾汤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脑肠肽水平的影响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极北鲵肠内5-羟色胺、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内分泌细胞胚后发育
脑肠肽与肥胖的关系及运动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四季在大脑中的物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