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地民族高校ESP教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

2020-03-03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训区域经济

蒋 文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院校的发展方针由“做大规模”逐渐转为“夯实内涵”,进入了“全面提升质量与加强内涵建设”的改革发展深水区。内地民族高校肩负着为内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任务,其“内涵式”发展进程更是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首要任务。但是,目前内地民族高校由于受到专业建设体系的制约,与地方经济联系还不够紧密,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还不够密切,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短板大大降低了内地民族高校的“内生式”发展能力。从英语教学的层面来看,学生的专业实际运用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匹配性日益明显。因此,在需求分析视角下,内地民族高校如何优化ESP教学,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成为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概念界定

(一)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依照地理区域对产业经济的归类,它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套涉及地理概念的整体性经济系统。经济指标是判断区域经济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评判标准,还要综合考虑地区生态效益的科学性以及经济效益的全面性。[1]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具有综合性、差异性及特殊性等特征。

(二)ESP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首字母的缩写。即“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汽车英语等均属于典型的ESP 英语。Mackay 认为“It(here ESP)is generally used to refer to the teaching/learning of a foreign language for a clearly utilitarian purpose of which there is no doubt”[2]。(Mackay,1978:2)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Mackay 认为ESP 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其“utilitarian purpose(功利性)”。ESP不以语言学习为最终目的,而是将语言作为手段,达到某个清楚明确的目标。相对于Mackay的观点,Strevens(1988)认为所有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两大广义的教学目的:职业和教育,并将ESP定义为:“ESP is a division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the only other member of which is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3]。(Strevens,1988:42)专门用途英语可以理解为以英语为圆点,以专业课程为半径形成的教学体系,是专业课程的有效补充,也是专门课程的学习手段。ESP 学习者脱离了单纯进行语言学习的目的,将语言视为载体,去学习某个特定的专业课程,充分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工具目的。

由于ESP 课程辐射半径大、目标性强、实用价值高,因此具有两大特点。其一,特定的职业性。ESP 以学习者为中心,尽管ESP 也承担着教授一些语言系统基本知识的责任,适合初学者,但ESP 学习者大多为从事某种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如导游、报关员、外贸业务员等。学习者由于特定行业、岗位的需要,有明确的语言使用领域。其二,学习需求的专一性。专门用途英语是与某种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具有学科的关联性。ESP 学习者通过专门化的语言内容学习,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ESP 的精髓是从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开始,用来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二、ESP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就业的内部需求

随着临港新区的打造,在岳阳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发展新兴产业,增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ESP人才。根据近几年采集到的毕业生就业数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以及通过校招、专场招聘了解到的信息,市场用人的需求越来越具体、多元,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受到热捧。内地民族高校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极大地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近年来由于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开始选择“两条腿走路”。通过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敦煌网做起了跨境贸易,对于最典型且最热门的ESP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现有的教学内容远不能满足其将来工作的需要,他们不仅要有语言的积累,也要进行跨境实务理论的学习,更要进行大量的跨境电商平台软件的模拟操作;对于汽车工程、艺术设计、财会等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学英语类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满足不了社会对行业应用英语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他们急需掌握的是与专业相关的ESP英语。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

岳阳作为“湘北门户”,是湖南省排名第二的经济强市,根据2018 年岳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开放十条”,提出要形成“双港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其中三荷机场的投入运营、城陵矶临港外贸新区的建设,使得岳阳市的港口经济规模越来越大。[4]随着城陵矶新港二期和综合保税区二期建设的进行,岳阳市的企业不断拓展对外联系,拓宽合作领域,但是大多数企业内贸转外贸时间不长,经验不足,企业里面缺乏会英语、懂外贸、知电商、晓国贸法律与法规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人才短板制约了企业的上升空间。因此,在制订外语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第一要务。

三、现存问题

(一)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

经济发展决定语言需求。随着岳阳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内地民族高校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第一要务,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专业特性和企业对人才的英语需求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内地民族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据调查,现在岳阳市的高校英语公共课程主要开在第一、二、三学期,注重听、说、读的语言基础学习,强调的仍然是学科知识的延续性,很少考虑到就业面向,地域特色、专业特性、课程设置比较传统、刻板,鲜有涉及行业英语,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与区域经济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企业尤其是涉外企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较高的需求,但当前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的灌输,忽略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适应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不匹配

内地民族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仍主要参照内地高校的专业设置,由于内地民族高校定位的特殊性,缺少精准的指导性教学大纲,其人才培养更多地侧重于学科性,没能完全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的用人需求敏感度不够。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专业英语课堂的风向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ESP特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调整,补充教学资源。比如,汽车维修专业的英语课堂上,就可以增加关于汽车某个零部件维修的对话,并且进行相应的仿真实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当出现相应情景时,有相应的业务能力和素养来面对来宾的询问。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设置尽管有实操环节,但是比例都不大,且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脱节,培养的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提出的经验丰富、快速上手要求。

(三)产教融合缺乏深度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在强调打破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放在主体位置,鼓励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践、实训、实操的重要性。企业需求是一线需求,且拥有业务经验丰富的员工、大量的项目、真实的操作平台,学校乐意与企业合作,实现专业共办。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而且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大,培养周期长,学生毕业后的稳定性差,企业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很多高校英语课程的开发与专业建设中缺乏企业的有效参与,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应用脱节,企业对学生的实际上手能力不满意。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产业对接

内地民族高校的英语教学应该利用区域优势与专业紧密对接,体现ESP英语的行业特性与岗位针对性。岳阳是一座具有历史内涵的城市,有闻名天下的岳阳楼、君山岛、红色文化的平江革命老区,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不论是在景区还是在酒店、宾馆,只要涉及国外游客咨询、接待、风土人情推荐、相关资料翻译、本地特色介绍等,ESP人才都可以利用其语言和专业优势,为国际友人答疑解惑,从而让区域文化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促进当地的国际化进程。

进一步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对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找到与专业对接的企业平台,找准切入点,充分利用适合人才培养的设施、资源;第二,利用本地企业的外部环境支撑,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举办互动交流活动,请企业专家来校讲课,师生下企业锻炼,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ESP教学实效;第三,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实训,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对口专业可以是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学生资源,开展活动,进一步打开市场,实现校企双赢。

(二)改进教学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与ESP教学要同步,必须落实“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基于行业岗位要求设立相关课程标准,以岗位能力促学习能力,在仿真工作情景中将ESP 课堂英语变成应用职场英语,利用分段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突出ESP 课程的专业性和多样性。现在,岳阳市各高等职业院校都成立了学术指导委员会,负责教学及科研的指导,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邀请企业参与专业共建,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5]

校企专业共建的实质在于产学融合,理实契合。企业有实战经验,也有用工的瓶颈,学校有培养人才的优势,也有实训条件不足的弊端,两者的切入点就是利用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缓解企业的用工荒,利用企业实战的优势助力学校实训条件的不足,着眼于校企对接,基于学生实训,培养学生能力。企业可以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针对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改革、教学设计、实训室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可以邀请或者聘请行业专家指导或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并且在制定实训标准的过程中,借鉴相关行业标准,将行业用人要求切入教学要求中,通过学生的跟岗实训、教师的跟岗研修,甚至与企业进行实习基地共建、共享,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路。

(三)完善师资队伍

培养可持续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可以定期聘请企业资深行家对ESP 教师进行专业指导,ESP教师也可以听专业课,了解专业知识,甚至到相关企业学习。院系要出台政策,支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要出台文件、措施调动教师“双师型”的积极性,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要多鼓励教师带学生参加各类英语技能竞赛,了解行业所注重的技能点,以赛促教。

为了让学生在就业时所学的知识能更顺利地应用,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完整、高效的ESP教学体系。英语作为沟通工具,本身不具备职业性,而ESP是专业用途英语,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凸显,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立足当地,贴合学生的实际岗位需求,能力培养要务实、落地,重心要放在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ESP英语的专业特性,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

猜你喜欢

实训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区域发展篇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