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心理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探析
2020-03-03孙莹
孙 莹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长期以来,思政类课程与非思政类课程缺少交融共振,无法形成育人合力,影响了学生良好德育素质的养成[1]。自2014 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高校思政类课程和非思政类课程同向而行,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些文件的颁布,意味着“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嬗变,也对各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即从“思政课程”的单向输出,到“课程思政”的全面发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育人要求,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时至今日,“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得到各高校的广泛重视。但是,在具体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许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还存在种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和落实。
一、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薄弱,部分教师站位意识缺失
长期以来,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弊端,使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削弱。结合各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顶层设计薄弱、部分教师站位意识缺失的问题。顶层设计薄弱,归根结底,是由对“课程思政”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高校除了教学一线的教师队伍外,还有行政、教辅人员等等,如果仅仅认为“课程思政”是教师队伍的工作,没有自上而下地优化顶层设计,势必会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另外,部分教师的站位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凸显,作为教师,不但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更加要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使命担当[2]。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并非党员,自诩“价值观中立”,在课堂上“夹带私货”,不恰当地发表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言论,甚至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很容易使青年大学生产生价值观迷茫。思想稍微滑坡,就有可能滑到错误的轨道上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意识,加强思想自觉、行动自律,在重大原则和立场问题要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能有半点动摇。
(二)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混为一谈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绝对不是单纯的词序颠倒,也不是简单的同义词替换,而是两个内涵、外延都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绝对不可以混为一谈[3]。思政课程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思政课”,而“课程思政”是要将各门课程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整合,以发挥育人“协同效应”,本质上是一种课程观,要注意两者区分。有些非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到位,误以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所有非思政课程作为思政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又因为担心思政理论水平不过关,怕自己讲不好、没深度,往往将思政教材的段落照搬照读。这种把非思政课堂变为思政“第二课堂”的做法和“机械背书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偏离了“课程思政”的本意和初衷,也会使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适得其反。要想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关键是在教师的理念更新[4]。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在各高校如火如荼进行,许多教师认为,要想做好“课程思政”,就要在课堂上尽量援引思政元素。然而“多多益善”,体现在授课过程中,就会出现思政元素与授课内容衔接不得当、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甚至硬性拔高等问题;而由于思政元素的不当嵌入,有时也会造成“本末倒置”、“头重脚轻”的现象。这种“重思政轻课程”的杂糅式教学法,不仅没有收到预想效果,还有可能打乱原有的授课节奏,影响课程内容的输出,可谓得不偿失。
二、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教师“立德树人”效能
高职院校如果想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正确认识顶层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把加强和优化顶层设计的任务作为重中之重[5]。对高校而言,不管教学人员还是行政人员,都要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共同承担起协同育人的使命,形成育人合力,积极发挥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功能,真正做到将“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加强和优化顶层设计,就要真正自上而下地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和进展。有专家建议,要“高校一把手牵头、分管校领导主抓、系部教师落实”,到系部层面,要将“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果与系部内涵建设有机融合,以系部内涵建设带动“课程思政”发展,以“课程思政”的成果促进系部内涵建设转化[6]。另外,要让全体高校教师牢固树立坚不可破的“立德树人”理念,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使命意识。有专家认为,可以建立思政教师与非思政教师“课程思政”结对指导机制,以此提高非思政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并且建立与完善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并且将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效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7]。
(二)破除课程壁垒,有机融合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高校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这就要求高校更新与改进传统单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机制,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由于所谓专业差异产生的“育人壁垒”,链接高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原点,构建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通的立体化育人体系,从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360 度“大熔炉”的教育合力[8]。像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黎声教授所讲授的“人体解剖学”,被学生们称之为“人生大课”,第一课的主人公,就是那些浸泡在福尔马林里的遗体捐献者,这些无声的“大体老师”,以一种静默的姿态,为学生展示出了一种震撼的力量和生命永恒的温度。张教授向学生讲述“大体老师”的感人事迹,带领学生向他们集体默哀的同时,敬畏生命、感恩付出、医者仁心这些关键词,已经悄然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更加坚定了他们作为未来医生的决心和责任感。诸暨技师学院从当地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中汲取“思政”养分,精练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等元素,使之入耳入脑入心。
这些高校的先进经验珠玉在前,也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有益启迪和理想模板,归结起来,就是充分认识到了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所蕴藏的隐形教育资源,在二者间建立起良性的共生、共轭和共振机制,实现了课程育人的“共效应”[9]。事实证明,要破除课程壁垒,整合教育资源,关键在全体教师的深度参与和素质提升。不管是思政课教师,还是非思政课教师,都要打破“门户之见”,携手共建起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的课程教学团队,确保各类显性及隐性的资源被全面挖掘、精准提炼、深度融合,将协同育人效应发挥到最大。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一)洋为中用,提高教学话语感染力
众所周知,心理学是一门“引进”的学科,且流派繁杂,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理论观点,在这些理论观点中,既有对人的心理本质正确的认识,也有对人的心理本质歪曲、片面的认识;既有唯物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也有唯心主义的荒谬观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把握不好教学话语,容易给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和思政课程是“两张皮”,无法进行融合。对此,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能对外国心理学已有的成就和将有的成就有所忽视。我们要把他们已有和将有的成果至少是其中主要的成就,都拿过来加以了解,加以鉴定。其结果应该是有的采纳,有的舍弃,有的存作参考,有的则加以消化和吸收,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血肉。”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既要时刻把握课程主旨,又要敏锐捕捉“课程思政”和心理健康课程的切入点和触发点,如讲授心理学相关流派及理论的时候,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对具体的理论作具体的分析,把正确的观点与错误的观点区分开来,唯物的成分与唯心的成分区分开来,辩证的方法与形而上学的方法分别开来,并把人物的哲学思想与专业成就区分开来,政治观点与学术观点区别开来。这样一种学习过程,必然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教师理论思维的能力。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尽量用新鲜生动的表述、深入浅出的讲解,激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传达,实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现在有一种论调,认为教学话语的生动化,就是要在课堂上多讲段子,多采用网络流行语,以此来提高学生听课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无疑是一种误区。“课程思政”的教学话语,既要精练、准确,也要质朴、隽永,要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刚柔并济,才能如春风化雨、涓涓细流般融入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程的亲和力,使课程更加生动“接地气”。同时,还要构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教学话语,激活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中国表达。
如笔者在讲解气质类型时,播放了一段“林黛玉进贾府”视频,对照原文对王熙凤和林黛玉的描述,学生们不仅对多血质和抑郁质的典型表现有了清晰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美育体验;在分组讨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局限性的时候,学生列举了革命志士夏明翰、凉山“最美逆行英雄”消防员、驰援武汉的校友白衣天使等例子,并且主动探讨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职业素养、道德理想等内容。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注重民族文化性的话语表达,不仅能进一步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如果运用得当,还会使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课程的融入无痕迹、水到渠成。
(二)及时梳理思政要素,构建动态思政资源库
作为一门脱胎于哲学母体的人文通识类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与思政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而思政课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许多知识点的重叠,如爱情、理想的概念等等,如果能提炼好这些知识点,以此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似曾相识”,无形中增加他们对“课程思政”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以我校(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为例,如调适情绪、完善自我意识、优化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这些教学内容都可以见缝插针地融入思政元素,如笔者讲解人格构成因素时,就以苏洵的《名二子说》导入新课内容,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为父亲的苏洵要为两个儿子取名为苏轼与苏辙,他们身上分别体现的是哪种气质类型等问题。而在讲解人格形成的原因时,笔者又以引发全国关注的“申军良寻子案”主角父子为例,让学生深深地领悟到:遗传与环境对于个体人格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自我意识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即使申聪年幼被拐卖,受尽艰辛苦楚,但是却养成了开朗豁达、积极向上的人格,这是与他良好的自我意识分不开的。这些生动鲜活的范例,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同,受到学生好评。笔者经过认真梳理和整合,结合学生关注热点,蕴藉时事内容,已经构建起涵盖名言警句、轶事典故、纪录片片段、时事新闻微视频、动画短片等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动态思政资源库,并始终随着教育教学的需要而不断更新调整。
(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00 后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烈的特点,又普遍存在人文思辨能力较弱、正确价值观尚未定型的特点。他们几乎人人都喜欢“网上冲浪”,热衷讨论流行文化和时下热点问题,面对这些特点鲜明的学生,想要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仅靠传统的课堂知识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将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的主体,转变成主动发现学习的主体。如果将传统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有机融合,恰当地辅之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定会大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感染力[10]。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本身,就是集理论知识教学、团体心理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是强调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自助性于一体的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课程[9]。今年三月初新学期开课之时,笔者因受疫情影响仍滞留在湖北农村,部分课程改为了“线上直播+网络资源教学”,笔者也顺势成为了线上第一课“疫情下的那个我”的案例教学主人公。笔者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滞留情况,随即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你们认为一名心理健康课程教师遇到这种情况,身心健康会不会受到影响?疫情期间应该如何维护身心健康?短短5 分钟的限时讨论,事实上是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让每组成员都迸发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经过一番讨论和思考,学生们深刻领悟到:保持身心健康,积极认知、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是缺一不可的,而积极认知是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的基础。滞留固然不便,但却保障了全家的安全,更是配合国家防控疫情大局的表现。而适当的应激状态,会激发人的身心潜力,使人自发维持最佳身心状态。贯穿笔者疫情教学始终,而笔者为学生布置的各类作业,如放松训练展示、心理漫画创作、思维导图绘制、心理短视频制作等,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这种寓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法、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手段于一体、注重学生反馈评价的课程模式,有87.4%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模式创新,力求达到“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课程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