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野下高职公共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0-03-03

教育观察 2020年34期
关键词:非遗艺术设计大师

郑 超

(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有关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积极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公布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308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了五批1082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命名了1492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文化传统和民族记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大意义。[1]

一、“非遗”进入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必要性

(一)“非遗”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因此,高职教育要注重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发挥自身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服务和促进作用,培养具备“非遗”文化的创新型人才,开发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围绕社会用人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是大势所趋。[2]

(二)职业院校是工匠精神的前行者

职业院校在弘扬“非遗文化”方面有先天的办学优势,公共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建立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建设优质课程,能够增强专业的竞争力,构建专业的特色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培养人才的催化剂,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而作为工匠型人才培养的主体,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工匠机制、评价标准,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技并重。此外,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升,打造具备工匠精神的“双师型”队伍。只有知识的实施者拥有精益求精的技能和高尚的品德,才能够教导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因此,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必然途径

当前一些设计专业在“非遗”传承与高校培养二者之间在形式上存在联系,教学和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对接,但是忽视了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过分注重技能与设计理论的传授,导致培养方式单一。传统工艺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普遍遭遇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的瓶颈。以壮锦织造为例,忻城县壮锦厂传统技艺缺少继承人,面临倒闭的窘境。因此,传统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岗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催化剂,需要人才具备责任感和工匠精神,呼应岗位的要求。只有人才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才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四)解决传承人培养的瓶颈

在现代市场的冲击下,传统作坊式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非遗”的发展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师徒关系极易形成经济关系,使师徒关系更为复杂,不稳定因素增加,导致缺少传承人的情况开始普遍出现。同时,师资力量的不足、教育内容的单一、系统培养体系的缺乏等问题更是使人才培养困难的局面雪上加霜。因此,“非遗”有必要进入高职院校,通过在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开设相关课程的方式,从理论体系、专业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弥补传统作坊式培养的缺陷,发挥高职院校对“非遗”传承和传播的促进作用。同时,高职院校也要与“非遗”大师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加快形成合力,从多方面解决培养难的问题。“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通过搭建平台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转化为社会效益,吸引更多的关注,形成一个“校、企、政、市场”共同发力的良性循环,整体上多方面地破解“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困局。[3]

二、“非遗”与高职人才培养结合的新模式

(一)以大师工作室为导向的“双导师”制

2019年,广西艺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相继成立了陆景平、李正云等“非遗”大师工作室,通过成立大师工作室,专业教师能定期与大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以教学任务为导向,我校制订成果目标,以阶段性成果展为节点,将理论和技艺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专业教师共同构建的“双导师”教学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学生掌握“非遗”技艺进步迅速。相比传统学徒制“三年学艺,五年效力”的培养方式,成果显现更快,培养的学徒更多,有效解决了从业人员少的问题。同时,专业教师进入大师工作室学习,不仅能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共同设计和承担“非遗”在高职的教学任务,还为“非遗”文化的开发应用发挥传播作用、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在“双导师”制的模式下,大师与专业教师分别承担教学中的不同任务,以模块化的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活动,定期开展讲习讲座,结合项目实践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加深学生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理解。

(二)校企合作

我校通过构建“1+2”分段模式教育,让应届毕业生走进大师企业实习,形成现代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点,结合“非遗”文化,依托“大师工作室+实践项目+顶岗实习”的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组成教学管理团队,企业主管配备班主任,学校配备生活指导教师。教学管理团队分工明确,强化职业素养,建立考评管理体系,科学设计实习课程,创新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在短期内形成生产力,实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就业的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形成学校到岗位的无缝连接、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互相影响。多方合力打造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通整个培养链的壁垒,通过由浅及深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培养具备创新型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促进“非遗”文化和工艺美术在社会的影响力提升和良性发展。

(三)“非遗”传承与高职人才培养相结合

“非遗”的传承是一直困扰选拔和培养青年人才的共性问题。“非遗”传承对人才要求很高,必须同时具备天赋、品格和能力。因此,大师普遍无法找到合适的接班人,而青年学生也找不到大师教授技艺。借助于高校对设计人才培养的长期积累,学生在学习“非遗”文化和技艺的时候能够快速上手,不仅能为“非遗”传承拓展出新的可能性,还能构建新的培养模式。而“大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能够有效解决“非遗”项目的传承问题以及学校技能师资不足的问题,给“非遗”的传承注入新鲜的血液,将拥有艺术设计理念的人才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从社会角度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能够推动创新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具备“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利用校企之间的不同资源,学生能够充分磨炼技能,锤炼心智。因此,学校教育和大师工作室的并行培养,对“非遗”的人才选拔无疑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相结合

通过教学模式的制订,依据构建的相应课程,学校搭建起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机制,将“非遗”传承引入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让“非遗”文化有效地呈现在高校教学成果中。

(一)注重高职教育“强基础”的原则

文化修养不够、现代设计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高职院校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成效,也影响着学生对“非遗”的认知与担当。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的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以传承和保护传统工艺为出发点,通过开设现代艺术设计的相关课程,以开展理论结合实践的授课形式,强化技能,打牢基础,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传统技艺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后,学校可以充分结合传承人的技能,使学生掌握“非遗”技艺和创新能力,达到强化技能的目的。同时,学校可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通过举办展览、考察调研等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方面检验“非遗”在高职教育中的成效,达到打牢基础的目的。

(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培养理念

“见人”即开放式的态度,所学技能只有通过“能见人,人能见”才能够生动地展示出来,只有通过“能见”,才能以一种包容和自信的态度接受社会的检验。“见物”即眼见为实,物象的传达过程是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形成“象”。“物”的呈现是可知可感的,因此,“非遗”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体现思维的生活方式。“见生活”是前两者的升华,源于生活,反哺于生活。有了“见人见物”,才能够感受到“非遗”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身边。融入生活之中才有生活之趣,即“见生活”。只有达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层面,“非遗”保护实践才能够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非遗”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活态的、积极的,呈现出的成果是生动而丰富的,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制订原则和教学目标后,如何在高职教学体系中体现出“非遗”的可行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架构的重中之重。专业基础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和大方向,与之相对应的“非遗”内容的课程也需要在课程设置中有所体现。因而,学校需要将“非遗”传承技艺与现代设计课程结合起来,各有侧重、紧密配合、互为补充。例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入“非遗”的相关知识,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讲授现代设计方法又突出“非遗”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传统手工技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了解掌握一个“非遗”工艺技艺,从中收集和整理与设计相关的素材,通过课程设计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符合“非遗”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培养要求。

学校在构建公共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考虑到“非遗”和设计课程的特点,制订了更加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一是在专业必修课中,学校设计了与“非遗”相结合的核心课程,例如陶艺设计与制作、漆艺设计与制作、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二是在选修课中,学校设计了有所侧重的“非遗”技能的特色课程,例如广西民族传统技艺、蜡染制作技艺等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无论是核心课程还是特色课程,均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形式,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寻求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背景下以更加适合艺术设计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建立针对性的评估制度

建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后,学校为保障教学内容和质量,建立健全了一套相应的评估制度,这对保障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是有积极作用的。通常,高校课程教学评估机制采用的是“平时成绩+终考成绩”的方式。而“非遗”传承视角下的设计课程需要重新构建合理的评估制度,在综合“非遗”技能特点、市场需求、教学目标、校企合作等因素的数据后,引入适应专业需要的评估机制,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推动人才培养、“非遗”传承、资源整合和市场运营,最终由市场和企业参与评估,从而形成良性的评价循环,达到多方共赢共利的目的。

总之,“非遗”在高职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结合二者的特色和优势,是实现传承“非遗”与教学创新的统一,也是设计类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学校应注重课程合理建构、教学质量把控以及校企深入开展合作,不断增强“非遗”传承活力与后劲,强化学生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非遗艺术设计大师
大师剪我也剪
《星.云.海》
《花月夜》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