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工具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0-03-03

林区教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蓝墨云工具教学模式

(长春建筑学院,长春 130604)

一、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正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大学英语写作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素养,其传统教学模式由课堂集体学习(即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的一对多的课堂讲授模式),以及课下个人学习(即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系统或光盘进行自主学习)两种模式构成。但传统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课上教学资源的单一与重复,教学媒介的单调与乏味,教学环境的封闭,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机械,学生的个人学习缺乏足够的引导,学习资料的组织没有条理性和层次性,甚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而英语写作的学习需要即时、便捷,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碎片化学习才能满足英语写作学习的频率和效率[1]。诚然,移动工具媒介的特点满足了新时代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需求,弥补了固有教学模式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不足。因此,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以移动互联媒介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探索将成为推动大学英语写作改革的一次积极尝试,并提供理念创新、方式创新的可能性。

依照何克抗先生做出的定义,“所谓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2],强调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实践与监控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重视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创造相结合。当前国际教育界已对此达成共识,认为只有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化教学相结合,使二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才能使教与学达到最好的效果。而移动学习是基于移动工具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发生的学习,且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最大程度地实现碎片化学习,即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充实学习内容[3]。此外,移动工具的可携带性及普及性使得此媒介更易被师生所接受。因此,基于移动工具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有了更大的可操作性和探索价值。

二、基于移动工具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本文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Iron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课文中的真实写作教学资源为依托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在制定该混合教学模式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和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首先,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备了自主预习和独立课下研究及合作学习的素质,这些基本的能力和意识为教学设计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也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发布教学任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参考空间。同时,从性格、个性层面来看,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追求个性自由,反对束缚和被支配的学习,习惯于自主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更渴望主动和独立,表现欲强,渴望得到认可。鉴于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移动工具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穿插丰富的互动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与课下活动的空间,充分发挥教学媒介的便捷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制定灵活的教学评价方式。其次,从写作部分教学目标来看,本课的写作教学目标是了解并掌握“cause-effect(原因策略结构)”的写作模式,能独立完成该结构的写作。该教材每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都有写作部分的教学内容,且课后都安排了相关的英语写作练习,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通过课文分析,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和策略,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从认知目标来看,学生首先要通过阅读,分析铁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必会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从技能目标来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此种写作手法,并能独立完成相对应的课后写作任务,在学习资源的支撑、移动工具的辅助以及教师的课堂引导启发之下,学生能通过研究性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得出相应结论,并进行展示和评价;从情感目标来看,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习工具和学习环境,在分析、协作、展示、评价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乐趣。

根据相关的教学分析,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确定以手机APP的蓝墨云班课应用软件与雨课堂平台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开展为期20天的教学实践。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更多地能动学习,课下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材料,进行学习任务的发布、分配,配合课上的引导、启发和监控,对传统学习模式与基于移动工具的两种模式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和探索。蓝墨云班课手机软件移动工具作为主要教学媒介,具备多种现代化信息功能,包括课上的头脑风暴,举手回答,小组讨论,抢答,投票等[4],可使教学资源的配置、显示与应用更直观、高效、迅捷,同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互动环节更充分。移动APP作为资源的承载和传递媒介能够使教学活动延展到课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更多契机,学生可通过该媒介的分享、提交、合作、评价模式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雨课堂作为辅助教学平台,使教师可控制资源材料的内容和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纠正,该平台也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储存和记录,方便学习的反复进行和资源的下载。这种即时性和永久性的结合,能够使教学环节行之有效地进行,又能满足学生对某种教学资源的偏好和复习,加之传统教学的直观和可控性,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满足了现代教学对时间、空间的延展,对学生主题性的挖掘,对教师辅助作用指导性的隐化,实则是对写作教学资源配置和师生功能配置的优化。

三、基于移动工具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三部分开展基于移动工具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已不再只是单纯的用书本知识作为预习材料,让学生在课下通过阅读进行预习。有了蓝墨云班课APP,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链接通过APP发给学生,对于需要下载的预习材料,也会同步发到雨课堂平台上。对于“Iron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课文部分,与课文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师生会同时给出认为重要的词汇、句型,并推送到蓝墨云班课上,反复出现的推送重点将作为学生预习的重要内容重点关注。对于主题文章的预习不再拘泥于教师安排,师生共同推送使得学生关注的重点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并在APP上给予指导和讲解,APP的即时性优势,学习的碎片化模式能够使预习更普惠学生。同时,教师也会推送与文章写作模式有关的微视频、慕课到雨课堂平台上,以便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提前对这种写作模式进行合作学习,建立初步认识。学生可将对文章写作思路的有关问题及时推送到蓝墨云平台上,教师会开放小组讨论功能,学生进行自由探讨,并把无法解决的问题存储到个人雨课堂记录中。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将扮演活动策划者和指引者的角色,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内容之后,用头脑风暴的模式鼓励学生输入自己对于文章写作思路的看法,并推送到APP当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教师组织学生根据“缺铁的原因”,“缺铁的影响”指引学生进行段落划分,并给出划分依据。教师组织学生在该APP投票功能界面对支持的想法进行投票,选出最适合文章写作逻辑的分段模式。以文章第四段为例,此段是典型的cause-effect写作模式,教师组织学生以合作讨论的模式将本段的effect(影响)部分,即女性普遍缺铁的句子和进行详细介绍的cause(原因)句子找出来,利用蓝墨云APP的小组讨论功能和举手功能进行讨论和展示,以强化对该写作手法的认识。充分讨论后,进行课后写作内容的夯实,学生在APP上给出课后练习“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原因和影响,并形成写作思路,教师随机选出不同观点,以投屏方式组织学生探讨,并给出意见。最后,学生根据本节课的APP使用痕迹与讨论,对本节课涉及的“原因策略”写作模式进行归纳总结。

课后作业部分,教师可采用支架式教学法,即根据所学的写作手法,给出参照的词汇,篇章方面的句式,时态等提示,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作业,学生可利用开放的雨课堂平台,提交自己的作业。教师发布一定的评价标准,挑出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在雨课堂平台上进行展示,并同时在蓝墨云班课手机APP以及雨课堂平台上发布通知,鼓励学生在平台上鉴评这些优秀作业,并根据评价标准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此,开放的平台和即时的互动交流使得写作知识能够惠及所有学生,打破了原本封闭单一的作业方式。学生还可以及时下载、回顾优秀的写作范例与写作思路,句式等知识。

四、基于移动工具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调查反馈

我们采取随机无记名抽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该研究的师生进行调查。数据显示,百分之九十的师生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持欢迎态度,认为该教学模式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从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的反响来看,大数据中学生的发帖量,参与度,作业提交次数与修改次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频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这种更灵活的、更贴近学生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热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无疑为未来探索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操作与实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新旧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也必将是未来教学模式探究的重要实践。

猜你喜欢

蓝墨云工具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准备工具:步骤: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巧用”工具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