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课堂模式的改革形式

2020-03-03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镇西关小学邵芳英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小学生

■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镇西关小学 邵芳英

伴随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就从根本上要求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跟随潮流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工作是教育内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当代小学生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前的德育显然已经被传统教育模式所影响,以至于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一定外来因素的影响,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有负面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开展教育工作时注重德育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策略与课堂模式,注重德育的引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德育工作的意义

我国当前的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学习面的宽窄,我国教育行业人员过于注重传统教育模式,从而忽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如今,一个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在岗位上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具备较为良好的道德素质与德育品质,这是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美德,开展德育,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当前教育行业开展德育工作,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成为教育的根本追求,同时这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德育的目的在于使小学生能从小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使其能基本辨别是非善恶,开展德育,能有效地为学生日后的成才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二、德育工作的现状

从教学角度来看,当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后,其在课上学习过程中也将更加遵守课堂纪律,同时也能尊重教师,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很多家长都在为事业而忙碌奔波,对于孩子从小的教育问题大多交付于托管或者爷爷奶奶,只是提供金钱的保障,对于孩子的物质需求尽可能满足,而对其内心真实想法不闻不问或者无暇顾及。所以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导致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相对应的学习负担也较重,部分学生因此出现了厌学的情况。又因为爷爷奶奶隔代的溺爱或者托管的管理不当,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得到科学教导,以至于慢慢走入歧途。这个时候就需要教育者能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如果教育方法不得当,还会使问题更加严重。而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承受得住正在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的挫折与失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能否兴旺发达,经久不衰,取决于该国的教育普及程度。对于教育事业而言,能否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是决定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普及小学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师生交流存在一定问题

道德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只有双方敞开心扉,才能顺利开展道德教育工作。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师生之间缺乏了解与沟通。很多时候班级领导者在树立自我威信的同时,会与小学生刻意保持距离,再加上教师的年龄较长,对于教育儿童来说,更多时候出于“为学生好”的目的自行为学生做出决定。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恰好自我意识不足,认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只会一味地遵从,学生就会没有主见,同时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因而对老师产生抵触或厌恶情绪,造成双方的沟通不畅,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教育形式存在一定局限

一般情况下,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是死板的说教或者批评居多,长此以往,小学生便会对德育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加艰难。此外,许多教育者的道德教育应该更加精细化与个性化,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致使德育工作举步维艰,有的教师甚至会放弃,只关注传统教学工作,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之降低。

(三)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缺陷

现阶段,许多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仍然沿用陈旧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学和管理目标比较单一,大多针对考试目标和纪律目标做出管理,在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时,则表现出形式化的特点,只顾着一味地说教,却没能让小学生听到心里去,甚至还让小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能让小学生正确理解德育工作的本质,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品德素质,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德育的缺失,也给教育者的班级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另外,还有一些老师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敢尝试先进的德育方式,导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很差,成为流于表面的形式教育。

三、德育工作的形式

(一)增强师生交流,加强互动

环境对于个人成长来讲极其重要,因此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教育者必须学会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最好能达到亦师亦友的状态,尽可能将情感融入教学工作,让学生体会到朋友间温暖的教育关怀,让学生懂得德育内容的真正意义,这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德育内容的求知欲望。此外,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德育课堂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德育时创设出情感交流的教育氛围,激活小学生的情感,挖掘出小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内涵;同时联系当前教育实际,在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等各个方面使用互动性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最终使教师走近学生的内心,学生走近老师的情感教育当中。师生关系平等,在情景互融的基础上进行互动性学习,能使德育更加真实地被广大小学生所接触,从而达到理想的德育境界。德育工作要抓准时机,善于利用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和各种突发事件,同时引入鲜活的生活实例,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地帮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现状,让小学生懂得从挫折中不断成长。

(二)改善教育形式,加强管理

教育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手段,我们缺少的教育不是传道授业的传统教育,而是对学生倾心动情的情感教育。德育正需要这种感情的注入,要想进行有效的德育,必然要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这里就要求在进行德育时,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贴近生活的实例作为教学内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从而提高德育的水平。例如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或者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经验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有效提升道德素养,同时全面、健康地成长。此外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现代科技的普及,让许多学生对于信息化的教育方式更为注重,教师在课下以朋友的身份经常与学生互动沟通,同时将班级的微信群想方设法地建设成一个特别的“家庭群体”,让小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与爱护,教师也能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德育也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伴随着新课程、新标准的不断深入改革,德育事业日益显著地发生着改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改善小学德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就成为当下教育行业应当考虑的重要目标。德育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无法在短期内看到显著效果,承担着德育主要任务的教师,应该始终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同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内容和管理方式,不断进行德育探索,切实做好德育工作,用爱心、耐心与信任,持之以恒地开展德育工作。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是小学生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