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视阈下动物生态伦理问题的思考

2020-03-03王木林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伦理物种权利

王木林

(1.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2.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了专家学者关于人与动物关系以及动物生态伦理问题的热烈讨论。由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便产生出了许多生态伦理问题。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动物不具有主体性,不享有实质权利,但是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应该受到一定的保护,应当赋予其一定的生态权利和福利保障。从生态伦理角度而言,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应该承担起保护动物的责任。

一、动物的生态伦理价值

自然界是先于人类产生而存在的,人类应该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尊重和顺应自然。“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161世界上任何生物个体在生存发展与竞争中,不同物种和个体之间一方面是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利益,另一方面创造着其他物种及其生命个体的生存发展条件。也就是说,生物物种和个体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任何物种和个体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们对其他的物种和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世界上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言,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地球上的物种之一也不例外,同样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第一,在维护生态平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都应该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各生物数量比例不协调或盲目增长会对人类、植物、动物等生物造成危害,特别是害虫增多,影响更大。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平衡具有一定的“环境价值”,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植物经过动物的取食消化,在动物体内分解得更快,分解物回到环境中的转化速度也更快,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从而获得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在动物体内进行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动物排泄物或遗体经过分解后也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第三,帮助植物生长和繁殖。动物、植物、微生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还能有效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有利于扩大植物的覆盖率、分布率和结实率。此外,动物还具有与生态价值相关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工具价值、科研价值、娱乐价值等,从而在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产生了更多的生态伦理价值。

二、动物生态伦理问题分析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出现许多生态伦理问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我们一谈到生态环境问题,就只看到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却忽视了动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从而造成生态危害,出现诸多因动物引起的生态伦理问题。疾病防治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在现实中,人们更为重视人类的疾病防治问题,但往往忽视动物的卫生防疫工作,特别是人畜共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事实上人类许多的疾病是动物携带的病毒或人畜共患疾病所引起的。近年来,频频发生捕杀虐待动物事件,特别是捕杀虐待国家保护动物的暴行,增加社会的戾气,引起公众强烈谴责。但在虐待动物行为没消停、泛娱乐直播背景下,直播与商业利益相交织的当下,唯利是图虽说在所难免,但求理智、冷静与思考始终不能被遗忘,真善美必须长存于人心,保障动物福利的最低限度,反虐待是人们对动物保护认知水准的底线。动物是人类的祖先,人与动物结下了物种之源,如今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开始虐待动物朋友,把它们关在笼子里观赏,带到表演场娱乐赚钱,拔下羽毛插在帽子上炫耀,穿上它们的皮毛炫耀富贵,把野生动物的骨肉摆上餐桌,在动物的哀号声中推杯换盏。虐待动物虽是违背公序良俗、损害群众利益的,但却依然屡禁不止,越演越烈。有的严重伤害动物的行为,甚至还与犯罪行为交织在一起,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危害公共秩序。经营非国家保护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现象非常突出,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动物实验,是现代医学与生物学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途径。一方面,人们通过对动物的解剖实验来了解动物体的基本结构,掌握各种外界因子对动物生理或者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将新研究出的药物制剂或疫苗,在动物体中先行实验被试,通过动物实验了解掌握疗效和药性,再运用到临床治疗。随着各国动物保护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伦理学视野提出了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及实验动物的保护及其福利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公众讨论的焦点。

三、疫情引发的动物生态伦理审视

(一)人与动物的关系

人在食用动物肉类或者与动物接触过程中受到感染,可能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而引发出往往被人们忽视的人与动物关系的重大问题。“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209人首先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从人类社会产生开始,人与自然既相互分离又相互统一,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产生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就是人对自然态度的一个缩影。“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2]人与动物依然是主客体关系。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认识到保护动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美丽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链”把各种生物相互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地表生物圈。在生物圈中,人是能够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这是动物不能做到的,人的这种特殊的劳动能力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并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的。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简单生活,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也不高。人类自从能够使用工具和发明了火以后,对大自然产生更大的影响,尤其是现代工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能力,从自然界大量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类破坏了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大自然的一定报复。因此,人类既然认识到了自然界中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就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使自然不受损害,让人类与自然统一起来,并且正确处理好人与动物的关系,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二)动物的法律保护

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我国已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了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管理、法律责任等问题,[3]但是至今也没有颁布涉及普通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人们期待立法保护普通动物,期望能够将保护对象扩大到普通动物,实现分类保护和管理。在动物保护立法上,我国的立法过于保守,除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动物检疫法》外,对普通动物的保护内容非常少,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保护对象过于狭窄、无大局观、无执行力与操作性是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缺陷,对于虐杀动物的行为,手段和程度不够明晰,缺乏实际操作性。普通动物是相对于野生动物而言的其他动物,它们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范围内也要受到保护。人与动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每一历史阶段只有相对强势者,在自然法则下人类更应该尊重和保护动物。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开展动物福利立法工作已是刻不容缓。自然创造了一个物种丰富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空间,但是近年来世界上各种动物种类灭绝的速度十分惊人,而人类活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物种的灭绝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表现。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态度,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也显示出强大的破坏力量,人类已经遭到自然的报复。要通过健全动物保护法律,加强动物分类保护和监管力度,保障动物的福利,不受非法捕杀虐待,同时将动物对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

(三)动物的生态权利

动物作为生物享有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和谐,保障自身物种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的有限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权是动物的唯一相对权利,是人类社会共同赋予动物的特殊权利。由于动物没有意识,不能像人一样作为主体享有实质的权利,但是人类必须赋予动物一项特殊的有限的权利,即生态权利。动物的生态权利,必须予以确认并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侵犯。动物生态权利理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代表着人类生态伦理发展的方向,但是我国民众对动物权利问题观念淡薄,甚至许多专家学者也了解不多,常因误解而反对。人类之所以具有人权,是因为人类具有意识和思维,是精神世界的生活主体,也是能够对象性反思的独立主体。而动物和人不一样,动物不能成为生活主体,因此不具有实质权利,但拥有相对权利,这个权利就是人类必须赋予它的生态权利,不受折磨和虐待就是动物的生态权利之一。无论是动物是否具有思想、意识、思维、理性、智力和语言,还是不能履行义务、承担责任,都不能作为动物没有权利的根据。动物有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发展的权利,人类必须赋予动物这个权利,并且要予以保护。中华民族有着绵延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基因,“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文明观熠熠生辉。在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天地万物被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人是天地万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万物生存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动物生态权与人权不是完全平等的关系,动物的权利仅有生态权,动物生态权也是人类赋予动物的权利,并且不能够代替人权,动物生态权是有限的相对权利。确立动物生态权,可以解决长期争论的人权与动物生态权矛盾的问题,肯定动物享有的唯一权利,就是说动物享有一定的受保护的权利,解答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人与动物关系的难题,为各国颁布动物保护法规提供了理论支撑。动物作为生物物种,有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发展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是有限的。当动物活动“行为”超出一定范围,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危害人类社会,或者造成生态失衡,动物享有的这种权利自然消失,比如动物攻击伤害人类或者蚊虫叮咬人类时,其生态权自动丧失。动物生态权,因为动物没有意识,不具有权利主体资格,无法确立自己的权利,所以它不是动物自身拥有的权利,而是人类赋予动物的一定的特殊权利。动物生态权利保障不是动物自身立法,而是人类为其立法。对动物生态权的保护不是动物自己保护自己,而是作为有意识的人类对动物生态权的确认和保障。动物生态权,是相对于人类实质权利而言,动物享有的有限的特殊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依靠人类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其享有的。

猜你喜欢

伦理物种权利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我们的权利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权利套装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