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外学术交流看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嬗变
——读《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
2020-03-03张翠婷
张翠婷
(西北大学 历史学院,陕西 西安710069)
中国近现代史学演进与西史东渐的影响密不可分,不少学者对此课题进行过关注与研究,成果颇丰。①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俞旦初的《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鲍绍霖等的《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邹振环的《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 至1900 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张广智的《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李孝迁的《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李孝迁的《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赵少峰所著《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商务印书馆2018 年11 月版,以下简称《西史东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搜集新史料、运用新视角,对新问题重加系统探讨,颇多创新之见。本书由绪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言论述了中国史学演进的主要动力、西史东渐在中国史学演进中的地位、中国史学演进的特点及对20 世纪史学的影响、基本脉络与发展线索以及研究趋向与史料基础;正文六章根据不同时期西史东渐的内容、特点,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语部分从理论的高度对正文进行了总结与升华,指出“近代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尽管中国文化失去了竞争力,但是史学始终因应着社会变迁,发挥着经世致用的传统”②赵少峰:《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287页。。作者注重融通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挖掘新材料的基础上,不仅将目光聚焦于西史输入对中国史学的影响,而且通过对社会变革中史学的功用、士人对于西学态度的转变以及近代史家对于传统史学的反思和变革加以阐释,为我们深入探究近现代中国史学演进的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再现”近代中国西史东渐的历史场景
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西史东渐》在介绍不同时期西学输入的内容和特点时,注重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进行建构,把握其阶段性特征及中西史学的差异,厘清了西史东渐的内在理路。对于西方史学的传播媒介,作者进行了全面分析,尤其侧重对传教士、史学家、出版机构、译介机构、报刊与书籍等作深入研究。同时,考察了西方史著的内容、编纂形式以及蕴含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为我们展现了西史东渐的整体面貌。
首先,厘清了西史东渐的发展脉络。作者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总览西史东渐的历程,认为在1840年以前,西方传教士在南洋等地出版中文期刊,开始登载西方的史地知识。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的文化出版中心迁至中国沿海地区,虽然西学传播的内容仍以对基督教的宣传为重点,但客观上却促进了西方史地知识的传播。直至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对待西学的态度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作为晚清官办翻译机构,出版了《希腊志略》《罗马志略》《欧洲志略》《西学略述》等多种史志类图书。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中国政治界和学术界掀起了以日为师的高潮,留日学生的史学活动,对日本及西方新文化的输入发挥了重要作用。19 世纪末,严复对西方进化论的引进和介绍,改变了国人的历史观念。与此相应,这一时期引译的国外历史教科书,其撰写模式及蕴含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刺激了中国史学的变革。20世纪初,留学欧美的学人将西方的学术思潮引介进来,如实证主义史学、文明史学、兰克史学、鲁滨逊新史学等,虽然这些史学流派对中国史学发展方向产生了影响,但其在中国延续的时间不长,直至五四运动以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才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主流。
其次,对于重要的传教士、出版机构、译介机构、报刊与书籍等作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作者在论述1840—1860 这一阶段西史传播时,将重要的史地著作《外国史略》《亚墨理格合众国志略》《大美联邦志略》《外国地理备考》《万国纲鉴》《地球图说》《地理全志》《大英国志》《地理新志》和主要期刊《遐迩贯珍》《中外新报》《六合丛谈》等,一一进行介绍,冀图呈现这一时期报刊与书籍出版的整体情况,同时作者从逻辑上䌷绎出这些书籍与报刊的总体特点及其表现。①赵少峰:《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第70—73页。在对西方史地论著与期刊进行全面审视的基础上,作者又深挖其中的典型个案,如对英国传教士慕维廉译著的《地理全志》进行剖析即是一例。作者对《地理全志》的著者生平、参考书目、篇目布局、主要内容以及在中国传播所引起的反响等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并结合当时传教士编译外国史地著作的特点给予评价。再者,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办的墨海书馆,是晚清重要的出版机构,书馆创办的中文杂志《六合丛谈》介绍西学内容多于宗教学,开设的《西学说》专栏,在历史记述方面,介绍了西方的文学家、史学家以及古罗马的风俗礼教等内容。作者对这些史事的发掘,为我们“再现”了当时西学传播的盛况。
最后,阐明了西学传播在中国史学演进中的地位及其影响。作者强调西方文化的输入,扩大了国人的眼界,引起了中国人历史观念的转变;西方史学所传递的史学知识、史学理论与方法,是中国史学转型中不可或缺的西学因素。对此,《西史东渐》一书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诠释。其一,外国史地的介绍,改变了当时中国人的历史观念、世界观念和价值观念。19 世纪早期中国人对域外知识的了解仅限于文献和私人著作中的记载,随着西方史地著作的大量涌入,国人对西方地理、政治、制度、科技、教育、社会等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研读西史、世界史,中国学人突破了本国史的局限,开始把中国史纳入世界史范围进行考察,一些学者淡化了“华夷观念”,树立起了“世界观念”。其二,西史输入促进了史书编纂内容、史学研究范围、史家思想观念的变革。作者强调:“近代士人、学者通过了解西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史学进行了反思。历史编纂上的特点表现为:一是笔记体裁国外历史著作增多;二是近代学者研究外国的专门史著作突出,评论和认识更加客观;三是对传教士译介而来的西方历史著作的体裁、体例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反思。”②赵少峰:《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第142页。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输入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颇深,尤其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输入的进化论和唯物史观,引起了史家思想观念的变革,助推了中国史学的转型。
二、观照中国近现代史学在中西间的传承与创新
中西学术交流下中国史学的演变,是《西史东渐》一书论述的另一条重要线索。作者以时间的演变为经线,将中国传统史学置于世界学术演进的背景下来考察,并以此为纬线,经纬交织,既从纵向上阐释了中国传统史学向近现代史学的嬗变,又从横向上说明了近代以来中国史学演进的阶段性特点,给人启发良多。
全书立足于每一阶段的社会现状,阐明了史学演进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清代嘉、道时期,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历史考据学因很少关注现实问题而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士人对“汉学”进行反思,因应着对现实的思考,提出用经世致用的态度改革社会政治、经济,这表现在一些进步史学家通过对西北史地的研究,以期解决边疆问题。这一时期,私人著作和文献中关于域外世界的论著明显增多,其中,《海岛逸志》《海录》《海国纪闻》《吕宋纪略》《英吉利国夷情纪略》《俄罗斯事辑补》等颇具代表性。这些对于海外史地的记载,虽在晚清学者、士人中产生了反响,但是作者清楚地意识到,“士大夫、学者、士子阅读中国历代正史是不可能从‘天朝中心观’上升到‘中国与世界’观念的”①赵少峰:《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第6页。。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统治日趋衰落,士大夫在内忧外患的境遇中,开始了解国际时事,他们通过阅读传教士出版的期刊、书籍,学习西方的史地知识,撰写了关于域外史地的著作。作者认为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姚莹的《康輶纪行》等书目,都是这一时期关于海外史地的记述。这些著作在撰写时特别注重地图的运用,反映了士大夫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西学的态度也随之转变。为减少学习西学的阻力,洋务思想的倡导者先是提出了“西学中源说”,继而又出台了“中体西用观”。作者指出“西学中源说”是向西方学习的理论前提,“中体西用观”则体现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这两种思想皆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融合。这一时期,清政府派遣使臣和留学生学习西方的技艺,他们的游记、日记中对于西方各国的记载,冲击了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作者着重介绍了王韬的《普法战纪》《法国志略》和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通过分析著作的写作背景、内容及影响,总结出这些士人、学者大多有海外经历,对西方各国及邻国日本的了解,不再只囿于传入的西方书籍。他们所撰写的外国史著述,既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反思,也是对传统史书编纂方式进行改革的努力与尝试。
1894 年甲午战争日本大败清政府,一时间,国人纷纷以日为师进行改革,“国人以日为师,当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在国内阅读各种像梁启超等转译介绍过来的文章著述;二是直接到日本去留学”②杨奎松:《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8页。。从日本转译过来的关于世界各国历史的译著,满足了国人对于探求西方思想知识的需要。留学生带回的新思想、新观念,促进了学者史学观念及史学理论的更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文化观念的涤荡下,一些学者开始以西方的史学观念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史学,他们通过批判和反思传统史学,期冀探索中国史学的发展方向,这种批判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的思潮,震动了当时的史学界。通读作者对这一时期史学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新史学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释。1901 年至1902 年,梁启超相继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檄文,标志着新史学思潮的形成。一方面,史学研究的范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史家著史重视进化史观的指导,注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因果关系的探讨。另一方面,在历史编纂上,新史家开始突破传统编年体与纪传体著史的模式,而尝试采用章节体撰写新型中国通史。这一时期,新式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标志着中国史学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初步转型。
伴随着五四时期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留学欧美的学人将西方的学术思潮引介进来,但这些史学流派的产生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无法简单地套用这些理论学说观照中国史学的发展。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输入使中国史学家的研究方向发生了转变,他们汲取了西方的“科学”精神,开始从多维视角对中国历史进行解读和考证。同时,涌现了一批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性质的著作。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史学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征与新面貌。尤其是,一批先进的学者从苏俄输入马克思主义学说,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史研究。从此,“唯物史观的科学价值逐渐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掌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分析中国问题的有力武器”①赵少峰:《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第278页。。
三、撰述特点与研究方法
作者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史学与外国史学、传统史学与近现代史学、史学演进与社会进程、史书编纂方法与史学家、史书体例与史学理论等之间的关系,从多个角度考察了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发展面貌,在撰述方式与研究方法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一,探索史学史与社会史及学术史的联系。作者对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考虑到史学演进与社会进程之间的关系,将中国史学嬗变(1840—1927)详细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发韧期、初兴期、发展期、转折期、勃兴期,并以1840 年、1860 年、1894 年、1911年作为界点,对于西史东渐影响下中国史学嬗变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在述写社会现状时,作者并非只着眼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大事件以及魏源、黄遵宪、严复等重要人物,还关注到了学术风气、时代思潮等因素对于史学的影响,如清末考据学衰落、汉学与宋学会通、春秋公羊学的兴盛等。通过研究史学史与学术史及社会变迁的关系,深入考察了影响史学演进的主要动力。
第二,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证。季羡林说:比较方法“会大大扩大我们的视野,会提供给我们很多灵感,会大大有助于讨论的推进和深入。……中国的社会科学,其中也包括人文科学,想要前进,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除了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外,利用比较的方法是关键之一”②季羡林:《比较文学译文集·序》,载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作者在分析不同史学著作的内容、撰述方式、编纂体例以及中西方史学的差异时,就大量运用了比较的研究方法。其中,有对同一作者的不同著作进行的比较,如对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于1829年和1837 年出版的《东西史记和合》与《史记和合纲要》进行的比较研究,论述了两书的内容与叙述方式,指出这两本书的共同点是“将自创世之始至道光年间的中西史事做了简单的比较,克服了历史撰述中的狭隘见识,将中西历史发展放到更加广阔的背景下来考察,使阅读者能够改变世界观念,产生了解世界的冲动和欲望”③赵少峰:《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第56页。;也有对不同著者的著作进行的比较分析,如裨治文撰写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以及梁廷枏撰写的《海国四说》中的《合省国说》,都是关于美国史的著作,“梁廷枏的史著既有对裨治文美国史传递信息的吸收,又有内容上的增补、存疑和评论”④赵少峰:《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第79页。。作者通过比较二者之间的内容,清楚地认识到梁著在“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对裨著的继承与发展,还特别指出了梁著美国史中蕴含的主体意识。此外,作者还对比了国内外形势、中西方科技发展状况、民众的思想观念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使我们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
第三,对于“西史东渐”中“西史”范围的界定更加完整与全面,除西方国家的史学著作外,还论及日本史学及苏联史学的输入。甲午战争惨败后,大多数关心国事的士人和青年以及出版机构开始学习日本的改革经验,从日本转介书籍,“不过十多年时间,日本译中国书仅16种,其中大多数还是文学书,中国译日本书却达到了958种,内容主要是西方思想及科学知识,涉及哲学、法律、历史、地理、文学、地质、生物、化学、物理等各个方面”①杨奎松:《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第45—46页。。因为日本史学深受西方史学的影响,所以作者将日本史学也纳入“西史”的范围。在第六章中,作者亦提及苏联史学的输入。从苏俄输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中国译介了苏联的史学成果,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作品,如《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价格与利润》《帝国主义浅谈》《社会主义的发展》等,指出“以苏联的革命活动为模板,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这是苏联史学传播带来的结果”②赵少峰:《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第273页。。
第四,辩证地分析了西方史学流派引进后,旧派史学家的学术研究及成果。民国时期新派史学虽然是史学发展的主流,但是旧派史学家依然从事维护旧学的研究。作者对此进行专题性分析,论述了新史学思潮主导下旧派学者的史学主张与实践。这些遗老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编纂清史、编纂地方志、参与国史馆工作、注重文献的考订与整理、出版杂志、成立社团、宣传思想、教书育人、影响后学等方面,他们的史学活动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亦有对新派史学的批评,这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史学的发展。
要而论之,赵少峰所著《西史东渐》涵盖了近百年中国史学的变革途径。在史料运用上,除了史著、报刊、档案、个人传记、笔记、日记之外,还搜集了大量译介、整理的近代中外期刊与书目文献。作者进行具体论述时,注重宏观把握与微观研究、全面与重点的有机结合,辩证地分析了中国史学演变与中外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充分肯定了中国史学发展进程中的西学因素,同时也注意到中国史学家的努力和史学自觉意识,做到中西兼顾,避免陈陈相因。该书研究1840 年以后至1927 年的中国史学,时间跨度较大,涉及内容复杂,因此该书传递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近现代中国史学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