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的漫画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2020-03-03段皓烜韦修平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漫画马克思主义

段皓烜,韦修平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新华日报》曾被《中国通史》称为“一份有重大影响的报纸”,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的一份重要史料”[1]。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内公开发行的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国统区群众的实际情况刊载了大量的漫画,对革命先驱的英勇无畏、中华儿女的奋勇抗战和侵略者丑恶的嘴脸与行径进行刻画,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产生了独特且深远的影响。漫画宣传相较于文字报道,最鲜明的特色便是讽刺与幽默,通常运用艺术来传达态度,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批评讽刺或者歌颂赞美,褒善贬恶,也是一种艺术语言。所以漫画不仅可以带来直接且生动形象的阅览效果,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这是文章所做不到的地方。《新华日报》通过漫画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这种新方式,因其夸张的手法、形象的表述和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得文化程度不高的读者也能较轻松地理解和接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不但从内容上丰富了抗日战争的相关研究,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漫画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的创新

《新华日报》一直以来都重视联系群众。向群众普及先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积极加强与最广大人民的联系,就要以群众所能接受的、乐于见到的方式进行宣传,才能激发群众兴趣。正如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所言,“文义有深浅,而图画则尽人可阅;纪事有真伪,而图画则赤裸裸表出......虽村夫稚子,亦能引其兴趣而加以粗浅之品评。”[2]漫画对于读者没有硬性的知识水平要求。抗日战争时期,受科学文化素质和相关专业的限制以及广大群众文化程度的限制,大家对于马克思主义还很陌生。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深藏在书柜里的高深学问,也不是象牙塔里束之高阁的思想理论,而是属于人民群众自己的理论,通过漫画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努力与尝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

从主体条件来说,党十分重视发挥漫画作品的作用,不仅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更是在《新华日报》创办之初就在版面醒目之处,几乎每日都发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漫画,还根据内容、形势的需要通过连载的方式宣传更多内容;还培养联系了大批具有革命思想的进步漫画家,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不仅思想内容贴合党和人民,而且艺术性也很强。为《新华日报》进行漫画创作的进步艺术家如张谔、张望、黄铸夫、林玖、陈烟桥、陆志痒、魏磊等,都十分受周恩来同志的重视和关怀。值得一提的是,仅张谔先生一人,在三年内就为《新华日报》创作了近三百幅漫画,可谓劳苦功高。

从中国的实际国情来说,抗战时期的人民群众受教育较少、不识字之人众多,加上马克思主义是舶来品,和国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所以用简单、直观、形象、生动的漫画进行宣传可谓是对症下药。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共刊载了千余幅漫画,用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国际形势、党的方针政策及其他内容,漫画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程中添加了亮眼的一笔。

二、漫画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的创新

(一)宣传马克思主义先驱和著作,提高群众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是切实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头兵与先锋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则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最为直接的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本源,对二者进行宣传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新华日报》刊登马克思主义先驱的画像和著作,可以潜移默化地加深群众印象,使群众不知不觉熟悉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对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在社会产生广泛久远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刊载了多位中外人物的画像,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展现马克思主义先驱的形象,也有助于拉近马克思主义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新华日报》在抗战时期共刊登了七十余幅人物形象漫画,其中包括斯大林、列宁、莫洛托夫、加里宁、伏罗希洛夫等,但也不乏负面形象,如希特勒等纳粹分子、汪精卫等民族败类等。1930年1月20 日的第四版刊载了罗莎·卢森堡这一有着“革命之鹰”之称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先驱者的画像,在对待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帝国主义的问题上,罗莎·卢森堡坚持与其顽强斗争,不畏艰难和牺牲,并永远坚守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至死不渝。就像她说的:“要具有耐性与勇敢,我们还要生存下来,我们还要经历震天动地的大事呢……”与此同时,一些报眼中的广告也印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图画及作者画像,用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宣传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48年,统一战线思想在《共产党宣言》里提出并进行阐释,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表示:“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专制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3]。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也通过漫画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宣传。

《新华日报》中的漫画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积极的作用。1939年7月7日的《新华日报》为纪念七七事变后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刊载了这样一幅漫画:狼狈的日军侵略者被狠狠地压在由亿万中华儿女同心协力筑成的坚实城墙下,并附文字“为巩固团结而努力”,报纸另一处文字写道:“我们共产党人,是一定要战下去,团结下去的。”[4]党通过《新华日报》的漫画宣传,使自身坚持抗战的主张和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得到进一步传播,也让党在国统区群众中的影响大大增加。

此外,还宣传与外国联合共同抗战。在1939年8 月24 日的报纸中,为欢迎尼赫鲁访华,还刊载中印两国人民合作的漫画:漫画中一方标明中国、一方标明印度的两只巨手有力地握在一起,下面是由众多人民举起的写着“中印两大民族联合起来”的横幅,并标注“35276万+47478万”,象征两国近十亿人民齐心协力携手抗敌。时任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尼赫鲁多次发表演讲支持和声援中国抗日,并在战火和硝烟中访问中国。

(三)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促进妇女解放

《新华日报》通过漫画宣传倡导妇女解放,维护妇女的尊严,保障妇女的权利,并引导妇女直接或间接参加革命,刊载了多幅鼓励女性参与斗争、女性政治家以及列宁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等大量以妇女为主体的漫画,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

1939 年3 月11 日刊载的《活跃的女游击员》漫画中,刻画了一个英姿飒爽的女游击队员侧影,手持一柄长矛,深情地望向远方的山川和天空;还有白波同志创作的《妇女参战》漫画,妇女同志们高举旗帜、前仆后继地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等等。通过这样的漫画,不仅赞颂了活跃在前线的英雄儿女,也赞扬了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宣传战斗女英雄,使人们了解到妇女不仅能够在后方努力生产、为抗日战争提供物质资料,也能够在前方英勇杀敌,为抗日战争提供更多的群众基础和人员保障。1940年的一期《新华日报》中,一则漫画绘出了晋冀察区的民主普选中妇女投票的情形:边区妇女三两结队来到投票箱前投票,甚至还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反映了女性对民主权利的追求,也鼓励广大妇女同胞去追求自己的权利。《新华日报》还刊登了画像和事迹以悼念蒋鉴女士,蒋鉴女士是抗战时期杰出的女性英雄,她为战地伤员和病难儿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操劳过度患绝症英年早逝,被誉为“伤兵之母”“难童之母”,邓颖超称其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冯玉祥将军称其为“中国的南丁格尔”。这些优秀的女性模范形象不仅对抗战的动员工作起到了积极影响,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明确支持女性追求自身权益、提升自身修养,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

(四)宣传新民主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刊载了大量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主题的漫画,这些漫画简单易懂、意义深刻,极大地推进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团结了一大批农民群众。《新华日报》作为党在国统区唯一的机关报,是普及党的各项主张和政策的主要载体,不仅用多幅漫画纪念和宣传五四运动精神,还在1930 年2 月7 日第一版的报眼中刊载了纪念二七大罢工的漫画,二七大罢工是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重要节点。图中迈着坚定步伐的工人们反抗军阀镇压,给军阀带上沉重的手铐。罢工虽然没有成功,但却更加激发了中华民族为彻底自由解放必须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战斗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除此之外,《新华日报》还用大量篇幅刊载介绍国际形势的漫画,如《欧洲的新玩意》《欧洲运动大会》等等;向群众普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如张伯伦、墨索里尼等,揭露轴心国的阴谋,让民众了解国际时事,对战争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进行民主革命是基于我国的实际形势所选择的。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发挥其军事才能指挥军队开展斗争,其军事思想也日趋成熟,并指导斗争一步步走向胜利。《新华日报》刊载了多幅宣传毛泽东军事思想内容的漫画,代表性的如持久战和游击战等战略战术思想,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陆志痒同志创作的《游击战士》等,不仅赞颂游击战士的英勇矫健,也从侧面宣传了游击战战术思想,由敌后小股游击队员不断对敌部队进行袭扰,从而影响敌部队行动,并使其战术实施受到阻碍。此外,也通过广告中的漫画《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用以宣传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三、《新华日报》漫画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抗战时期党通过《新华日报》刊载的漫画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和中国革命舆论宣传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里积累的经验也给我们当代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启示。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工作者的重要性毋庸多言,他们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载体,还像一座桥联通了马克思主义和普通大众。所以重视和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以最广大人民乐于接受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将传播内容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

《新华日报》漫画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挥重要作用,“接地气”、多元化是成功的要诀。群众路线从始至终都是党的工作核心,宣传工作也不例外。如果只是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而忽略其他力量,必然会出现独木难支的境遇。面对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纷至沓来、泥沙俱下的复杂情况,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重中之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今,有些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存在一定的偏见,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从人民的现实生活出发,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以提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同。

文字可以传播马克思主义,漫画也可以传播马克思主义,诗歌、电影等其他载体同样可以传播马克思主义,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取决于国情、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应适应中国国情。《新华日报》结合中国时代背景,把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发挥最大化,采用普通百姓能快速了解、乐于接受的形式,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受众文化程度不高的特点,用大量漫画来进行宣传工作,这个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应该和时代背景、社会实际相适应,并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新时代宣传工作要运用好新媒体等其他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坚守舆论阵地,保障意识形态安全。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漫画马克思主义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