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进路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思考

2020-03-03

理论建设 2020年4期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理政治国

田 菁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 济南250103)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是任何政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都必须直面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带领全党励精图治,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向全党发出的向贫困宣战的总攻令,意义重要而深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中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精神武器和行动纲领。

一、理论逻辑: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社会贫困治理问题,站在为人类谋求解放与发展的历史高度,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根源和本质,深入探索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根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点和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的根源和本质。马克思针对当时德国社会存在的大面积贫困现象,经过大量调研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根源在于“私有制统治下的雇佣劳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严肃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辛苦劳动为富人、资本家“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1]93,但是反过来,却为工人自己“生产了赤贫。”[1]93马克思由此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严重分离现象。马克思还对资本家的剥削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资本家为了获利,往往采取分工细化和改进机器的手段,导致工人只能通过激烈竞争存活,以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伸出来乞求工作的手就像森林似的越来越稠密,而这些手本身则越来越消瘦”[2]741。马克思通过精妙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工人阶级长期处于贫困境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剥削制度的存在。恩格斯在1845 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明确指出:“贫困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3]561恩格斯也强调“现代社会制度”是造成工人贫困的根源,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可以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视野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贫困问题的本质、根源,无产者只有彻底摆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严重束缚,才能摆脱自身贫困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科学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困治理的途径和手段。首先,资本主义社会贫困治理的根本途径是变革制度,消灭阶级剥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无产者只有消灭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才能获得自身的彻底解放。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剥削制度、消除贫困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全人类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思想内核和精髓所在。其次,资本主义社会贫困治理的根本手段是发展生产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无产者陷入贫困境地,除了制度根源,还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足不充分密切相关。生产力的发展对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具有首要性意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社会财富得以不断积累和丰富,终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前提和可能性。总之,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产生贫困的劣根性,科学预见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历史趋势,阐明无产者必须抓住生产力这个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通过不断变革社会生产力,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从而为反贫困提供了一个阶级和制度分析的立场、观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论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二)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由于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社会贫困问题论及较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反贫困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科学内涵,又开创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宝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我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理论结晶和产物。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脱贫事业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自觉。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4]83,强调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必须把彻底消除贫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邓小平提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思想,他指出,如果一个地区贫穷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艰苦努力下“历史性地解决”[5]158。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运用的新视野、新境界。在2015 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了加强合作、为建设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的号召,并郑重宣告了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坚定承诺,对于加快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担当作为。这些新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提炼升华的生动体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重大贡献。

二、历史逻辑: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实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奉行共同富裕发展理念,矢志不渝带领人民同贫困作斗争,引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们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勾画出了新时代发展的价值追求,实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站起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贫困治理的艰苦探索

毛泽东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贫困问题作了深刻回答。首先,毛泽东认为农民要摆脱贫困必须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指出,农民要想摆脱贫困,要想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6]179。其次,毛泽东认为要使广大农民摆脱贫困必须解决农民土地匮乏问题。毛泽东认为农民的富裕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为此,他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认为实行土地改革,建立新的土地制度,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毛泽东对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的社会面貌作了深刻回答。首先,毛泽东旗帜鲜明地将消除贫困落后面貌作为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奋斗目标,要求新成立的中央政府要致力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以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其次,毛泽东认为改变我国贫困落后面貌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原则,要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两者都不能忽略,单纯依靠农业或者工业,都不能有效实现目标。再者,毛泽东认为走现代化道路是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社会面貌的基本战略。针对新中国成立伊始的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被动挨打就是不可避免的,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努力奋斗。

(二)“富起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时期对贫困治理的积极探索

把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范畴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突出贡献。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有两个,“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7]142。邓小平第一次把共同富裕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同时,邓小平又特别指出,共同富裕绝不是同步富裕,要“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8]84,把共同富裕的标准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之上。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又强调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他告诫全党,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意味着失败。

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入手,探寻摆脱贫困的道路是邓小平贫困治理思想的精髓所在。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7]11,他始终认为生产力落后是导致贫穷的重要根源,因此,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就是改革。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的伟大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所以,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就是为了扫除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7]17,强调改革能够使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不断获得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三)“强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对贫困治理的成功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进一步精准化,加快推进我国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首先,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了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战略定位。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个标志性指标”[5]12。把消除贫困视为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政治战略,强调了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共同富裕思想理念在现阶段的实践,使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扶贫方式进行大力创新变革,提出了内源式扶贫、精准扶贫脱贫等一系列新思想、新方略,带领全党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5]146,大大推进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中国贫困问题要与促进全球贫困治理有机统一,奋力开拓全球减贫事业新局面。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第17个专题的主题词。这一专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方案。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作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专注于自身贫困消减的同时,还应重视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的发展,既要造福中国人民,也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要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其次,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他一再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9]。近年来,中国为改善国际减贫与发展环境,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譬如共建“一带一路”、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目的就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发展能力,助力国际减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正成为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智慧”。

三、实践逻辑: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

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要事、难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接力向贫困宣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秉持人民至上理念,顺应时代发展,带领全党“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5]148。中国脱贫攻坚的历史性进展,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实践意义,也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磅礴伟力。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筑牢脱贫攻坚思想根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一条鲜明主线,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价值导向。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一篇文章标题就是《人民对美好生好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对全党同志的重托,也是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要求全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定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抓牢抓好抓实。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们不难看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率先垂范,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党员干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第一民生工程,把扶贫开发工作切切实实抓紧做实。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三卷可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4]367等话语不胜枚举,朴实真挚的话语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利益的尊重和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为困难群众谋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确保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5]158,确保兑现我们党的坚定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携手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坚持内源式扶贫发展,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内源式扶贫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动力导向。

激发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的根本途径,也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非常重视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培育、激发,强调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首先,扶贫先扶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唤起精气神。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必须改变一些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5]91的现状,要引导贫困群众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观念,破除“安贫乐道”意识和“等、靠、要”思想。其次,扶贫必扶智,变“输血”为“造血”,彻底拔除穷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要聚焦贫困群众的能力养成和自我发展潜力培养,坚持把“富口袋”与“富脑袋”结合起来,尤其是“要把贫困群众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10],不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4]366。第三,构建长效机制,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11]强调内因和外因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决不能出现一边脱贫一边又有一些人返贫的现象。决胜脱贫攻坚不仅要立足当前、解决现实突出问题,更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三)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汇聚脱贫攻坚社会合力

打破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阻隔,构建大扶贫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传统贫困治理理论的重要突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问题导向。

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智慧的贫困治理方略,是推动中国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遵循和路径选择。首先,构建大扶贫格局,凝心聚力是关键。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同时,要充分运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整合好各方面的力量,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大扶贫格局,使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三者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实现“三位一体”[4]87,突破碎片化、分散化的扶贫模式、格局。要发挥好社会力量对政府扶贫职能的巨大补充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其次,构建大扶贫格局,党的领导是根本。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脱贫攻坚宝贵经验时,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5]15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最大的政治优势,要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发动起来,把党员发动起来,有效拓宽农村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确保脱贫攻坚成效能够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四)坚持精准化扶贫方略,夯实脱贫攻坚实践成效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大创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结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15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精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要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目标,切忌喊口号,搞形式主义。精准化扶贫方略为解决中国复杂多元的贫困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方法,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的一条捷径。

“六个精准”[9]是精准扶贫方略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求,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主要抓手。为确保党和政府的政策与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红利能精准地落到贫困群众身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精准”的扶贫脱贫要求,以解决好在扶贫工作中应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以及如何退等问题。“六个精准”是一整套科学、高效、完备的贫困治理体系,找准了“贫根”,对症下药,实现了对过去不精准扶贫工作方式方法的根本性改革。

“五个一批”[4]85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和实现精准扶贫方略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强调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分类分批扶贫,极大地提高了减贫效率,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了有效破题药方,为全面脱贫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从《摆脱贫困》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直至走向“共同富裕”,记录了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指引下,中国脱贫攻坚慎终如始、行稳致远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宏韬伟略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使命担当,擘画发展蓝图,推进理论创新,以“四个全面”顶层设计为引领、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前提、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以发挥政治和制度优势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体系,以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开启了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崭新篇章。

猜你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理政治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亮相法兰克福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