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创新及其现实启示
2020-03-03张正光
张正光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
延安时期,作为中国人心中抗战的“圣城”,延安汇聚了数以万计的知识青年。对这些知识青年的到来,中国共产党持欢迎态度,并充分肯定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行动,认为他们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成分”[1]599。但是,由于这些知识青年的出身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导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党领导革命的认知还不是很清晰,其固有的小资产阶级世界观也有待改造。为了更好地促使知识青年转变思想,党在延安创办了包括“抗大”“鲁艺”“陕公”等在内的17所高等学校,组织知识青年进校学习,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延安时期高校在秉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式话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结合式话语、比较式话语、用事实说话等既卓有成效又凸显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了广大知识青年由“小我”到“大我”的转变。研究总结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创新对于新时代高校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推进“立德树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创新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灌输论”。马克思在1844 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9马克思在这里虽然没有提出“灌输”概念,但明确了把理论输入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及其威力。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灌输”的概念,他从宣传社会主义的角度谈到德国画家许布纳尔的一幅画时指出,那幅画的作用比一本小册子要大得多,“给不少人灌输了社会主义思想”[3]590。列宁基于俄国当时的革命形势,科学阐述了对群众进行理论“灌输”的缘由、特点、方法、主客体等,形成了系统的“灌输”理论,并明确提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把认清无产阶级的地位及其任务的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4]31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灌输式话语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沿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灌输式话语外,还结合中国革命和广大知识青年的现实状况,因时因地因势地进行了创造性发展,构建了包括结合式话语、比较式话语和用事实说话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话语系统,鲜活有效地阐释了党的主张,赋予党的主张以强大的感召力。
(一)运用了结合式话语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话语自身与教育对象,即知识青年的结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革命文化和革命实践都是群众的,因此“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1]708。要在立足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主张基础上,运用贴近知识青年生活和思想实际的话语,使他们易于理解和接受,并对他们的思想加以改造。二是话语表达方式的结合。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当时革命实践、学生思想实际和党的事业发展需要,摒弃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常用的单一理论灌输式话语,把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显性话语与隐性话语等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源,也是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但是当时的知识青年普遍的弱点就是思想脱离实际,他们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淬炼自己的信仰。延安时期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已经把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结合起来,即在所有高校中不仅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主张,而且开设军事、劳动实践课,引领知识青年在实践中培育革命情感等。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为例:中央军委在《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中明确:“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5]153,并把教育他们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克服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作为“抗大”教育知识青年的首要原则。“抗大”的政治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等理论课程,还包括国内外形势、党的政策路线方针等教育课程,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近战、夜战、刺杀、投弹等军事理论与实践课程。“抗大”学员除了上课外,还自己挖窑洞和参与生产劳动。埃德加·斯诺称:“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6]78“抗大”每期学习时间为4 至8 个月,其中军事队的政治课占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政治队的政治课占三分之二。其他像中央党校、泽东青年干部学校、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政治课程,并规定其占总课时的30%。显性话语与隐性话语相结合也是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显性话语就是利用直接公开的话语表达对受教育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所谓隐性话语则是运用间接隐晦的话语表达,常表现为情景等使教育对象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内化于心的教育。延安时期高校充分运用了这两种方式。如高校中政治课程的设置、政治讲座和辅导报告的开设等都属于显性话语教育。这种话语表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发挥迅速改造、提升知识青年思想认识和用马克思主义、党的主张武装学生思想的作用。榜样的塑造和宣传、政治标语和口号的设置、纪念活动的开展、体育文艺活动的举办等属于隐性话语教育。这类话语表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激励知识青年向榜样学习和在正向的社会舆情中锻造和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坚定自己的革命理想信念。
(二)运用了比较式话语
比较式话语是基于两个或多个特定对象之间的比较而生成的具有鲜明导向性的话语体系。延安时期,很多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决定性动因就是基于国共两党抗战立场、政策、行动等比较的结果。“此路走不通,去找毛泽东”[7],不单单是当时知识青年口中的流行语,更是他们在比较后的毅然抉择。延安时期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也非常注重比较式话语的运用。如对国共两党抗日政策的比较;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及成果比较;沦陷区、国统区与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比较,等等。在军事课上,教员会以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差异激发知识青年对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抗战路线的认同,同时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在政治课上,教员会讲到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差异及其后果的比较,进一步强化知识青年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认识和践行等。通过比较,形成的比较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增强了知识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与认同,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与自信,对党领导的抗战道路的自信与坚定。
(三)运用了讨论式话语
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废止了填鸭式教学,鼓励进行讨论式教学。讨论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有漫谈式、辩论式、问答式等,但课堂上采取哪种方式往往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录了他参加“抗大”政治课的情景,当时讨论的题目是“抗日运动的发展”,在一个多小时的课堂讨论中,多位学员发表自己的见解,气氛热烈,相互有交锋。“整个讨论是很生硬地带有宣传性的……甚至有点传教的味道,所选的材料都是为了证明一个论点。但它的效果很大,这一点是很明显的。”[6]235受课堂气氛感染,埃德加·斯诺加入课堂谈论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学员都举手抢着回答,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一个小时,以致耽搁晚饭时间,但“这样一问一答很受人欢迎”。对于埃德加·斯诺的歉意,学员的答复是“我们红军打仗的时候顾不上吃饭,我们向我们的外国朋友介绍红军时也不在乎过了吃饭时间”[6]237-238。在讨论过程中,教员通常会加以点评和引导。通过讨论往往更容易促使学员进行自我反省、达成共识,也更容易为学员接受,比单纯的填鸭式说教更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四)用事实说话
事实胜于雄辩,讲一堆道理不如一个实例。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摆事实同讲道理结合起来,甚至更侧重于摆事实。一是由于知识青年知识、背景等以及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主张缺乏深刻了解等原因,如果一味地开展理论宣传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是通过摆事实,把道理讲透,可以有效破除知识青年的疑虑和旧思想、旧观念。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平易近人以及根据地的民主、自由、平等、抗日等话语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教员课堂讲授的与学员日常感知的高度一致,理论与现实可以相互映照,未来憧憬是当下情景的逻辑延伸……还有什么不让人倍感振奋、欢欣鼓舞?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不为之奋斗、不为之献身?正是因为事实,延安知识青年普遍洗涤了灵魂、升华了境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完成了思想信仰的华丽蜕变,进而把自己塑造成坚定的革命者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二、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显著特征
与一般话语有别,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特定的政治指向性,它是特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观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特殊载体。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不同时期承载的任务、追求的目的、实施的环境等的不同,因而也常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找到符合当时知识青年思想特点、有效引领知识青年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主张,把知识青年培养成革命者的话语。实践证明,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不仅达到了服务教育的目的,而且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走向成熟。
(一)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现了从单一走向多元
延安时期是党的理论和各项政策走向成熟的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其方法也从过去模仿苏联渐次探索出了立足中国实际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点也突出地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上。在以往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的是模仿,甚至是照搬苏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和话语范式,如套用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等教学方式。尽管党内很早就注意到大众化、通俗化的问题,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总体上还是比较单一。延安时期,随着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实际及其两者结合理解的深化,特别是一大批党的理论工作者奔赴延安,为延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走向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被明确提出,并逐渐被全党接受,探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是一时之需,更是具备了条件。“抗大”“鲁艺”等高校除了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还增加了国情课、党史课、社会史课等。每门课程的内容与性质不同,其话语表达也不一样。结合国情讲、与国民党对比讲、启发学员自己讲等,成为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常用的话语表达式。同时,党中央普遍要求教员与学员用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教育学员和实现学员的自我教育。比如,毛泽东在为“抗大”学员作《辩证法唯物论》哲学讲演时,就在这堂哲学大课中结合大量中国军民抗战的史料,使原本深奥的哲学话语生活化、日常化。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党的领导人以及艾思奇、范文澜等党的理论工作者,不管是讲军事课、政治课还是历史课,都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生活化的话语表达。
(二)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现了从“他者”证明走向自我证明
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恒定主题。但是,在党创建初期及其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党领导的革命实践尚未完全展开,有时还在曲折中前进,其成果也有待进一步彰显。这个时候,向学员讲“能”“行”“好”主要是借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魅力及其对未来社会的描绘,或借助苏联革命及建设成就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即利用“他者”的经验和优越性来证明自己所追求目标的正当性、合理性。延安时期,随着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扎下根来,特别是党在理论、政治、组织、军事等方面的成熟,抗战建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党派、团体的认同,以及抗战成就的取得,其本身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说服力,也更符合知识青年的心理和愿望。因此,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沿袭传统“他者”话语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运用自身话语教育和引领知识青年。如前所述,延安时期,大多数知识青年都是因为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的表现失望而投奔共产党的。刚开始,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了解得并不深切,但是在到延安后,通过在“抗大”“鲁艺”“陕公”等高校的学习,特别是通过聆听毛泽东、张闻天、朱德、王稼祥等党和军队领导人以及其他教员的报告与授课,了解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抗战建国理论等党的理论、政策、主张,以及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状况等之后,迅速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完成了思想转变。
(三)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者实现了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传播是由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精英引领的,虽然他们也非常注重到工人群众中去,与工人群众结合,但是话语权基本上还是掌握在知识精英手里,普通工人群众还只是这些话语的接受者。延安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大众化理念为全党接受,一方面知识精英更加自觉转变自己的话语,更多地使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表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另一方面知识青年和普通工人群众在革命实践的锻炼中思想觉悟、理论认识也有较大提高,他们相互间可以开展互教互学、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之所以能够开展讨论,其关键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已经走向了大众化,不仅党的领袖、理论工作者、教员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主张,即使是知识青年和普通工人群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主流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者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主张更容易为知识青年和普通工人群众掌握,并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
三、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先后创办了近20 所高校,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员超过10万人,为党领导下的抗战事业输送了急需人才,取得了战时高校办学与人才培养的奇迹。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立足特定时代,在时代发展中获取话语创新动力
人类历史发展表明,时代是话语创新的酵母,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话语,时代主题往往也就是话语主题。延安时期,以全民族力量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建立独立统一之新中国、实现人民翻身做主人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与话语的主题。毛泽东曾明确要求:“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8]192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扣抗战救国主题,确立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基本原则,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向抗战建国的转变,体现了当时的时代主题和基本特征。这种转变不仅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积极建构上,而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形式创新上。正是因为有了紧扣时代主题的内容建构和贴近知识青年实际的话语创新,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立足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学生思想困惑,大胆创新互联网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用带着时代发展“温度”、冒着地表“热气”、沾着自然“露珠”的语言,把“想讲的”变成广大青年学生“想听的”,把广大青年学生“想听的”融进“要讲的”,防止“两张皮”现象,赋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二)立足伟大实践,在实践成就中丰富话语创新素材
实践是人类获取一切真知的源头,也是人类话语的始基。延安时期,伟大的抗战实践及其成就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了丰富素材。在话语内容层面,除了一贯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等话语外,“抗战”“统一战线”“民族解放”“‘三三制’民主政权”“联合政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成为这一时期话语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在话语承载形式上,除了传统的课堂,小说诗歌、戏剧小品、木刻墙报甚至劳动等都被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话语表达形式上,除了传统的灌输式,结合式、讨论式、比较式等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形式。正是因为立足于实践中的话语创新,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才成为照进知识青年心里的一道光,迅速点燃了知识青年革命理想之火,照亮了他们的世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迅猛展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百年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脱贫攻坚”“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生成的鲜活话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核心素材。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现代化载体,线上线下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成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的伟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三)立足服务学生,在促进学生成长中赋予话语活力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要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等“灌输”到群众大脑中去,并使之成为群众言论和行动的根本遵循。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不能是“填鸭式”的,必须关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情感等。延安时期高校立足知识青年来源广、背景杂、差异大等特点,采取了集体授课、自学、互学等多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抗大”“陕北”延安大学等就根据学员知识水平的差异,分设普通班和高级班,并开设不同课程,即使是相同课程也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在学员普遍具有斗争经验、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级班主要采取研究式教学,在学员文化和理论基础普遍较弱的普通班则主要采取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因为兼顾了学员的实际情况,使学员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成长。新时代的大学生既普遍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也极大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如何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往往是部分大学生认识不清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9]。这句话不仅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指明了方向。
(四)立足“三全育人”,在整体育人环境构建中增强话语合力
人是社会中的人,因此,对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向度和复合向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各构成要素都同向发力。延安时期高校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与作用发挥。当时各学校的授课教师既有艾思奇、何干之等一般教员,也有学校行政领导和工作人员,更有毛泽东、张闻天、朱德等党和军队领导人;既注重过程育人,也注重通过劳动、艺术、活动、生活等多方位育人,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党的政策路线方针的正确性,进而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站到党的旗帜下。新时代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三全育人”要求,目的是要求高校全面落实育人的主体责任,聚合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2017 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并要求从教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组织等方面形成育人长效机制,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育人合力。随后,教育部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了高校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并就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三全育人”要求和“十大育人”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整体育人环境、创设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话语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明了工作方向。高校应该紧紧围绕“三全育人”和“十大育人”体系要求,充分激活高校各育人要素,打造育人话语,增强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