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与美国平民文学
——以马克·吐温的小说为例

2020-03-03

关键词:吐温现实主义马克

窦 晶

(徐州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思潮,主要表现的是作家理想境界与现实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精神,在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起源于欧洲,之后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这与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密不可分①王誉公、程学展:《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山东外语教学》1993年第3期。。19世纪不仅在欧洲涌现出了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等一批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且在美国的资产阶级逐步兴起之后,也出现了马克·吐温、欧·亨利、菲茨杰拉德等一批近现代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大批欧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和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作为一种反映历史和时代背景的文学创作方式,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一大批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为人类社会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文学,其创作的主要思想武器就是人道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期望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道德改良的方式使其变得更加公平和人性化,将“人性”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础就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随着机器工业革命的到来,欧洲迎来了封建君主制到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先进的社会群体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随之而来的是资产阶级所信奉的人道主义逐步盛行,新兴的资产阶级将“自由、民主、博爱”作为口号以彰显其先进性。这时候,原有的封建主义思潮和封建贵族阶级的社会观念与现实制度就成了新兴资产阶级文学所抨击的对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它通过抨击封建制度下的社会道德的沦丧、等级制度的不平等以及人性背后的黑暗来弘扬资产阶级所崇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自由、平等,希望打破传统的等级制度和利益体系。他们和所有普通劳动者一样,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平对待。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光辉开始在文学领域闪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发扬光大。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就是通过对现实黑暗的暴露来反思现实,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正义的文学。最早的一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部分都是启蒙学说的信奉者,他们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中官僚的贪污腐败、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和对物欲金钱的追求都感到深刻的疾愤与痛苦①常荣:《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解读》,《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年第8期。,但是由于自身的阶级地位与社会等级,又没办法改变现实社会的状况,只能通过文学作品来对社会黑暗进行暴露,对现实进行精神抨击。这些早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往往都比较愤世嫉俗、怀才不遇,都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和排挤,现实的困境让他们在悲愤中更多地感受到无奈和痛苦,因此这些作家笔下的人物往往也都带有一种悲剧性。尤其是在他们人生的晚期,这种悲剧色彩更加浓重。

二、批判现实主义思潮在美国的流变

19 世纪中期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传入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加速了美国文学民族性的进程。文学作为反映民族、时代和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势必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发展进程中,尽管流派众多,但基本共性是主张文学创作要反映社会历史的“真人真事真情”,毫不留情地揭开社会生活的面纱,重点展示美式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人性矛盾和现实冲突。②贠翁翁:《马克·吐温小说译本中的幽默语言艺术》,《语文建设》2016年第Z2期。从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创作风格来看,作家普遍重视特殊的时代背景中人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极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由于主要作家马克·吐温、豪威尔斯等均为社会生活中的小资产阶级,他们既有对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势力在现实社会中实施的经济压榨和政治垄断的极度不满,也有对饱受欺压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怜悯和同情,因此,从平民视角理智而戏谑地看待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典型人物,揭露和批判社会制度的不公和失范,就成为了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突出特征。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平民文学。当然,民族文学的形成必然离不开民族的发展,美国平民文学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美国民族的融合和民族意识的形成。而美国的民族意识最集中的表现就是“美国梦”。“美国梦”与美国社会现实的冲突就成为了美国近现代文学中最主要的表现焦点。因此,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导致了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流行和发展,而文化的流行往往是以社会群众为基础,所以批判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就成为了美国平民文学的主要写作方式。

三、美国平民文学中的“美国梦”与现实批判

美国自建国之初,其民众就有对“美国梦”价值理念的膜拜和遵从,美国人普遍认为只要个体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创新精神,凭借个人的智慧和勤奋,在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中,每个公民皆有实现个人梦想与走向成功的现实可能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很长一段时期“美国梦”也成为美国文学的乌托邦,美国文学中无处不在地透露出对“美国梦”的追求和向往,即便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表现的也往往都是现实与“美国梦”之间的冲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决定顶层设计。19 世纪末期,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一战”“二战”的相继爆发①熊秋凤:《马克·吐温笔下美国文化的“文明”与“自由”》,《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美国逐步从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成长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梦”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多次转变,直接影响了美国平民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

(一)“美国梦”中的拓荒精神与现实批判

从17 世纪到美国的独立战争,这一时期是美国的建国时期,此时,“美国梦”刚刚萌芽,其内涵可以用“拓荒梦”来诠释。大量的欧洲移民第一次踏上了美洲大陆,面对荒凉的生态环境和富饶的自然资源,资本主义的贪婪和渴望改变命运的理想让“美国梦”正式萌发。这一时期,移民到美国已经成为欧洲很多没落贵族、囚犯和社会底层人士寻求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因此大量的欧洲移民开始横跨大西洋,来美国淘金。“拓荒梦”下人类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移民们的自我组织管理和基督信仰成为支撑他们在美洲大陆生存繁衍的根基。来到美国的首批移民相信通过自己的勤奋劳动和开拓进取就能够建立新家园。这一时期的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主要是反映现实条件和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改变自然的拼搏与进取精神。

(二)“美国梦”中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批判

从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到1861 年的南北战争结束,美国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让原有的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动摇,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美洲,各种大型工业设备的投入使用让原来由人工从事的农业活动开始被机器代替,也就为美国的解放黑奴运动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美国梦”主要表现的是独立宣言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这种思潮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尤为深远,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美国开始了“西进运动”,即西部大开发运动,这让美国西部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这一时期,美国已经开始渴望寻求更大的世界认同,于是“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国民主思想开始深入人心,而自由、平等的“美国梦”与“蓄奴,劳役黑奴”的美国现实显得格格不入。因此,这一时期的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主要展现的就是对自由、平等思想的追求,《汤姆叔叔的小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其批判的主要对象都是美国的黑奴制度和蓄奴经济。

(三)“美国梦”中的强者精神与现实批判

自19 世纪末以来,“美国梦”的最好诠释就是强者精神。从解放黑奴、战胜法西斯、压垮苏联到经济腾飞,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领域都成为了世界的一极。这时候,美国平民信奉的“美国梦”已经成为了“奋斗梦”和“强者梦”。人们开始追求个人奋斗与积累财富,华尔街的传奇和超级英雄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的最好写照,而与之相伴的则是精神追求的空虚和物欲的无限扩张。这一时期虽然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都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但是“美国梦”的原有内涵却在丧失,人们开始沉沦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美国文学在此时展现出来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就成为了社会的一剂镇定剂,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镀金时代》、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文学作品直指人们的内心深处,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更是让这种批判达到了极点。

四、马克·吐温的平民化创作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析

从美国建国之日起,“美国梦”就成为支撑所有美国人奋斗的精神支柱,一代代的美国人对于“美国梦”深信不疑,并且渴望通过自我奋斗和努力拼搏来实现自我成功。从美国国家的建立到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种“美国梦”不仅成为美国人的精神归宿,而且也成为每一个来美国淘金者的奋斗信仰。马克·吐温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经历了美国的数次巨变,从内战到西部大开发再到黑奴运动,他亲眼目睹了美国的变迁和发展,同时他个人的人生经历也是“美国梦”的最好诠释。这一切都展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

(一)马克·吐温的美式平民化文学创作

马克·吐温原名为萨缪尔·朗赫恩·克里门斯,出生于1835 年,于1910 年去世。马克·吐温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他早年丧父,一直跟随哥哥长大,在辗转生计的过程中,做过印刷厂的工人,当过轮船指引员,开过报社,当过打字员,最后成为一名作家和演说家。他的一生可以说是“美国梦”的真实反映。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量取船吃水深度的单位。马克·吐温一生的写作以幽默著称,其诙谐的文学语言和故事的戏剧性冲突往往能让读者手不释卷。其作品内容也涉及广泛,有表现船员航海生活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和反映市井赌徒的《卡拉弗拉浮现的著名跳蛙》,有讽刺政治黑暗的《竞选州长》,还有表现童年历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等。他的很多中短篇小说都以严肃认真的口吻讲述了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集幽默与反讽为一体,针砭时弊,很好地反映了美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多视角地思考和批判了美国19 世纪末的社会现实,开创了独特的美式平民文学即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形式。

美式平民文学是指以民族语言风格描绘本土人物、反映美国时代特点和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马克·吐温作为美式平民文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对美国本土化文学的发展功不可没。他通过大量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作品将美国平民文学创作推向高潮,其作品之所以烙上了民族、时代的标签,所依靠的正是作家以方言俗语讲述的一段段亲身经历的或生活化的美国故事。

1.写实的故事背景

首先,马克·吐温的文学创作并非虚构人物、架空历史,而是更多地追求一种还原、贴近美国现实生活的创作风格。突出表现是,其小说基本都有真实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烙印。他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创作背景均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①冯海颖、黄大网:《跨文化交际研究:从本质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外语界》2016年第1期。,这个时段承载了马克·吐温的整个童年生活。他的以黑人生活遭遇和血性斗争为故事题材的文学创作,很好地体现了美国平民文学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性。其次,马克·吐温的文学创作具有生活化的故事内容。本土色彩浓郁的文学作品除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故事背景外,还有大量接地气的故事内容,大胆叙述民族独立后的美国故事,或为淳朴的美式乡村生活,或为城市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无论是反映密西西比河上村庄故事的小说三部曲,还是反映狂热拜金时代迷失于钱财诱惑的《百万英镑》,都无不让众多美国平民在熟悉的生活故事中窥见了自身社会生存的影子。

2.本土化的语言风格

本土化语言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地域文化的呈现方式。马克·吐温平民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含有大量轻松幽默的方言俚语,这是美式语言文化多元融合、自由发展、探寻生活化的集中表现。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口语方言无论叙事旁白,亦或人物对白都具有简洁活泼、诙谐幽默的美国风情。而马克·吐温文学创作中独有的辛辣讽刺也较好地融入方言俚语之中,作家有时夸张到近似荒诞的语言描绘,总是让人感受到作家对社会荒诞现实的影射和批判,体味到时代背景中美国普通民众悲欢离合的无奈与艰辛。

3.社会批判意义

作为一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创作大师,马克·吐温的创作思想也是随着美国的社会变迁逐步变化的,此种变化在小说的故事背景及内容中均有所呈现,对种族歧视、拜金狂潮和虚伪的宗教行径的讽刺与批判一同成为其小说作品社会批判所指的主体内容。总之,对于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说,其文学创作史也是一部美国现实社会的批判史。善于利用美式语言叙述平民故事,揭露和批判美国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荒诞,集中反映出作家美式平民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这对美国文学和现实社会无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马克·吐温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美国梦”

马克·吐温内心的“美国梦”与美国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表现在作品中,就形成了马克·吐温式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而这种文学形式的形成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在最初欧洲移民来到美国时,“美国梦”代表的是清教徒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之后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时期的“美国梦”代表的是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理想,而内战之后的“美国梦”则变成了追求享受财富、金钱的物欲梦。这些都让马克·吐温感受到了对社会和人性的失望。

1.通过幻想梦批判拜金空想主义

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国家统一,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让无数美国人前往西部淘金。这一时期,在美国人眼中仿佛西部就是财富的象征,到处都是金矿,人们一想到西部就仿佛看到了那一望无际的戈壁荒野满地黄金。然而,大量的美国人抱着淘金的幻想来到西部,却被眼前的荒凉所震撼。马克·吐温同样深刻地感受到了美国民众对金钱的渴望心理,洞悉了在巨大的财富利益面前人性的各种贪婪丑态和道德沦丧。他自己也曾表示:“巨大的财富犹如一种能够入侵个体血肉骨髓的毒品,对品德具有巨大的腐蚀效应。”①袁琦:《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长江丛刊》2016年第15期。于是,马克·吐温这一时期的平民文学对拜金主义和空想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三万元遗产》《镀金时代》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些小说通过主人公幻想成功和幻想破灭的现实对照,来警醒人们要想获得财富就必须依靠勤奋的劳动和拼搏的精神。这种文学创作其实也是马克·吐温自己生活的写照。马克·吐温的家族就有一块七万多亩的土地,他的父亲就一度幻想着将土地卖出去实现一夜暴富,这种思想阻碍了“美国梦”的实现,让美国人民失去了建国时期的拓荒精神。马克·吐温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想要致富就要靠勤劳的双手,建立在幻想之上的财富最终都将是一场空。

2.通过投机梦批判盲目跟风主义

西部大开发,使得大量的美国东部居民开始向西迁徙,对于财富的渴望让这些开发者中充溢着大量的投机者,他们渴望在西部大开发中投机倒把、不劳而获,通过投机来赚取财富。在这些投机者中也不乏赌徒,美国人对于赌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他们对于劳动的兴趣。马克·吐温对这种赌徒心态的抨击,完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卡拉弗拉浮现的著名跳蛙》中。这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赌徒心态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投机者的讽刺和厌恶。其实,马克·吐温自己也是一个投机者,他一生曾经参与了许多投资活动,其中有不少就是投机行为,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导致他债台高筑,直到晚年还在四处讲演赚钱,也导致他在游离讲演过程中女儿去世、妻子患病。这些人生经历都深刻地反映在他的作品当中,让他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3.通过奋进梦呼吁清教精神回归

马克·吐温生活的年代,正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资本快速累积的时代,普通美国人对财富的渴望和对投机行为的热衷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时间社会关注的全部热点都是财富和金钱,人们都在讨论淘金和投机。这种思想的蔓延给美国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使美国从发展中的“黄金时代”开始进入了“镀金时代”。在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中,就塑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人物形象——菲利普斯特林。这个年轻人对奋斗和信念的坚持让他和无数投机者产生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作品中投机者悲剧命运的描写和对主人公通过奋斗获得财富的渲染,马克·吐温从正面阐述了自己对于“美国梦”的理解,也为美国浮躁的社会降了温,让人们重新审视财富,让普通民众重新思考“美国梦”。

结 语

19 世纪末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西方基督清教徒思想也开始受到侵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欲主义开始流行,整个美国社会平民阶层对于文化的追求也开始堕落和迷失。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吐温通过文学作品对当时的社会意识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他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国梦”和美国精神的重塑,也正因如此,马克·吐温成了一名超越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在百年之后仍广为流传,对当今的中国社会也具有相当的警示意义。

猜你喜欢

吐温现实主义马克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连通器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马克·吐温借割草机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马克明篆刻
王子与贫儿(上)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看画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