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基础会计课程思政融入点探究
2020-03-03汝晓琴
汝晓琴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商贸学院,浙江嘉兴,314036)
一、引言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也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各类课程都应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育人职责,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大思政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师纷纷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探究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探索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此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课程思政价值本源体现的三个层面
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是指“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目的是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回归。[1]
(一)学校层面
校园是孕育人才的摇篮,课堂是教书育人的阵地。目前,高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思维活跃、不按常理出牌。但是,挑战必定伴随机遇。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将思政课的授课模式生搬硬套到各专业课程中,而是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会贯通。
(二)教师层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名句其实就蕴含了课程思政的内涵。高校教师只有既潜心问道,又勇于突破,才能在专业课程教育中为学生“授业”和“解惑”。同时,教师要追本溯源,将“传道”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此外,思政教师自身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将自身信奉的理想信念与行动统一起来,做到言传身教,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三)课程层面
课程思政并不是生硬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入专业课程,而是需要高校专业课教师通过积极的探索,找到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将专业知识元素与思想政治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使专业课更加有情怀。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发展到如今的课程思政,是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创新,思政课程是对学生政治理论的显性教育,而课程思政则是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在课程思政下,思政教育的传授者从专职的思政教师扩大到全体教师,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转变。
三、基础会计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
会计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主要研究资金在企业中的流转与运动规律。会计作为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担负着国家赋予的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的职责,其执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2017年11月5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退出历史舞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也不再是会计从业人员必考的科目。众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陆续取消了该门课程,而该门课程恰恰是最能展现财务会计类课程思政的。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八个方面。由此可见,基础会计课程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法制、爱国情怀、团结合作等众多思政元素。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被取消后,这些思政元素顺理成章地由其他财务会计类课程承接,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就是基础会计。基础会计课程作为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第一站。因此,如何在该课程中破解思政教育“孤岛”困境,为思政教育与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融合提供现实途径,将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通过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讲授传递给学生,着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的意义
“立信,乃会计之本。”近年来,财务造假案频出,如2018年的国药控股、昆明机床等财务造假案件,2019年的聚灿光电、新绿股份财务造假案件和2020年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件。这些案件有的是虚构交易数据、虚增利润,有的是粉饰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财务造假的手段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也从侧面反映了部分会计从业者存在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感低下的问题。一旦以诚信立本的会计行业失去诚信,那么势必会对整个会计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谨慎性等内容也将形同虚设。
作为红船旁的高校,践行“红船精神”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义不容辞的使命。2019年,我校财务管理党支部提出将“铸真人真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作为专业品牌建设,在财务会计课程中逐步强化课程思政理念,要求专任教师主动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挖掘教学过程中财务会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思政教学能力。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应找准契合点,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大思政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贯穿专业课堂的整个过程。基础会计这门课程主要按照会计概述、会计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教学单元展开。
(一)会计概述
1.教学内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等。
3.融入方式。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会计阶段、近代会计阶段和现代会计阶段。会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是会计的产生和单式记账法应用的阶段。历史上,孔子、孟子、韩非子都曾对会计这门学科发表过观点。在讲解古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阶段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提炼出会计学科与中国古代文化的融合点,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纵观古代会计到近代会计,再到现代会计的发展进程,会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充分说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2]作为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而要从动态的、宏观的视角去对待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会计记账方法
1.教学内容:复式记账法。
2.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等。
3.融入方式。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及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复式记账法和会计恒等式蕴含了很多哲学思维。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守恒的,作为学生来说,付出和收获往往是守恒的,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大。教师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汲取更多知识的养分,帮助自身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3]
(三)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1.教学内容:销售收入的核算。
2.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等。
3.融入方式。企业生产过程结束后,形成可供销售的库存商品,接下来就要进入销售环节。一方面,企业资金形态在库存商品、应收账款、货币资金、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等之间形成了一个闭环。销售环节是资金运动的末端,是由前期各项工作累积而来的结果。通过销售业务的核算,教师要告诫学生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教育学生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事。另一方面,企业销售商品获得收入,商家经常会在我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前夕举办促销活动,以此增加销售收入。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宣扬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以及爱国情怀。
(四)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1.教学内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差旅费报销。
2.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会计职业道德。
3.融入方式。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会计从业者的工作日常。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的重要性,指出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是登记账簿的前提和依据,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即对待该项业务时的细心和耐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另一方面,学生必须遵守会计职业道德,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坚决不做假账,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会计工作涉及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具体业务主要是差旅费的报销。出差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事,因公出差期间所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都由工作单位来支付,这些费用统称为差旅费。和出差紧密相连的一个词是报销,报销差旅费时必须向企业财务人员提供发票、报销单等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在讲解差旅费报销业务时,教师要告诫学生严格凭票据报销,如果审核的过程中发现原始凭证有缺失、报销金额不匹配等应予以退回。在讲解差旅费报销业务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财政部2014年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的细则,即出差人员要按照相应的职位等级选择出行工具、住宿标准及相应补助,向学生表明政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决心。
(五)财务报告的编制
1.教学内容:财务报告的编制。
2.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会计职业道德。
3.融入方式。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在编制财务报告之前,会计需要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的相关知识和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期初建账,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总账的登记,期末的对账、调账、结账处理,编制与审核会计报表。这一系列工作要求会计做到耐心和细心,用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去完成财务报告的编制。教师要在课堂上告诫学生,作为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客观公正,不弄虚作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法治、敬业、诚信等理念。
五、基础会计课程思政考核体系设计
基础会计课程思政,从设计内容上看,是基础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财税一体化综合实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计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合。因此,课程思政在设计考核体系时应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考核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掌握是否扎实;另一方面考核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计职业道德、爱国主义情怀等的认可度。[4]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基础会计课程思政考核设计应当注重过程考核。当前,基础会计课程正在大力推进“三基一通”四个维度和分级别职业能力测评方式。“三基”是指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实训、基本职业素养养成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一通”是按照国家“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学生应通过某一种职业资格的考试,获得某种职业资格。多维度的考核体系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思政课堂的第一阵地,是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价值的主渠道,是解决思政教育与财务会计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实途径。教师将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通过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讲授传递给学生,能够帮助财务会计专业教学回归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