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科走班”新常态下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020-03-03

教育观察 2020年23期
关键词:选科教学班常态

徐 强

(广州市南武中学,广东广州,510220)

2019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粤府〔2019〕42号,以下简称《改革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广东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本次高考改革可概括为“3+1+2”模式,即考生在必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基础上,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中自主选择一科,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门学科中自主选择两科参加考试。

由于学生选科的多样性,选科结果复杂化,学校难以简单地把选科相同的学生固定地安排在某个班,“选科走班”成为学校育人模式和班级管理方式的一种新常态。针对“选科走班”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广州市南武中学立足于学校实际,积极而稳妥地推进2018级高一新生“选科走班”的综合改革实践,在转变班级管理方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新常态衍生新问题

在《改革实施方案》正式下发前,学校便提前动员和提前模拟,开展了一系列新高考改革宣讲活动和多层次的工作会议,力求做到“稳起步、实推进、显成效”。但是,随着新高考方案的落地,2018级高一新生“选科走班”成为一种新常态,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拐点

班级文化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行为,调节和控制学生各种偏离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规范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在“选科走班”新常态下,班级文化的影响范围扩大,传统的班级文化(原有行政班的班级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原有行政班的班级文化会影响到来本班上“走班课”的学生;另一方面,“新成员”的加入也会对原有行政班的共同价值取向带来影响。因此,各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得不将教学班的“新成员”纳入考虑范围。而且,本班学生到他班上“走班课”,又是班级文化展示和输出的一种方式。如何让流动的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把握好“新常态”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拐点,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班级常规管理的盲点

就实际工作而言,班级常规管理就是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要求为依据,结合学校与班级的情况进行的经常性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推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抓好班级常规管理,能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班级的基本工作秩序,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为规范和开展各项班级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在“选科走班”新常态下,常规管理出现了一些盲点,如上课迟到、课堂状态不理想、出操拖拉、不做眼保健操等。虽然学生会一如既往地进行常规管理的检查和反馈,但是由于“走班课室”中涉及很多个行政班的学生,因此,难以及时将真实的常规情况反馈给各行政班班主任,使班主任难以及时跟进教育。长此以往,必将对班级管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学生跟踪教育的难点

在中学阶段,学生非常需要情感支撑。在行政班管理模式下,一个班有“相对稳定的教室、学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1],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建立相对稳固的情感连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成长绝非一日之功。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教育者时常会遇到学生反复出现某些问题,所以,“反复抓,抓反复”是教育的常态。这是养成教育的常态,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关注和跟踪教育。

在“选科走班”新常态下,“选科走班”的学生到指定教室上完课后,回到自己的行政班参与日常学习。这种情况下,班主任难以及时了解学生“走班”时的听讲状态和作业完成情况。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向科任教师了解情况,就会出现跟踪教育的空白区,在原有行政班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固的情感连接就会减弱,从而影响行政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此外,在“选科走班”新常态下,诸如传染性疾病防控、走班教师请假调课、学生作业监控与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物品保管与丢失等情况,也在考验着班级管理者的智慧。

二、新常态催生新举措

行政班管理模式得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其有着难以替代的特殊的教育教学功能。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倡导和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依然需要行政班管理模式承载重要的教育服务功能。因此,现在还不是取消行政班管理模式的恰当时机,但要推动行政班管理模式的变革与转型,实现行政班管理模式与教学班的管理相互配合,激发学生的潜力,实现行政班与教学班齐抓共管。

(一)抓住核心,班级文化仍是必然之需

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仍然需要有力的抓手,以推动各项措施落地。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个基础性单位,行政班要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激发其新的潜力。因此,加强对行政班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依然是班级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新常态下,班级文化的建设必须将那些走进行政班上课的“新成员”纳入其中,比如,为学生开辟专属的“比学赶超角”,对那些在行政班、教学班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表彰“上墙”,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行政班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一定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将教学班的班级文化纳入其中,促进二者完美融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并进一步扩大对学生的影响,实现“以文化高标引领,用文化浸润育人”的目标。

(二)双管齐下,全员德育已是应然之举

“全员德育”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理念,但在日常的学校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一手抓,科任教师两眼看”的现象居多。在新常态下,对于“全员德育”,学校不仅要“面上倡导”,还要加强科任教师的认识,促进实际效果的取得。学校要认真做好“全员德育”整体的设计与工作的具体安排,通过召开学校全体教师会、学科组长代表会、学科备长会、年级教师代表大会等,切实做到“提要求、讲做法、勤跟踪和常指导”。当然,学校务必明确“行政班班主任为主,负责日常管理;教学班老师为辅,负责走班期间班级事宜”。[2]

实施“走班教学”后,行政班班主任和全体学生之间接触、交流的时间减少,因此,班主任必须合理利用学生的早读、午休、班会、自习等课余活动时间,借助各类学校与班级活动来凝聚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行政班班主任还必须主动与教学班教师进行沟通,关注行政班全体学生在“走班”期间的具体学习表现和思想状况,及时跟踪并加强个别学生谈心教育。

学校层面必须引导教学班教师积极实现角色转换,让教学班教师做到“一岗双责,既负有教学职责,又具有管理职责,主动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走班期间学生情况,积极主动安排教学班的各项事宜”。[2]在“走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校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教学班教师的管理职责。“走班教学”期间,班级事务由教学班教师全权负责,包括组建教学班的班干部队伍、确定卫生值日和明确教学班的奖惩制度等。我校积极探索教学班与行政班并行的学生管理模式,给予教学班教师“副班主任”的相应待遇。

(三)激活学生,自管自育当是自然之策

在“选科走班”新常态下,激活广大学生“自管自育”的意识和潜能,成为新常态下班级管理稳步向前推进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我校大力提倡和推进学生“自管自育”,主要体现在学校学生会(自律委员会)全面参与学校的“十项常规”管理工作。但是,当前的“自管自育”仅局限于学校学生会特定的学生干部群体,无法激发全体学生“自管自育”的自觉和意识。因此,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年级学生会分会”(主要由学生会成员在各班班委中自由推选组成),与学校学生会同步,努力建设一支自上而下高效推进、自下而上有力支撑的“自管自育”的学生领导团队,从而更大范围、更强力度地激发广大学生的意识和潜能,让“自管自育”逐步发展成为学生的自然之举,为“新常态”下班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总而言之,新高考方案带来了新问题,新问题必然引发学校育人方式和班级管理方式的变革。在“选科走班”新常态下,中学班级管理迎来了新的挑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也面临着新的考验。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我校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改革:从最初的一个年级半数以上的班级“选科走班”,到全年级全面推行“选科走班”;从固三(学生选择的“1+2”科)与固二(学生选择的“1+1”科)的分层结合,到固一(物理类班/历史类班)与固二(CCAE学院、剑吴学院、晦闻学院)的分层结合。

就实施效果而言,从最初的乱象丛生,到经过学生的逐渐适应和学校的不断调整,我校比较快地实现了有序走班。就班级管理层面而言,我校比较有效的做法是紧紧抓住班级文化建设这个核心,双管齐下,大力倡导全员德育,推进学生自管自育。

猜你喜欢

选科教学班常态
雅韵·智慧·健康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