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重大事件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2020-03-03魏景荣
魏景荣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在数千年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曾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它们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还进一步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对人们的心理、思想、价值取向都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关注社会重大事件以及它所能发挥出的独特作用。
一、社会重大事件的特性
所谓“事件”,《辞海》中将其定义为社会和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对“社会重大事件”的界定,学界观点不一。参阅多篇文献后,本文认为以下的解释更为准确:社会重大事件是指发生在国内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1]其中,既包括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也包括正面事件和负面事件。社会重大事件的特性是较广的波及范围、较深的社会影响、较强的关注力度。
(一)波及范围广
波及范围广是指事件影响的辐射范围大。社会重大事件不同于一般的事件,它波及的区域广、涉及的人数多,有些重大事件波及全国甚至全世界。而波及范围越大,事件的影响越广泛。发生在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数据显示,此次事件造成陕、甘、宁、鄂、豫、赣等多省(自治区、直辖市)近29.6万名婴儿受害,受三鹿奶粉影响的儿童约达300万人,直接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治疗、赔偿的费用高达9.02亿元。“三鹿”集团因资不抵债、社会责任严重缺失而破产,价值高达149.07亿元的三鹿品牌资产灰飞烟灭。[2]而且由此造成人们对国内奶企行业的极度不信任,其负面影响久久不能消解。
(二)社会影响深
社会影响深是指发生在某一领域里的事件,往往还会带来对一个国家或国际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全球范围内发生新冠肺炎的重大疫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告,至今(2020年8月4日)已有一千多万人确诊,五十多万人死亡,其来势之猛、传播之快、防控之难前所未有。这次事件是公共卫生安全性质的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已经波及经济层面、政治层面、伦理层面等,引发人们重新审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人们对疫情生态伦理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化人类对生命安全共同体的责任思考。
(三)关注力度强
关注力度高是指国家、社会、公众甚至全世界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强。从统计学角度来看,灾难性事件往往在社会重大事件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且多为突发性的,普遍造成对民众的财产损失以及生活的严重损害,甚至生命的丧失。基于人类同理心和共情的影响,重大事件都会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特别是现代网络媒体高度发达,人们可以便捷快速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也可以相对自由地行使话语权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甚至还可能通过谴责或褒扬、舆论围观乃至投票、募捐等行为影响相关部门对社会事件的后续处理。总之,社会重大事件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认同、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
二、社会重大事件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毋庸置疑,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发展都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大任务和重要目标。当然,科学的价值观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自会的,它需要通过培育才能确立起来。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如此,需要运用不同的载体、不同形式的教育。社会重大事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和独特的教育契机,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
(一)有助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用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追求的价值取向、遵循的伦理规范和具备的意志品质,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要达到的不仅是让大学生形成知识层面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入其脑入其心,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转化为他们的内心认同、行为准则。社会重大事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能够强化大学生的思想认同,为价值观教育找到现实的落脚点。
今天的“95后”“00后”青年大学生,自小接受学校系统的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大多源于书本和理论,缺乏切身的体验和实操的训练,因此理解比较肤浅,认同也不够深刻。而社会重大事件犹如一次生动的教育实践机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比如,我国疫情防控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民经济已经有序恢复,中国的抗“疫”措施和积极成效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肯定,这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接收到的信息是具体的、真实的、鲜活的,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感被点燃、被激发,很多人关心讨论国事,不仅点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中国之治”的深刻内涵,还深深认同青年一代在疫情下的社会担当以及未来应有的家国情怀。无疑,这些都是对“爱国”价值观的有力诠释和践行。
(二)有助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当前一个内容丰富、具体的重要话题,单纯依靠文字或者图片说教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青年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征。受网络普及的影响,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重大事件的波及范围之广、造成的社会舆论之大,都会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教师利用重大社会事件引发的社会公共危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重大事件具有强烈的震撼性。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社会重大事件,正面的会告知人们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科学所取得的成果,负面的也能让人们从中总结并吸取惨痛教训。人类只有不断获得成果和教训,才能逐渐地认识世界、探索自然、反观自省,在文明发展的征途上走得更远。好奇心也促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影响,经历重大事件带来的复杂的情感情绪体验深化人们对人生、社会、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影响着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有助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人是社会的人,需要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践行和巩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社会、服务民众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认同与实践验证相结合,利用社会重大事件无疑是一种特殊的实践通道。“社会事件是重要的社会生活‘文本’,是鲜活的教学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3]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社会重大事件让被教育主体去感悟、去体验,还可以使其沉浸或参与其中。比如,组织大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在关爱同胞、传递爱的过程中感受爱的力量并强化家国情怀;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结合自身能力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实事,从中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青年学生通过实践,有了直观的感受,从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内化为内心认同与秉持,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社会重大事件融入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思考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4]社会环境和重大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引入社会重大事件时,教师要注重把握其情境性、契合度以及典型意义。
(一)把握契机,构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境氛围
人们价值观念、理论认知的产生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情境。社会重大事件所构筑的独特的情境,“涵涉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能量,更易激发教育对象的情感,更能引起其心灵的冲击、思想的升华”[5]。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把握契机,增加社会重大事件的特定情境,必然能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北京奥运会、抗震救灾、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的召开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时间持续长,而且传达的是积极正面的影响,有利于构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情境氛围。不可否认,在北京奥运会中展现的大国形象和志愿服务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不畏艰险、团结互助、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反映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都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佳素材。
教师在价值观教育中融入社会重大事件,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借力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内涵,充分运用事件形成的具有独特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激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强化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内涵与观念的自觉认同。
(二)遵循规律,彰显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契合要求
以社会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设计价值观教育主题,融合各类重大事件中的有效素材,创新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针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具有一定高度的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要想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鲜活起来,增强其生动性和感染力,教师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精心选择合适的重大事件,聚焦热点、剖析难点、阐释疑点,把重大事件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求进行有机匹配,抓住形式与内容契合的要点。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到洪水滔滔,我们目睹了灾难的无情,也一次次看到中国人的牺牲与奉献。无数抗击疫情与洪水的英雄,他们中有医生、警察、军人、社区工作者,也有我们身边最普通的、最平凡的人,他们的事迹被我们知晓、让我们感动。英雄事迹让我们看到人间的大爱大义,国家的应对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全国上下团结奋战、众志成城,抗击灾情的事迹可歌可泣、感天动地。充分运用这些社会重大事件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就能开展一堂现实的、鲜活的、深刻的教育课,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能量。
(三)凝练内涵,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典型意义
社会重大事件具有潜在的多维教育价值,是有待开发的重要教育资源。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这无形的大学既然是我们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它,认识它,把它当作我们自己的宝贝,运用它来教育我们自己。”[6]这里的“无形的大学”是指现实的社会生活,包括各种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从教育者的视角看,这些事件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是联结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结点。教师把社会事件融入大学价值观教育,可以发挥其特色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理性认知、反思力以及价值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
当然,社会事件多样而繁杂,教师需要具有在各种社会重大事件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事件的能力,并使这些事件匹配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契合教育内容、紧扣教育主题、适应教育手段和方法。同时,教师还要能高度凝练案例的文本,形成逻辑严密、说理深刻、表达生动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总之,对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状况或问题的反映,具有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中把握人类对各种关系的认识,它映射出这个时期人类所追求的价值层次。生活的场所是价值观教育最好的“课堂”。正是无数个社会事件,深化人们对人生、社会、世界的认识,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推动着社会历史不断地向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