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2020-03-03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坎南小学郭新春

关键词:导学环节德育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坎南小学 郭新春

新课标指出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全方面发展,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找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小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才。德育作为全方面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德育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挖掘出来,并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式。

一、将德育渗透到导入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处于课堂的起始部分,而好的开头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在导入环节,教师通常会结合所学内容与已学过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有效做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无缝衔接,成功地导入新课。而在课堂导入环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做,即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鉴于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渗透其中,利用一些富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导入语,构建起一定的教学情境,适当渗透德育,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将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中举起两面旗帜(联合国国旗与中国国旗)的画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当学生回答出两面旗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旗帜的长与宽的关系,从而有效引入教学内容——比的意义。这样的导入环节,教师先是借用了中国人所自豪的大事件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了两次观察,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旗帜的长宽关系,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比的意义”,而且在这一情境中悄无声息地实施了德育,使学生的爱国意识得到培养,学生看到杨利伟后产生了敬佩之情,想成为像杨利伟一样的人。

二、将德育渗透到导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导学环节是最主要的渗透德育途径。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很多德育素材,编写者也考虑到了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能力较弱的情况,所以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显著。不过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即便找到了德育内容,也无法真正地理解。因此,教师在导学环节需要针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并适当地渗透德育。德育的渗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是我国科学家高尚品德与杰出贡献的渗透。这些内容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激励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告诉学生:“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而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而在西方,外国数学家克拉维斯直到16世纪才开始使用小数点作为整数与小数部分的分界符号。”这些知识的教学既让学生学到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发自己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决心,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

三、将德育渗透到巩固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与导学环节占用整堂课的7~10分钟时间,教学与巩固新知识的过程相对较长,所以教师渗透德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在渗透德育时,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兴趣,根据数学学科抽象的特点针对性地渗透德育。实践活动环节也好,巩固练习环节也好,都可以将德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各项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时、分、秒”后,教师在巩固环节可以设计一个别出心裁的活动:体验90秒。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教师播放90秒的轻音乐,为学生塑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然后将速算、测心跳、爬楼梯等选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行选择内容体验90秒。体验完后,教师要进行相应的记录,并让学生谈一谈体验后的感想与心得。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搜集到的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在90秒内,打字员平均能打出157个字,点钞机可以输2250张人民币,核潜艇可以下潜1800米……这样的教学方式先是让学生体验了90秒有多长,随后利用资料让学生意识到时间虽然短,但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教师还可以播放歌曲《明日歌》,让学生意识到时间是多么珍贵,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又如在教学完“一亿有多大”开展巩固练习环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体积为5mL的水是由实验室用滴管滴下的20滴水组成,中国约有13亿人口,若是每个人都节约3滴水,那么全国每天能节约多少毫升的水?鉴于这样的计算很简单,学生只需要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为975000000mL。随后,教师可以将问题升华:若是一天里一个人要喝1500mL水,那么节约下来的水可以供一个人喝多少天?大概是多少年呢?通过计算,学生可以得出可供一人喝65000天,换算下来约为1780年。因为这个数字过于庞大,学生会瞬间出现震惊的表情,不敢相信这个数字是由平常最不起眼的3滴水积累而成的。但是结果摆在学生面前,学生会逐渐意识到积少成多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借此时机,引入节俭这一美德,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样的习题与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地去思考、计算。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质。

四、将德育渗透延伸到课外

鉴于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教师要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所以光凭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是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将德育渗透延伸到课外。通常在课外延伸中会有大量的实践任务,需要学生去动手操作,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从而做到知行统一。所以,教师在课外延伸中渗透德育时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进行。

以“统计表”为例,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调查班级中学生起床的方式。通过调查得知,早上起床时父母叫醒的有33人,闹钟叫醒的有15人,自己醒来的有8人,其他方式醒来的有7人。根据以上信息,绘制出统计表,并针对这些信息提出一定意见和建议。学生在阅读这些信息后,会在草稿纸上绘制出统计表,直观地进行观察、比较。在有了一定结论后,学生会说:“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被父母叫醒的人是最多的,而这一信息从侧面反映了父母对我们的关心,但也透露了我们的自制力较差,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虽然教师和家长让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也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经常无法做到。鉴于我们年龄较小,所以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让父母操心,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孝心。”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懂得很多道理。不过,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与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针对某个切入点深入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新颖,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明白了一定的道理,比教师一味地强调孝顺父母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应时代所趋,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起来。不过在渗透德育时,教师要有策略地进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要考虑到可行性,尽可能达到“教书”“育人”两个目标。只有这样,学生的道德品质才能有效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环节渗透德育,如导入环节、导学环节、巩固环节、课外延伸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德育渗透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导学环节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