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对朝鲜汉文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

2020-03-03

关键词:庾信关羽故事情节

胡 伟

(辽东学院 朝韩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作为我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甫一问世就受到读者的普遍喜爱,在社会各阶层之间逐渐流传开来,并且影响力逐步超越了国界,在整个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广为传播,其中自然就不得不提到与中国文化渊源颇深的朝鲜(1)本文所言朝鲜为一个历史概念,指的是1392—1910年朝鲜李氏王朝时期。。朝鲜李朝时期极力推崇中国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思想,在文化领域全面学习与效仿中国,士绅阶层普遍以“小中华”自居。依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朝鲜《三国演义》的传播史就是从李朝时期开始的,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相关记载是朝鲜《李朝实录·宣祖实录·卷三》中宣祖二年(1569年,明隆庆三年)的一则材料,大臣奇大升向李朝宣祖进奏曰:“顷日张弼武引见时,传教内‘张飞一声走万军’之语,未见正史,闻在《三国志衍义》云。”[1]奇大升所言《三国志衍义》亦即《三国演义》,由此可见至迟到李朝宣祖时期,《三国演义》就已经传入朝鲜,并开始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之间流传开来。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三国演义》刚刚传入时,并未为朝鲜的士大夫阶层所普遍认可,奇大升即云:“此书出来未久,小臣未见之,而或因朋辈间闻之,则甚多妄诞,如天文地理之书,则或有前隐而后著,史记则初失其传后,难臆度,而敷衍增益,极其怪诞。臣后见其册,定是无赖者裒集杂言,如成古谈,非但杂驳无益,甚害义理。”[1]奇大升对《三国演义》明显是持有贬斥态度的,认为它的内容多为荒诞妄语。这是由于中国儒家思想一直以来将小说之类视为“稗官野史”,对其多采取不屑为之的态度,这样的观念对朝鲜士大夫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而奇大升对《三国演义》持有偏颇的立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清易代之际,在朝鲜半岛先后爆发了两场影响极其深远的大战:壬辰倭乱(1592—1598,又称“万历朝鲜战争”)与丙子之役(1636年)。这两次重要的战争对朝鲜社会影响甚剧,促使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变,从而使得《三国演义》在朝鲜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朝鲜时期著名学者金万重在其《西浦漫笔》中提道:“今所谓《三国志衍义》者,出于元人罗贯中,壬辰后盛行于我东,妇孺皆能诵说。而我国士子多不闻读史,故建安以后数十百年之事,举于此而取信焉。如桃园结义、五关斩将、六出祁山、星坛祭风之类,往往见引于前辈科文中。”[2]这反映了壬辰倭乱之后《三国演义》一书在朝鲜半岛得以迅速普及,不仅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甚至连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也引用其中的故事典故。由于《三国演义》的流传广泛,朝鲜半岛现存的各种《三国演义》版本仍达百余种之多[3]。

在《三国演义》的示范引领作用之下,朝鲜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也开始效仿其进行创作,产生了数量较多的历史题材小说,并且其中有较多的小说是直接以汉文写成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朝鲜汉文历史小说,也有学者称之为“军谈小说”或“军功小说”等[4]。此类小说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朝鲜本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写成的,如讲述“壬辰倭乱”的《壬辰录》,表现朝鲜三国史事的《兴武王演义》,反映“丙子胡乱”的《林庆业传》《朴氏传》和《姜虏传》等;另一种则以中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写成,如讲述张良故事的《帷幄龟鉴》,表现薛仁贵事迹的《薛仁贵传》,讲述五代王会经历的《王会传》等。无论是哪种题材的朝鲜汉文历史小说,作者均将《三国演义》视为圭臬,在创作模式、思想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都深受其影响。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创作模式方面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模式进行了一番总结:“罗贯中本《三国志演义》……凡首尾九十七年(184—280)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5]97《三国演义》的创作模式是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民间传说、小说戏曲等虚构成分,最终由小说作家加工编创完成的。因而《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艺术的虚构,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状态,它的虚实关系人们一般常用“七分实事,三分虚构”来加以概括[6]。《三国演义》的这种“虚实相生”的创作模式影响非常深远,随着其在朝鲜的广为传播,对朝鲜汉文历史小说的创作影响颇深,此类小说也大多是以“虚实相生”的方式来编创成书的,这样的例子可谓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以下略举数例进行说明。

《壬辰录》是以朝鲜历史上的“壬辰倭乱”为背景创作而成的小说,其中李舜臣、柳成龙、李如松、石星等人皆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中朝两国军民联合抗倭并取得最终胜利的事迹与历史史实也是完全相符的。但是《壬辰录》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也增添了很多虚构的人物与虚构的故事情节。比如《壬辰录》全书中描写最详细、笔墨最集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朝鲜水师提督李舜臣。虽然历史上的李舜臣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是朝鲜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但通过作者的文学润色,李舜臣的生平事迹更加曲折离奇,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丰满,成为一位接近于完美的艺术形象。再比如西山大师是朝鲜历史上一位德高望重的佛教高僧,并未直接参加过抗倭战争,但《壬辰录》中对西山大师进行了神话般的描述,赋予他无穷的智慧与法术,使其以国师的身份为抗倭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也增添了全书的神秘色彩。《壬辰录》还虚构了桂月香这样一位女性英雄形象。桂月香原本是妓女出身,与平壤将校金应瑞互相爱慕,平壤城被攻陷之后被迫委身于倭寇将军小西飞。后来桂月香与金应瑞暗中取得联络,协助他探取敌军情报,并秘密刺杀了倭将小西飞。当刺杀行动取得成功,二人逃出平壤的时候,面对敌军的追兵,桂月香为了保护金应瑞,毅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看出桂月香这一虚构出来的女性人物深明大义、色艺双绝,与《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形象之间有颇多相似之处。

其他朝鲜汉文历史小说也大都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方式来编创成书。《林庆业传》(又名《林忠臣传》《林将军传》等)为突出林庆业天降大任的英雄形象,写他从小就与寡母幼弟相依为命,而实际上林庆业的父亲在他39岁时才离世。据史料记载,伽勒之战的胜利是林庆业与明朝将领通力合作的结果,而《林庆业传》为了突出主人公林庆业的英雄形象,也对这一段故事进行了虚构处理,写成是林庆业独自率领十万大军打败了伽勒、当时威名远播的明朝、朝鲜以及清朝。

《三国演义》为了更加突出地塑造人物形象,往往会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将本为某人所做之事移植到别人身上[7]。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斩杀华雄的本为孙坚,而到了《三国演义》之中,为了突出表现关羽的武艺超群、英勇无敌,将这一功绩记在关羽头上,虚构成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精彩回目。《三国演义》这种移花接木的创作方式也为朝鲜汉文历史小说所借鉴与效仿。如在小说《帷幄龟鉴》中作者为了突出张良在楚汉相争中的卓著功勋,将许多原本并不属于张良的功劳都移植到他一个人身上。原本历史上设计离间项羽与范增关系的人物是陈平,建议刘邦迁都到关中的人物是娄敬,使项羽陷入垓下之围的人物是广武君李左车。《帷幄龟鉴》借鉴了《三国演义》的移花接木之法,将这些功劳统统都加到了张良身上,以此来突出张良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算无遗策的智囊形象。《帷幄龟鉴》以张良作为全书的叙事焦点,这一点与《三国演义》中突出描写诸葛亮的方法也是极为相似的[8]。

正是朝鲜汉文历史小说的作者们借鉴了《三国演义》的艺术经验,特别是运用了借史演义、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从而使这类小说的故事情节更为生动,人物形象更为鲜活,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

二、思想主题方面的影响

朝鲜半岛上的历代王朝都尊奉儒家思想,尤其李朝时期对程朱理学更是推崇备至,将之作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忠义作为儒家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尤其得到了人们的崇尚与推崇。“壬辰倭乱”之后《三国演义》得以在朝鲜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后朝鲜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三国演义》所宣扬的忠义精神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响应[9]。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关羽“义薄云天”的“义”等艺术形象日益深入人心。随着《三国演义》的迅速普及,朝鲜文人也开始仿效创作本国的汉文历史小说,并且多以倡言忠义作为自己的思想主题。

《壬辰录》中的义兵首领金德龄可谓是这种忠义精神的杰出代表。金德龄学成本领正欲为国效劳之际,恰好遇到自己父亲逝世,他在家中为父守孝三年,这是遵循儒家孝道精神的体现。当倭寇入侵朝鲜的时候,他又一心为国出力,成了义兵的首领,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体现出忠君爱国的精神。即便是在被奸臣诬陷入狱的情况下,金德龄依然时刻不忘忠义精神,最后得到平反昭雪,国王追封他为“万古忠臣孝子金德龄”。儒家传统的忠义精神在金德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壬辰录》中的其他人物,如李舜臣、郭再祐、金应瑞等也均为忠义精神的楷模,全书充满歌颂忠义的浓郁氛围。

《林庆业传》的主旨也是为了颂扬英雄林庆业的忠义形象。林庆业时时刻刻不忘以忠义精神来勉励自己,视功名富贵如粪土,对本国的国君和明朝的皇帝怀有绝对的忠诚。明朝灭亡之后,林庆业被清军俘获押解回朝鲜,在被奸臣金自点诬陷遭受严刑逼供的绝境之下,他仍时刻不忘要为朝鲜和明朝复仇。最终林庆业含冤而死,这个忠义英雄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一样都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反映了两书的作者君明臣贤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的无奈之情。

小说《姜虏传》在朝鲜汉文历史小说中可谓独树一帜,它的主人公姜弘立无情无义、寡廉鲜耻、恩将仇报,完全可视为忠义精神的对立面。他先是在援明战争中不战而降,在后金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又两次出卖了自己的朋友,不惜置他人于死地。在得到全家被杀的假情报后,姜弘立为了报仇引领后金军队攻打自己的父母之国,并在义州、安州等地对本国同胞大肆屠戮。当姜弘立得知全家安好的消息后,感到悔恨不已,最终选择绝食而亡。姜弘立的一生行事可谓是十恶不赦,与儒家倡言的忠义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在小说末尾的议论中,作者对姜弘立进行了严厉的批判,通过否定姜弘立一生的所作所为,这实际上也是对忠义精神间接的肯定与歌颂。

三、故事情节方面的影响

随着《三国演义》在朝鲜的广为传播,书中许多精彩生动、异趣横生的故事情节,朝鲜民众都尽人皆知、耳熟能详。许多朝鲜作者还把三国故事改写成中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许多精彩故事就以这样的形式流传,现存的这类小说还有《桃园结义录》《赵子龙传》《梦见诸葛亮》《魏王别传》《姜维实纪》等。朝鲜汉文历史小说的某些故事情节读者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作者有意或无意地仿效《三国演义》的结果。

《兴武王演义》成书于1887年,作者为李鼎均,它是以金富轼《三国史记》中的金庾信传记为基础,同时参考了《三国遗事》《三国史略》等野史杂著、传说故事创作出来的。《兴武王演义》成书于朝鲜王朝末期,此时中国古典小说已经在朝鲜半岛广泛传播开来,因此李鼎均从社会充足的文化资源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作品在故事情节以及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都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借鉴,并对后世朝鲜半岛本土汉文历史小说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兴武王演义》一书是以朝鲜三国时期的新罗名将金庾信为主要人物,讲述了历史上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的故事。这就与《三国演义》讲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故事颇为相似,而且作者李鼎均在创作中就是直接将高句丽、新罗、百济的关系比附成魏、蜀、吴三国。武烈王与金庾信之间的君臣关系是君明臣贤、和谐融洽的关系,这显然是脱胎于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模式。《兴武王演义》第一卷有“月城公子访隐者”的故事。月城公子金春秋是新罗真圣王之孙,他素有结束三国纷争的远大志向,招贤纳士,求贤若渴。一日金春秋拜访隐者百结先生,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愿望,百结先生向其举荐金庾信道:“杞溪人金庾信有经天纬地之才,管萧之亚也。”于是金春秋以礼造访金庾信,却未曾遇见。后来有一次金春秋坐而待明,金庾信却拒而不纳。金春秋在门外冒雨待立,衣冠尽湿。金庾信为金春秋的诚意所感动,乃迎入室内以礼相待。两人纵谈天下形势,金庾信提出自己的战略规划:“愿公子休兵养士,收用贤才,尽心辅国,使百姓晏堵,坐看其弊,则不出二十年,伯业可成也。”这样的一段描写对于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来说,自然会联想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二者有颇多的相似之处。“金官城临政败还”中,百济太子临政谋划复国,不料计划失败,慌忙之下夺路而逃,金庾信安排李正福半路截杀。因百济太子曾有恩于李,李不忍心杀之,最终选择将其放走。这与赤壁大战后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情节也颇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仿的情节并不显得突兀,而且与李正福的性格并不冲突,反而显得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塑造出一个立体的英雄形象。这表明朝鲜汉文历史小说的作者们在借鉴《三国演义》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与创新。武烈王去世之后,金庾信又尽心竭力地辅助幼主文武王,丝毫没有二心,这自然令人联想到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兴武王演义》中还设计了金庾信三次使用锦囊妙计的情节,这也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交给赵云三封锦囊妙计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兴武王演义》的诸多故事情节处处可见效仿《三国演义》之处,由此可见其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之深。而且除少部分模仿过于生硬外,大多数地方借鉴得还是非常有水平的。可见李鼎均善于借鉴《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在故事情节的编排方面的确做到了匠心独运。

《壬辰录》在故事情节方面与《三国演义》的渊源也是很深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讲述了关羽玉泉山显灵的故事。《壬辰录》深受《三国演义》影响,全书共有三次提到了关羽显灵之事:第一次是关羽托梦给朝鲜宣祖,告知其将有大难来临;第二次是关羽率神兵为先锋,大败倭军,一举收复了王京;第三次是关羽向李如松托梦,推荐了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关羽显灵的情节成为推动《壬辰录》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方式,这也反映出当时朝鲜社会对关羽形象的高度认同,甚至对关羽的崇拜己经演变成为一种民间宗教[10]。《三国演义》中多处有使用反间计的描写,如王允巧使连环计、黄盖诈降、庞统献计等,这一点也为《壬辰录》所仿效与借鉴。倭军将领平义智在唐项浦被李舜臣打败之后,便向统帅平行长建议使用反间计,利用元均等奸臣与李舜臣之间的嫌隙,使李舜臣被诬陷而入狱。李舜臣在利用火攻烧毁倭寇战船的时候说道:“昔诸葛亮南征孟获,而烧尽藤甲兵三万名,自叹其十年减寿,而吾亦今日之事杀人名几何,而减其寿不得善终矣。”作者借李舜臣之口直接点出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故事,这个情节表明《壬辰录》的作者对《三国演义》是非常熟悉的,而且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壬辰录》描述金德亮单枪匹马杀入敌阵,“之南之北,东破西伤,触处死者不知几千余。北地望见曰:‘此乃飞将军也,胜于蜀将赵云之勇也’。”这一段的描写显然是借鉴自《三国演义》长坂坡之战中赵云的英勇表现,并且作者直接将金德亮与赵云进行了对比,也并不讳言对《三国演义》的仿效与模拟。桂月香在行刺倭寇将领小西飞时,“其目翻之则不睡,不翻则睡之”,这一情景与《三国演义》里张飞被部下范疆、张达杀害时的情景也是完全一致的,小西飞的这一特征与《三国演义》中对张飞的描述一模一样。《壬辰录》中其他这样直接效仿与借鉴《三国演义》故事情节还有很多,可谓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人物形象方面的影响

《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达四百余人,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下百人,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有诸葛亮、关羽、曹操等人,清代毛宗岗分别将其评价为“智绝”“义绝”“奸绝”。《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形象同样令朝鲜读者印象深刻,朝鲜文人李遇骏在其笔记《梦游野谈》中就评价道:“天下之乱,未有如三国之时也。吴、魏、蜀鼎峙局争,谋臣猛将,如云若雨。诸葛亮一著三分,神机妙算。”[11]可见《三国演义》成功塑造的谋臣猛将形象,尤其是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形象给朝鲜半岛的读者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朝鲜汉文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书中往往将某位人物直接类比成《三国演义》中与之相似的某个人物。如《兴武王演义》卷二“集庆殿大宴勋臣”中,新罗武烈王将高句丽、百济、新罗的君臣一一比附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共计38位,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对其影响之深。其中评价金庾信云:“金公之才略英特,忠烈炳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之诸葛孔明也。”《兴武王演义》的作者李鼎均也的确是把金庾信作为“东国诸葛亮”来描写的,是一名诸葛亮化的人物形象。金庾信素怀大志,智慧超群,有经天纬地之才。他起先隐居于杞溪,后为月城公子金春秋的诚意所感动,出山相辅佐,助其一统三国。武烈王去世之后,金庾信又尽心辅助文武王,完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金庾信的身上,我们处处可见诸葛亮的影子,作者显然是参照了诸葛亮的形象来刻画金庾信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写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5]98,《兴武王演义》中金庾信能谋善断、算无遗策的特点,似乎也带有这样对主角过度渲染刻画的倾向,这恐怕也是由于受到《三国演义》影响太深的缘故。《兴武王演义》还以《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为基础来塑造武烈王。他爱民如子、礼贤下士,颇有仁君风范。他看到百济统治残暴,黎民涂炭,便决心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新罗王朝君明臣贤、上下和谐,被视为了三国中的正统,这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集团也是完全一致的。

《壬辰录》成功地塑造了李舜臣精忠报国的忠肝义胆、计谋超群的指挥才能和心怀社稷的高尚品质,在他的身上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影子。《壬辰录》说“却说朝鲜三道统制使水军大将李舜臣,字汝谐,自幼臂力过人,身怀忧国忠臣。”在壬辰倭乱爆发之前,朝廷上朋党相争、互相倾轧,唯独李舜臣思索国事,预感到会有倭患发生,积极整顿军备,建造了40艘战船备战。当他被小人陷害含冤入狱,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忠君爱国的精神也矢志不渝。为了突出描写李舜臣的英雄形象,小说还着重描写了他两次身遭重伤的场景。一次是他前线指挥作战,铁丸穿破铠甲深入皮肉二寸,血流如注一直流到了脚上,但李舜臣没有丝毫退缩,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李舜臣令手下人用刀直接将弹丸挖出来,旁边看的人都大惊失色,而他却神情自若。这不禁令读者联想起《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刮骨疗毒的精彩故事。在露梁海战中,李舜臣英勇作战,最终壮烈殉国。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特意嘱咐侄子穿上自己的帅服来继续指挥作战。毛宗岗评价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壬辰录》显然也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刻画李舜臣的,将其塑造成整个壬辰战争中各方势力的第一名将。

结 语

《三国演义》是朝鲜外来小说中最为人们所喜爱,同时也是朝鲜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这是与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与不朽的艺术魅力密切相关的。《三国演义》在朝鲜半岛影响深远,三国的很多故事也成了朝鲜民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许多人物形象也深入人心,朝鲜人民从中汲取了很多艺术养分。朝鲜的汉文历史小说在创作模式、思想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诸多方面均对《三国演义》有所参考与借鉴。但是这种借鉴又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有所发挥,从而使得这类历史小说获得了全新的思想意识与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体现了朝鲜民族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文化心理。因而我们可以将朝鲜的汉文历史小说视为古代中朝文化交流的结晶,值得我们不断地加以重视和研究[12]。

猜你喜欢

庾信关羽故事情节
“关羽”去世
220kV电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华容道
庾信的“小园”之思
闲话关羽护嫂
杜甫和庾信的隔世情怀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关羽大意失荆州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论庾信礼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