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地方戏民营剧团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沁阳市王桃老怀梆艺术团为例

2020-03-03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艺术团剧团戏曲

张 笑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戏曲的繁荣与戏曲演出团体的兴盛程度和良好运作息息相关。怀梆作为产生于怀庆府地区深受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与当地演出团体的蓬勃发展和有效运作是分不开的。“从早期祭祀的‘海神班’到后来专业化的‘行戏班’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遍布各地的业余剧团,怀梆在各个时期的良好发展无不是以戏班的大量出现和良好运作为基础的。”[1]尤其是1949 年10 月以后,原本流亡各地的怀梆艺人重新回到家园,怀梆复苏,业余剧团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怀梆表演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到1992 年,全国仅存一个怀梆专业表演团体——沁阳市怀梆剧团。但是,在素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美誉的沁阳,作为一个拥有四百余年历史的地方剧种,仅仅依靠一个当地公办表演团体的力量远远不够,民营剧团成为传承经典的中坚力量。沁阳市王桃老怀梆艺术团就是众多民营剧团中很有特色的一支力量。本文将以这个剧团为例,综合分析目前地方戏民营剧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试给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沁阳市王桃老怀梆艺术团运营现状

沁阳市王桃老怀梆艺术团成立于2012 年。建团以来,在焦作市周围几个县级市进行会演,受到附近居民的广泛好评。团长王桃的父亲王廷顺是知名怀梆演员,对于怀梆充满热情。王桃自幼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耳濡目染,也对怀梆充满了热爱,退休以后,这位年近花甲、大字不识几个的老人,硬是凭借骨子里对怀梆的热情,成立了沁阳市王桃老怀梆艺术团。

目前,沁阳市王桃老怀梆艺术团包括团长王桃在内共有成员28人。这些成员分工不同、扮演的角色千差万别,但对于怀梆的热爱程度不相上下。这些成员均居住在团长王桃家所在地沁阳市韩村附近,除了在剧团中担任的职务,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工作,或是务农,或是在沁阳市附近打工、开店,有时候他们白天照常工作,晚上聚集到一起进行排练。可以说演出是他们出于对怀梆的热爱而从事的第二职业。自该艺术团组建以来,剧团从未中断演出活动。王桃本人既是团队的领导者,又是团里的老师,指导成员的动作与唱腔。如今大部分地方戏民营剧团规模在10~30 人,团长是整个剧团的核心与灵魂,团长通过自己的人脉招揽演出场次吸引社会关注,虽然很多地方戏民营剧团的领导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剧团缺少合理的运作机制,但是都能够自负盈亏,实现团内的良性运转。王桃老怀梆艺术团的团长王桃现已年近八旬,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依旧能够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名声拉来演出场次,目前团里年收入可以达到5 万元左右。

“对于小型民营剧团,政府的支持包括演艺节目的招标采购、直接补贴、车辆等资产的赠送,最常见的是政府采购的下乡演出,但是压价现象严重,最终中标价格只够养活团队,至于直接的文化产业基金补贴和资产支持,属于极少数团队能享受的支持,基本被国有剧团垄断了。”[2]从沁阳市政府目前对这些民营剧团的支持力度方面来分析,沁阳作为河南省一个县级市,目前拥有民营剧团二十余个,当地政府尚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去支持每一个民营剧团,王桃老怀梆艺术团作为众多怀梆艺术团中的一个,并不能得到政府的足够经济支持,因此该剧团的发展还是以自力更生为主。

二、存在的问题

自“文化大革命”以来,怀梆发展遭受严重破坏,所有的怀梆剧团基本都停止了演出,艺人们沦为“思想落后分子”受到批判,在禁止演出的同时,剧团的道具、服装等也都遭到破坏,这对于怀梆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曾经红透怀庆府、人人都会哼的怀梆在社会巨变中走向沉默,此后,越来越多的怀梆剧团也陷入了沉默,这种沉默甚至持续到今日。如今,为数不多的怀梆剧团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两难境地。从剧团内部看,硬件设施、人才培养、资金来源等问题有待解决。从外部观察,政府支持力度、观众数量、市场条件堪忧。同时,怀梆自身的发展困境也是影响剧团发展的重要原因。“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有四五个台口的演出邀请了,今年还一个邀请都没有收到。”在2018年12月29日的电话采访中,王桃老人的语气里充满了失落和无奈。

(一)内部问题

1.硬件设备不过关

硬件设备是否先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演出的质量。对于地方戏的表演,音响扩音设备、演奏乐器、舞台设施都会对审美活动产生不同影响。地方戏乐队的每件乐器在表演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有些乐器是不可缺少也无法替代的,它们的默契配合对演员的演唱起着重要的“托腔保调”作用。目前,王桃所在剧团里的乐器有大弦、板胡、二胡、笙、笛子、唢呐、边鼓、大堂鼓、梆子等,这些都是怀梆中传统且必不可少的演奏乐器,但是这些乐器在时光的打磨下伤痕累累,而且该剧团不具备专业的表演舞台和音响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出水平的最佳发挥。乐器的老旧和舞台设施的不完善是很多地方戏民营剧团的通病,这些因素会导致舞台演出不能达到最理想效果。

2.演员老龄化趋势加重,且多是半工半演,人才匮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戏的演员出现老龄化趋势,熟练掌握经典剧目的艺人所剩无几,地方戏发展后继无人。即使是有兴趣想要学戏的“年轻人”,其年龄基本也在60岁以上,让这个年纪的人仅凭对戏曲的一腔热爱也是很难学好的,地方戏表演舞台不能总让老艺人挑大梁。剩下的一部分比较年轻的演员平均年龄也在55岁左右,他们需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所以这部分演员只能半工半演,这就导致这部分演员缺少排戏的时间,可能影响到节目质量。

3.创新创作能力欠缺

由于很多地方戏剧团中演员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多人甚至由于历史原因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在汉字都不认识的情况下进行新剧目的创作显然是痴人说梦。地方戏民营剧团只能不断搬演经典剧目,而老剧目跟不上时代步伐,对年轻一代就失去了吸引力,演职人员更缺乏创作新剧的热情,继而陷入恶性循环。王桃老怀梆艺术团的演员年龄大多都在55岁以上,学历大部分在初中及以下,要让这些演职人员创作新剧目显然不现实,所以他们只能不断演出老剧目。求新、求变是所有受众不变的审美需要,虽然流传至今的老剧目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与淘洗,但是如果一直循环重复上演这些剧目,观众就会出现审美疲劳。

(二)外部问题

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的文化职能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民营演艺机构由于其民营和市场属性,政府不可能直接投入,甚至少量补助都需要采取项目包装的方式,否则资金给不到民营企业。国家有限的文化扶持基金,基本都会被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分配给国有平台。甚至在很多地区,文化下乡的车辆都做不到被合理分配。”[3]尽管有时部分地方政府在文化下乡采购服务方面,会对当地演艺机构做出适当倾斜,算是一种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并不是所有的民营演艺机构都可以机会均等地享受到,绝大部分地方戏民营剧团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找出路谋发展。王桃老怀梆艺术团也是如此。由于目前其仅在沁阳及周边地区演出,知名度在沁阳这个拥有二十多个民营剧团的地区尚不算高,尽管沁阳市政府比较重视怀梆文化传承,但是依然不能为每个剧团提供足够的支持。

2.观众老龄化趋势严重且面临断层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地方戏的全面衰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仅剧团中的成员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观众也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和断层趋势,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主动学戏、看戏,地方戏的传承面临极大困难。尽管焦作是一座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中原历史名城,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遗产,但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所有人都要受到文化形态多元化、传播媒介多样化、流行文化泛滥化的冲击。比起演出节奏缓慢的传统戏曲,年轻人更乐意在网络的短视频中获得短暂的愉悦。只有一部分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新型娱乐设备、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坚守在地方戏的阵地,怀梆成了少数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文化没有任何情感,甚至有人把喜爱戏曲文化的人看作是时代的落伍者。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剧团发展举步维艰。

三、思考与建议

总体来看,民营剧团要获得切实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剧团双方多层次、全方位的努力。一方面,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和支持这个在民间影响力甚是广泛深远的群体获得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剧团自身也应当根据现代观众的偏好与特点,主动贴合当代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时代潮流。

(一)剧团层面

地方戏民营剧团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兴事物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力量,应该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地方戏民营剧团必须从自身找缺陷、补短板、找到突破口,树立市场意识,不能仅仅依靠政策的帮扶,而应该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熟悉的社会生活创作新剧目,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同时要做到兼容并蓄,与专家和其他专业演出团体多多交流,做到共同进步,推动怀梆在焦作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1.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用人、运作、激励制度

剧团若想在市场立足,仅仅依靠政府有限的扶持绝对不够,最根本的就是要从自身建设抓起,学习其他优秀地方戏剧团的先进经验,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在众多的民营剧团中一枝独秀。具体来说,剧团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用人制度。人才是剧团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既要建立灵活的人员进出制度,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如根据演出质量制定相应的工资标准,对于积极建言献策的演职人员给予相应的现金奖励,对于演出质量进行严格考核,连续达不到考核标准的演职人员需要重新学习等。其次,剧团的领导人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走市场化道路,要求剧团的领导者意识到以市场领导作品的重要性。目前,一些民营剧团的领导者已经树立了这种意识,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如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崛起的山西省嫦娥艺术团一直秉持着“源自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演出理念,扎根群众现实生活,走出了一条广阔的市场之路。

2.植根民间生活,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剧目

从总体来看,怀梆表演的主要剧目一般是历史剧,其中表现忠君爱国、沙场征战等具有宏大情怀的历史题材剧目占据了大部分,表现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的小戏不在多数。小戏的特点是贴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大家经常可以在这些戏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在看戏时会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参与感,这些小戏活泼生动又风趣幽默,因此这类戏其实非常受当地百姓喜爱。如今和平年代的人很难体会到战乱时期的国仇家恨,疆场杀敌的故事离人们的生活还有一定距离。这就需要这些民营剧团的领导者在剧目创作上制定正确的方向,植根民间现实生活,从当代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以生活中的小事作为切入点,反映新时代的沧桑巨变,这既是对怀梆艺术的全新演绎,又是每个艺术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当肩负起的责任。全球化步履不停,文化产品“同质化”现象在所难免,地方戏作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难免也要被“同质化”。若要使充满地域色彩的地方戏在时代潮流中依然色彩斑斓一枝独秀,其作品就要立足于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就要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剧目。

3.多方聘请专家,指导提高剧团业务水平

一个剧团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高瞻远瞩的专家理论方面的指引,另一方面离不开具有丰富舞台经验的演员的指导。剧团通过邀请戏曲专家、戏曲研究学者根据自己剧团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通过邀请舞台表演经验丰富的戏曲演员对自己剧团演员的表演提出专业的改进建议,尤其是对于唱腔和身段方面给出建设性意见,地方戏演员年龄普遍偏大,加上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在唱词音韵上难免出现错误,影响表演水平的发挥,这就需要这些专业演员帮助纠正和指导。通过这些专家的建议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改正,剧团吸收各方意见锐意进取,使剧团发展更上一层楼,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地方戏演出市场中胜出。

4.以“送温暖”形式,到敬老院、社区进行义务演出

敬老院中有大量的老人,这些老人本身就是地方戏的资深戏迷,他们长期在敬老院居住,生活比较孤独,由于不会使用先进的娱乐设备,娱乐方式极为单一。如果剧团能够坚持深入敬老院为这些孤独寂寞的老年人送去一台好戏,那么既可以为这些老年人带来欢乐,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又可以借此提高剧团知名度,在民间树立起自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社区中的居民年龄分布不同,上有喜爱戏曲的耄耋老人,下有热爱流行文化的年轻人,还有牙牙学语的小朋友们,民营剧团在这样的社区中进行义务演出可以同时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传播戏曲文化,让不同年龄的人都接受地方戏的熏陶,感受地方戏的特有魅力。当今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不喜欢地方戏,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过戏,仅凭着对戏曲的刻板印象就认为这是老年人才喜欢的文化,所以通过戏曲进社区活动可以以非自觉的形式对年轻人进行传播,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会让人在无意中对地方戏产生兴趣。

(二)政府层面

一方水土养育具有一方文化特色的地方戏,具有一方文化特色的地方戏可以精准地表达出这方水土培育出的人的情感,让人无论身在何处一听到这熟悉的“乡音”就能品味出故土情结。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具备高度文化自觉必不可少,政府部门尤其是主管文化的机构应当主动出击,通过扶持地方戏民间表演组织来保护怀梆这样的“活文物”。

1.创立戏校,培养青年人才

创办专业的戏曲培训学校或者唱腔学习班,对于当前社会来说刻不容缓。唯有不断地让后备力量涌现,戏曲艺术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目前河南省民间职业戏曲团体数量繁多,发展快,急需大量的戏曲艺术人才。河南省本科高校中具有戏曲相关专业教学资质的寥寥无几,这些科班毕业的学生很少有意愿从事地方戏相关工作,因此政府有必要在当地创办专业的戏曲学校,按照学生个人的意愿进行定向培养,政府可以与民营演艺机构联合办学,为这些剧团源源不断地输送青年人才。

2.带动成立民营艺术院团行业协会,进行行业化管理

民营艺术院团行业化管理,“是指民营剧团自愿组成的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服务机构——民营剧团行业协会,通过文化市场演出政策、法规,引导民营剧团发展方向,建立市场规则,协调、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民营剧团经营者行为,提高农村演出市场服务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及实现民营剧团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4]行业协会是对政府宏观调控的一种补充和深入,比起政府直接干预地方戏民营机构的演出行为,民营艺术院团行业协会能够从更宽泛的层面去引领戏曲市场的发展。

3.定期举办比赛活动

没有竞争,就没有艺术表演间的砥砺和进步。通过同台对戏,可以让彼此看到与对手表演艺术上的差距,进而找到自己剧团表演上的缺陷和不足并进行改正,有利于这些剧团更好地提升业务水平。同时,这种由政府举办的对戏比赛活动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不了解怀梆艺术的年轻一代的关注,重燃老一代对怀梆表演的兴趣,进而推动怀梆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另一方面,这种比拼技艺的比赛可以让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一饱眼福,从而带动当地的旅游收入,政府再从这些财政收入中抽出一部分用于支持怀梆艺术发展,让地方戏发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艺术团剧团戏曲
无愧于时代的少儿文艺创作——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创作实践为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