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EC教学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2020-03-03孙延修
孙延修
(沈阳工学院 基础课部,辽宁 抚顺 113122)
ISEC(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是一项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该项目是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由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并联合国内外多所院校及教育专家所研发的项目[1]。ISEC项目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教学理念不仅有助于本科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能根据高职学生及数学课程的特点,在项目中所提倡的明辨性思维、互动性教学与阶段性考核等教学理念对高职数学的教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ISEC中的教学理念可使教学效果最大化[2]。同时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高职院校的首要责任[3],所以基于ISEC教学理念本文针对对高职数学的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一、ISEC项目的教学理念
(一)明辨性思维
明辨性思维又被称为审辨性思维,是对外界信息给予批判性思考,具有求证的科学性、分析的合理性等特点,是一系列批判性的思维技巧。学生在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辨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ISEC项目教学中教学理念的核心部分。在现代西方一些国家的教育理念中,通常将“缺乏反思”视为对“合理思维过程”的违背。基于明辨性思维的理念,美国公私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一理念对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在ISEC项目的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明辨性思维的培养。
(二)互动性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课堂的互动性是非常重要的。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仅仅是教师讲的多么精彩、多么详实,关键是看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收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通过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才能了解学生,才能知道哪些内容需要细讲哪些内容只需略讲,更好地把握课堂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ISEC项目提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进一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三)阶段性考核
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4]。阶段性考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考核方式,其一般将考核内容进行划分后按照授课的内容进行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的每次考核内容明确、具体,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从而有利于指导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同时,通过每一阶段的考核使学生真正地了解自身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体现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点。
二、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随着我国高校的纷纷扩招,高中升学率大幅上升,对本就萎缩的高中毕业生来说考上普通本科大学不再是难事。在这种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招生举步维艰,很多基础相对较好的生源被普通本科院校所招走,把大批的中下等成绩的高中毕业生“挤”进职业院校,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具体表现之一就是数学基础较为薄弱[5]。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弱且参次不齐,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这就给高职院校数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数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数学课程理论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很喜欢的学生占10.8%;一般喜欢的占21.5%;不太喜欢的占33.3%;表示有厌恶感的占34.4%。可知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占到67.7%[6]。但是,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极其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学生需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技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数学课程的开设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数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高等数学的课程性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考核方式一般只针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计算能力,而考核形式往往采用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目前,针对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其中构建以考核知识点的应用技能与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核并重的考核方式陆续被提出。这种考核形式可以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学习成果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高职数学考核形式的一种重要补充,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改革提供了方向。
三、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课堂形式的探索
基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高等数学的课程特点,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知识结构可以选用讨论会、讲课、个别辅导等课堂形式进行教学。
针对高等数学课程中出现的定义、定理与推论部分,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讨论会的形式进行授课,学生通过ISEC项目中所提倡的明辨性思维对课堂内容进行相互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与整理。针对课程中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数学计算部分,可以以讲课形式进行授课,这样既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为学生统一了计算方法与计算步骤。针对习题课部分,可以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进行授课,由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课堂上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进行可以使得辅导更具有针对性。
(二)教学方式的探索
数学文化是一种科学文化、一种理性文化,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科学与人文价值[7]。基于高职数学课程的理论性与抽象性,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可以融入数学文化和数学实验,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实验作为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学生往往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因此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从数学符号入手让学生去了解数学、认识数学;从数学思想入手让学生去体会数学、理解数学;从数学史、数学故事入手让学生去认识数学、喜欢数学[8]。数学文化作为高职数学教学的必要补充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效果。高职数学中有的计算题非常繁琐,学生即使掌握了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也容易出错。针对高职数学中的计算部分可以开展数学实验,可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辅助教学。MATLAB数学软件具有容易操作、便于应用的特点,并且通过数学实验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考核方式的探索
基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在数学课程考核中可采用多样性考核和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实施。高职高等数学考核和评估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探索的能力为主[9]。
学生的能力具有多样性,一种好的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在高职数学考核中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多样性考核,采用作业、平时表现、小测验、数学实验、小论文等形式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核,保证考核的全面性与公正性。同时,基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可以采取阶段性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学完的每一部分内容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意识,也为教师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采用多样性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与ISEC项目的教学理念相符,有利于提高高职数学的教学效果。注重模块化的考核方式,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0],可使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总之,本文主要基于ISEC的教学理念结合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高职数学的课程特点对高职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同时也为高职数学教学方法设立了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