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及其意义

2020-03-03鸿

吕梁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建设

赵 鸿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222,这表明马克思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诠释共同富裕的。“富裕”反映社会财富的拥有程度,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表明社会财富为所有成员享有,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目前学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多为其内涵、思想、发展阶段等具体研究,而对共同富裕的整体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切入点,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重要历史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进行整体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继续前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历经重重困难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这条道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点,集中表现为发展和扶贫两条路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采取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调整工商业等措施为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一化三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1958年“大跃进”运动通过大炼钢铁发展生产力,试图快速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党的领导人经济建设经验的不足,该运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改革开放新时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举到“四位一体”建设。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深刻总结第一代领导人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又经过长期思考和探索,认为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物质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他还指出:“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25,这意味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举向“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建设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习总书记执政后多次强调一定要抓好发展,这里指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同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相结合,趋向全面的有机整体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立足本国发展的现实所需,形成并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指出“破解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中提炼出来的,是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展开,更加接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共同富裕的扶贫路径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救济式扶贫。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落后的农业大国急需改变贫困状态,一是从发展的角度强调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二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为避免“两极分化”而走上救济式扶贫的道路。1952年针对农村出现的“两极分化”趋势,毛泽东提出农业合作社改造,建立人民公社制、农村财产公有制等开展农村的救济式扶贫工作,并将这项经验推广到手工业和工商业领域。但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将共同富裕当成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挫伤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使生产效率极其困乏。根据中国政府扶贫标准,至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规模高达2.5亿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0.7%。

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助推扶贫。“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开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探索,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社会主义也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后来他多次调研并反复思考后提出“先富—后富—共富”是通向共同富裕的捷径。党的十三大确定“三步走”战略后,邓小平又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现阶段沿海和内地发展并不平衡,这就要求内地要顾全大局,接受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发展到一定阶段,沿海也要服从帮助内地发展的大局。“两个大局”的思想基于贫富不均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提出,而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改革开放,以改革的方式助推扶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准扶贫。改革开放面临着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困境:如贫富差距、社会公平问题仍然严峻。为此,亟需推出新的扶贫政策来进一步攻坚克难,加速共同富裕的实现。习总书记2013年在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政策,将扶贫工作推向新的阶段。精准扶贫是针对扶贫中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形式主义作风,避免出现假扶贫、乱扶贫的现象而提出,其目的是为了真扶贫、扶真贫达到精准脱贫。习总书记在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而“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16。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中可以看出,我国在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从发展的实现路径看是重视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侧重于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搞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强调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并拓展到“四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从扶贫的实现路径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注重同步富裕,采取救济式扶贫的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改革助推扶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针对扶贫出现的问题提出要精准扶贫。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形成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之所以能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正是因为国内外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形成的国内原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贫穷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担负着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重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时刻威胁着新生的政权。另外,还需要迫切解决生产力低下的问题。国民经济经过战争的摧残,迫于恢复,而生产力水平低成为恢复经济的瓶颈。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所以,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重大转折。历经“三面红旗”和“文革”后,党和国家遭受了严重损失:经济上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状态,政治上各类组织和运行机制混乱,文化教育事业遭到践踏。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反思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教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252。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中国国情再认识得出的重要判断,使我国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36。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其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我们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08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人民生活在实现总体小康后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形成的国际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两极格局对峙。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与苏联东欧各国建交。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结成政治、军事同盟,中国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战后逐渐由合作走向对立,并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大国、大党主义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随之解体;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欧共体的成立,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到60年代末已有104个国家获得独立,并纷纷建立地区性和全球性国际组织。

改革开放新时期多极化趋势凸显。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世界霸权,同时,世界多种力量快速发展。西欧进一步走向联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中东、阿富汗等国际问题上提出自己的主张;日本新科技革命的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提出“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国际国家”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权益,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行长期的斗争,成为国际上一支重要力量。1991年12月底,两极格局瓦解,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逐渐使国家间的竞争由军事力量的对比转化为经济实力的较量,正是这种国家间的较量使世界的发展充满矛盾和不确定性,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多极化深入发展。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和单极化趋势继续斗争;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是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成长”194,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以及区域性、国际性组织的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7月习总书记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会晤,共同规划未来合作蓝图。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平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提供稳定环境;发展成为解决国际国内矛盾的主要途径,各个国家和民族在求和平谋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从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形成的国内外原因中,可以发现:我国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选择与国内外环境相适应。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内贫穷落后、国际两极格局对峙的环境使发展生产力、救济式扶贫成为形势所趋。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出现重大转折、国际多极化趋势凸显的环境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到“四位一体”建设、改革助推扶贫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内实现中国梦、国际多极化深入发展的环境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精准扶贫成为进一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妙方。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形成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共同富裕道路,因此,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规律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双重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形成的国内意义

第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这两个问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的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中看到: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社会公平问题不可避免,共同富裕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因此,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基尼系数基本趋于稳定并呈现下降趋势;建档立卡制度、加强基层扶贫组织建设等促进社会公平的举措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性。

第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机遇期。我国正处于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一背景下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党的十九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上日程。因此,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期: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给人民带来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我国现在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首先要牢牢把握国际和国内的机遇期,利用好国际和国内的有利条件。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02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迈出坚实步伐;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所以,共同富裕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得出的规律,不仅有利于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而且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形成的国际意义

第一,增强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自信心。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除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外,还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其中。一是经济发展不仅强调数量的增长,而且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发展也不仅指经济的发展,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尤其是解决贫困人民的扶贫、脱贫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比去年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减贫事业上的骄人成绩,增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自信心。

第二,提供解决国际贫困的新思路。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我国扶贫工作的成果得益于一以贯之地走共同富裕道路:首先,坚持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并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旨在强调做大“蛋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旨在强调做好“蛋糕”,这说明发展既看数量,又要看质量如何。其次,扶贫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一是要“准”,关键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该扶的必须扶,不该扶的坚决不扶。二是要“实”,主要解决“怎么扶”的问题,采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办法将扶贫工作真正落实。

第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国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但是求合作、谋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心声。习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72之所以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因为一是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逐渐拥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命运;二是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应对挑战的战略伙伴关系使其将共同繁荣、共同富裕作为理想的追求。因此,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我国长期奋斗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力。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过程中,经历过惨痛的教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但是,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党在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中的规律,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建设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