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幼儿告别“自然缺失症”的有效策略

2020-03-03田若楠

林区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感官幼儿园幼儿

田若楠,石 利

(齐齐哈尔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现代幼儿大多数时间被限制在室内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得越来越少,这使许多幼儿患上了“自然缺失症”。所谓“自然缺失症”是指幼儿在缺少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感官能力发展失调、抑郁等一系列不良问题。本文从社会、家庭与幼儿园三个方面探讨帮助幼儿告别“自然缺失症”的策略,希望以此丰富现有研究成果,为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一、“自然缺失症”概述

(一)“自然缺失症”的定义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提出的。“自然缺失症”不是医生诊断出来的一种病症,而是指现代城市的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即幼儿在与自然的甚微的接触下,在心理和行为上所出现的不良问题。”[1]在现实情况下,该现象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儿童与成人。

(二)“自然缺失症”的表现

幼儿出现“自然缺失症”的现象会有诸多表现。首先表现为对自然事物基本属性的无知。不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不了解食物的来源、不了解自然界生物一年四季的更替变化以及对自己生活领域地理面貌、环境的无知与无趣[2]。其次表现出对自然缺少尊重。不爱护花花草草、无视自然法则,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对自然的无私赠予缺少珍惜与敬畏之情。最后表现为幼儿行为和心理变化。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不稳定、压力大、缺少自尊心等。

(三)“自然缺失症”的危害

“自然缺失症”对幼儿当前乃至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危害。首先体现在幼儿感官发展缺乏协调性。幼儿身处自然中,身心被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所围绕,这些事物从多个维度去触碰幼儿各种感官,使它们协同合作探索某一事物的奥秘。但由于幼儿远离自然,感官缺少刺激,致使此项机能发展欠缺。其次是影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幼儿长期与自然缺少联系,每天处在室内重复几乎相同的动作,以自我为中心,每天接收的负面信息长期积压,不能有效排解或是无正确的方法排解,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作出许多过激行为,影响其社会行为发展。再次是影响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压力的增多容易导致幼儿患上心理疾病,产生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影响其能力的发展。最后是影响幼儿未来的学习成绩。自然缺失症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问题,会使幼儿未来在学业上处于被动状态,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及生活质量。

二、“自然缺失症”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亲近自然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作为幼儿抚养者和教育者的家长和教师,若想使幼儿亲近自然,避免自然缺失,首先要有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的意识。应试教育使家长和教师过度关注影响“起跑线”的认知发展,而不关心幼儿的心理发展,对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缺失症更是鲜有关注,相应的培养活动少之又少。在这种环境下幼儿患上“自然缺失症”也就不足为奇。

(二)缺失亲近自然的环境

“环境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幼儿亲近自然,就要有可亲近的自然环境。因为对处在身心发展迅速期但不成熟的幼儿来说,环境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对其影响最大的潜在教育因素。如果社会和幼儿园及家庭能提供给他们一个可观察、探索和操作的自然环境,尽情满足和释放他们好奇、好动的天性,身心自然能得到健康发展,“自然缺失症”也就不会产生。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人们将很多自然区域变成了高楼大厦、运动场所及动植物园,缩减了亲近自然的场所,减少了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尽管幼儿可以在动植物园、游乐园玩耍,但是这些人工化的地方由于缺少自然的野性,很难激起幼儿探索自然的欲望,大自然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幼儿“自然缺失症”的问题也就逐渐产生。

(三)缺少亲近自然的活动

要让幼儿亲近自然,除了要有能亲近自然的环境,更要有亲近自然的活动。因为只有在活动中,幼儿才能触摸、聆听、品尝、观察、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兽一鸟,才能亲身获得大自然的感性经验,生发对大自然的喜爱,进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但现实中家长一是害怕孩子受伤,二是没有时间、更没有耐心带孩子到自然中去,使孩子失去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幼儿园方面,因为害怕承担不可预知的事故责任,很少开展亲近自然的活动,即使开展这样的活动,也会对孩子有一系列禁止行为的告知,使孩子缩手缩脚,无法真正感受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对自然应有的亲切情感。孩子逐渐远离自然,缺失症问题的产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告别“自然缺失症”的有效策略

亲近自然是激发幼儿多种感官协同合作以及激发幼儿热爱、敬畏自然和培养幼儿创造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建设幼儿心理、形成规范秩序与发展思维的有力措施[3]。

(一)社会角度

1.加强舆论宣传

积极的社会舆论会为某一事物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解决幼儿“自然缺失症”的问题,加强舆论宣传是第一要务。因为积极的社会舆论宣传会将人们的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会引导人们从尝试做某事变成习惯做某事。为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平台开展多种宣传教育工作,加深人们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远离“自然缺失症”。比如新闻媒体应多做有关幼儿亲近自然并从中获益的报道,多为观众呈现大自然所具有的独特教育性一面;教育公众平台可以通过通讯软件向公众推送关于“自然缺失症”的文章,使他们了解相关知识;社区可以定期举办“认识自然”讲座,更新父母对自然的观念,为其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创造条件。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远离“自然缺失症”,相关的政策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可以实现公园、动植物园对幼儿免费开放,为父母带幼儿亲近自然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发布地方法规和出台相关文件,将幼儿亲近自然的理念纳入不同学段的教育计划中,从而保证幼儿亲近自然的规范化、常态化;可以每年或每月设置一个自然亲近日,给幼儿父母放假一天,以便父母能够带领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3.开展各种户外活动

开展丰富的户外活动,给幼儿营造亲近自然的机会。如每逢传统节日像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可以组织开展相应的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中放飞心情,了解世界,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蕴。此外,还可以利用农村秋收的时机,带领幼儿走进农村、走向自然,亲手触碰玉米杆、小麦秧,亲身体会自然的馈赠,在自然中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借此培养幼儿初步的劳动情感。

(二)家庭角度

1.父母转变观念,重视自然

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监护人和陪护者,要树立亲近自然的观念,明确自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首先,父母应多阅读和聆听有关自然的书籍、讲座,对自然有个全面而真实的了解。其次,针对一部分父母对自然的不正确认知,可以组织幼儿父母参加有关自然的活动,亲身体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快感,更新观念,从而推动其带领幼儿亲近自然。

2.父母以身作则,走进自然

父母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平日里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幼儿走出家门,走进自然;周末或长假可以带幼儿去放风筝、钓鱼,也可以约朋友一起到野外野餐,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此外,还可以带领幼儿去采摘园,采摘各种水果、蔬菜,丰富幼儿的知识,锻炼幼儿的生活技能,增加幼儿亲近自然的乐趣。

(三)幼儿园角度

1.制订亲近自然的计划

计划是实施的先导,具有引领作用。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将亲近自然的总体目标分解到五大领域,具体到每节活动中,从而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将亲近自然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幼儿全方位地接受亲近自然的教育;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走进大自然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让幼儿在大自然中亲近和感受自然,获得更多的体验;在对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将是否开展亲近自然的教育活动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以确保教师有效地开展亲近自然活动。

2.创设亲近自然的环境

首先,要加强园所的生态化建设,让园所的环境充满自然的韵味;其次,教师可以利用自然事物制作教具、玩具,将绿植培植区移到户外,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培土、栽种、浇水、施肥。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将教学内容与自然内容相融合,做到理论与实际探索、观察相结合。

3.开展亲近自然的活动

大多数幼儿园,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游戏活动,几乎局限于室内,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在室内,教师教学尽管绘声绘声、声情并茂,但是对幼儿全面地认知某个事物还是存在局限性,例如幼儿的情感表达与传递、感知觉的体验以及想象能力的延伸等都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在大自然中玩耍有益于儿童充分动用各种感官,保护其心理健康,缓解注意力缺陷,避免多动症以及减少肥胖、压力和焦虑等”[4]。因此,幼儿园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责任人,必须开展亲近自然的活动。首先,在办园方式上可以学习德国,创办“森林幼儿园”,教师带领幼儿在森林里涂抹、绘画、观察小溪、观察昆虫及植物,遵循幼儿的自然属性,释放幼儿的天性,让幼儿的多种感官机能相互碰撞。其次,在教育方式上可以室内外联合教学,将幼儿的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相融合,充分运用社会提供的各种资源,例如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给幼儿创造接触自然的机会。再次,园所可以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户外实践活动,例如带领幼儿去公园、去野外探险等等。

自然是一个大乐园,它不厌烦幼儿的嬉闹、蹦跳和探索,它会不断地变化、丰富自己,以此激发孩子们对它不断探索的兴趣。“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是孩子缘于内心的本能;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亲近, 探索自然的博大与奥秘,也是孩子们应有的福利。”[5]只有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逐渐走进自然的怀抱,不再成为“林间最后的小孩”。

猜你喜欢

感官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