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2020-03-03王静婧
王静婧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9)
一、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需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因此,经过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技能培训的人才是未来几十年城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是提高城轨运营安全以及提升城轨服务质量的前提与保障。
(一)城轨人才调研
1.调研目标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多,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显著。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地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其中既有一线大城市,也不乏洛阳、芜湖、金华等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对接受过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为使培养的学生成为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须根据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实施人才培养对策,培养出符合城轨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保证城轨行业快速稳步地发展。
为此,本研究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的员工层次、职业技能要求、理论知识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现状,通过对相关院校的调研了解城轨专业不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具体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通过对部分毕业生的调研了解毕业生就业去向及情况、就业单位对于城轨行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及目前毕业生尚欠缺的职业能力,以此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较为全面、客观的依据。
2.调研内容
(1)行业发展调研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报告详细阐述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情况以及人才需求现状。城轨行业目前处于发展关键时期,须从行业自身发展需要、市场导向、行业特点等多个维度考虑,进一步调整轨道交通技术教育专业方向。企业员工是城轨行业安全有序运营的前提和保障,因此,人才是城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资源战略也是城轨企业的核心战略。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城轨企业在职员工总量中比例最高的群体,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能力有限。因此,提升毕业生的整体数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轨行业人才紧缺的现状。
(2)企业调研
本研究对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郑州捷安高科有限公司、北京京投轨科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浙大中控有限公司、湖南高铁时代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通过生产现场参观、与一线技术人员座谈、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企业真实运行以及人才职业能力需求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由之前的学历与理论知识逐步转变为动手操作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然而,职业院校目前的教学条件及师资水平远不能满足对城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后并不能直接上岗,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要求相关企业有相对成熟的设备储备及培训队伍,但目前大多数的企业仍在发展阶段。因此,院校培养和企业培训能力有限等种种原因导致城轨行业人才紧缺,供不应求。
(3)院校调研
本研究对职业学校(四川城市技师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师学院、太原铁路机械学校等)、“3+2”和对口升学等高职院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和本科院校(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进行了调研,调研方式为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近10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近5年来发展态势呈爆炸式,因此加剧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有限,导致人才的供给远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需要,城轨毕业生供不应求,甚至还未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定。
(4)毕业生调研
为了解轨道交通行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养,本研究以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近几年该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走访调查。结果显示,作为一个刚兴起的行业,目前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优秀毕业生需求大。但是,目前我国的轨道交通专业的人才培养力量还没有达到国家和市场的需求,但在未来20年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都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是一个值得选择的专业。同时,由于轨道交通专业性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操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在在校期间就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毕业生普遍认为,该专业学生有必要在在校期间进行实训,以便快速融入工作环境。
(二)调研分析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已步入黄金期,发展迅猛,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需求量也将日益增大。然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加之培养人才能力不足等客观情况,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短缺现状。
1.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近十年,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员工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虽然相关人才的培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处于规划和建设中,企业员工的培训资源和培训队伍处于储备阶段,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有限,种种原因导致了城轨人才的培养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1]
2.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欠缺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技术工艺以及设备设施在不断更新,对城轨技术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2]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发展为导向,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对动手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另外,城轨行业缺乏统筹规划,企业和院校缺乏合作,资源共享率低,导致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需求分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0年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国累计有41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6917.62千米,2020年上半年共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81.62千米,新增运营线路5条。调研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9000千米左右,未来3年新增里程达3967千米。依据国际城市轨道交通职业人才配备标准,每建设一千米交通工程线路,至少需要60名管理及技术人员,因此未来3年城轨产业人才需求将新增238020人。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统计,生产技能型人才是城轨行业主要从业人员。根据对16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调研结果,调研的3个省级以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高职专科毕业生18429人,占企业总数的52.5%,调研的13个县级、地市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高职专科毕业生29295人,占企业总人数的51.7%。由此可见,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在职员工中,高职毕业生占比最高。从近几年招收的新员工来看,在16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中,2015—2017年新录取员工共计18815人。其中,高职专科毕业生12330人,占调研人数的65.5%。从近3年来看,高职专科毕业生的招收比例在逐步升高,高职专科毕业生将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生产技能人员的主要招收对象。
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对于职前教育,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能力有限,而在职培训要求企业有相对完善的设备储备。相关研究表明,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供给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不足以满足城轨人才需求,未来每年的人才空缺在1.5万人次以上[3],且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因此,制订高效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给城轨行业更多更优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三、人才培养对策及建议
(一)校企合作打造真实先进的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要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型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完成实训基地的顶层设计。城轨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应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选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典型并涵盖区域主流应用的设备。实训基地不仅要具备教学功能,更重要的是具备实训、演练、维修等功能,为学员创造城市轨道交通各岗位真实的工作环境[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维检修及故障排查等能力,全面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毕业生整体质量,进一步解决轨道交通企业员工动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维检修及故障排查能差等常见问题。[5]
(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城轨实际岗位对城轨人才的技能需求进行培养,校企双方应共同开发城轨专业核心课程,建立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不断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研究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匹配的行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实训方案以及其他相关素材等,并随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技能、综合能力的递进式培养。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制定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优质专业课程,共同制订课程标准,为企业用人做好铺垫。为此,高职院校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学改革,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教授部分专业技能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此外,高职院校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高职院校还要依托实训基地,逐步开展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对外师资培训等社会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加快转型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和资源,促进国内外职业教育院校交流和合作;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标准,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规范有序、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只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6]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要与相关企业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训任务,共同建设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可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利用实训基地,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校企要共同打造城市轨道交通研发中心,提升产学研能力,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对接产业高端技术,为企业工艺改进、流程再造、标准制订和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区域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发展,整合汇聚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带动并引领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提升轨道交通产业技术整体竞争力。
(五)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组,将其纳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序列,作为全要素、网络化、全覆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板块。在执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和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基础上,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规范有序、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同时,高职院校要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过程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的比重,利用大数据思维构建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此外,高职院校还要依托信息化技术,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利用数据信息对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绩效进行分析、诊断和改进,及时预警、反馈并动态修正,形成常态化的动态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保证专业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职业教育理念;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中外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推进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支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带动城市综合开发。目前,国内轨道交通企业急需大量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人才。为满足社会急需,高职院校应合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现状,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实训基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并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进而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