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要传导的“五种意识”
2020-03-03杨林坡
杨林坡
(北京语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
2020 年初暴发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文简称“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几乎影响到了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疫情防控过程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举全社会之力,人民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1],也显示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磨难中练就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同心同德的品格。疫情期间,对绝大多数青年大学生而言,不能一线战“疫”,但在家学习、为国为民加油祈福也是一种坚守。这场社会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对“00 后”这批青年大学生来说,是一段人生经历,更是一堂极具教育意义的社会大课。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疫情期间的“思政”课,要在课程知识讲解中结合国家抗击疫情的理念、过程及重要举措,在课堂教学中重点传导“五种意识”:共同体意识、忧患意识、反思意识、感恩意识和担当意识。
一、传导“共同体意识”,抗击疫情要同心同力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体意识”指的是人们对自我存在的物质性和社会性认知,即人类生活在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间休戚与共、荣辱攸关的世界中。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在很大程度推动了人类从物质和精神世界的解放,但同时也不断造成了一种客观的共同体状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印证了这个基本的事实和规律。习近平主席在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话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2]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智慧和做法,还是现代生态学中关于人属于大自然生态圈、生物链中的一环的理论观点,都表明人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病毒来自自然界。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是不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引起的,但是,这也引起了社会舆论对宰食野生动物的讨论和批判。2020年2月2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3],这是国家层面的法治响应。有充足的证据显示,人类无节制地食用野生动物存在巨大卫生安全隐患。历史上也有太多的事实表明,人类向自然的无节制、不合理攫取行为所导致的灾难已经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4]因此,要在当下及未来的生产与生活中树立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共同体意识”,即要培养和形成善于利用自然、善于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5]。
“病毒无国籍,疫情无国界。”[6]经过数月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疫情在世界上多国暴发,日趋严重。目前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疫情。全球化进程中,逐渐以人员流动或人的全球化为显著特征的资本、生产、消费、服务要素的全球配置,使世界各国人民日益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中,并正逐渐形成一个共荣共损的社会共同体。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方向[7]。树立以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心协力战“疫”,不仅是打赢此次疫情全球攻坚战的关键,而且是应对未来更多全球问题的必然选择。因此,思政课堂上,要向青年大学生传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在新全球形势下基于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提出的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核心的全球治理理念。疫情防控的国际化更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青年大学生传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从学理角度让他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理解作为理论基底的中国智慧和经验;其次,要从国际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阐释人类走向融合的客观趋势,及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层面难以解决和克服的问题;再者,要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典型案例和现实教材,用事实和数据告诉当代大学生在类似疫情这样的国际社会危机面前,唯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克时艰。一些国家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甩锅”“污名化”行为和言论,不但破坏了全球抗“疫”的合作局面,而且还滋生了更可怕的“政治病毒”[8]。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泛的概念或愿望,要让学生认识到实现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从理念到实践的过程,其中需要不断培植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现实中不断推进。例如疫情期间中国对许多国家的支援,对以“国际卫生组织”为主导的全球防控疫情合作机制的支持等,都是切实的行动。
二、传导“忧患意识”,抗击疫情要放眼未来
“忧患意识”,指的是人们在正常或良好生产生活状态下,习惯性地保持对潜在“灾难或威胁”警惕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成熟的生命体认和理智的思维方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且从未中断的最古老文明。中华民族自古多灾多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为核心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品质,也是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思维方式。“忧患意识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努力积极、推动转变,化危为安、转危为机。”[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专门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首位。疫情防控之初,中央便统筹协调全国资源,举全国之力,“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全国一盘棋”,调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打“阻击战”。而且,随着疫情的发展变化,适时做出从“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到“内防反弹,复工复产”的防控战略调整。疫情期间的很多企业停工停产,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严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在疫情防控逐渐显现成效的情况下,国家便开始部署复工复产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既要保生产,还要保身体健康。”理性应对疫情之“患”,积极化解民生之“忧”,善于从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10]。
灾难或危机刚结束及之后一段时间内,人们一般尚能保持警惕或防备,然而久了,就会淡漠或淡忘。对那些没有经历过灾难或危机的人们而言,他们的认识则大多是感性或不深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11]“四个不容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多难兴邦”,并不是说灾难多了,国家就会兴旺发达,而是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需要深刻反思和总结的。所以,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12]。当前在校的青年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8-22 岁,正值活力四射、阳光自信、敢作敢为且无忧无虑的人生阶段。他们成长并生活在新中国70 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代,社会繁荣稳定、和谐有序。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十几年中,父母给他们提供了尽可能充足的生活条件,国家给他们提供了尽可能充足的学习条件,社会给他们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人。在他们已有的人生中,虽然也经历了在中国发生的为数不多的社会灾难或危机事件,如1998年“抗洪”、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等,但因为他们年龄小,体会和认识都不会很深刻。但是,在这场疫情袭击中,他们已经长大,他们不但能借助现代媒体观察战“疫”的壮阔画面,也能感受到那些受疫情困扰人们的痛苦和舍生忘死奋斗在战“疫”前线人们的努力及贡献,更能感受到他们及身边人们生活的显著变化。
大学期间正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重塑并逐步成型的人生阶段。对他们而言,之前的“岁月静好”与今天“举国战疫”的强烈反差,势必会让他们恐慌、焦虑、困惑……这无疑也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最珍贵的一段经历,能够激发他们的“危机感”,也能不断唤醒他们的“忧患意识”。“多难兴邦,危机时刻正是教育的宝贵时机,举国上下正在亲历的这一切,应该成为下一代人最深刻的记忆。”[13]“思政课”上,应将疫情期间发生的生动故事及国家应对疫情的一系列防范举措有机融入课程中,以传导“忧患意识”为主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性、增强“四个自信”的必要性和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培养他们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激发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动担当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传导“反思意识”,抗击疫情要吸取教训
如果说“忧患意识”是一种思维品质的话,那么“反思意识”则是达到这种品质的方式方法。常备“忧患意识”的目的在于避免重蹈覆辙。然而,仅有危机意识是远不够的,思深方能虑远。所以,还需要深入思考,尤其是将问题指向行为主体的思考,即“反思”。人的认知特性决定了人们往往以主客相对或分离的“二元”思维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当在现实中遇到问题或阻碍后,人们一般会从外部寻找原因,即所谓的“客观原因”,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主观性原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那么忽视了主观性原因,就不能全面彻底地查找问题的原因。“反思意识”就是对主观能动性的肯定,是对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分析和思考。
“反躬自省”“日三省吾身”“静坐常思己过”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反思意识”的理解和实践,更被视为是修身养性的道德信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法宝”。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教育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14]反思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是防微杜渐,是更好地解决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对苏联发展模式的反思,提出了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反思,推动了改革开放理论的提出和深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探索、反思和总结,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
此次疫情防控,反映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也暴露了有待加强的某些弱项短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不断地吸取教训和经验,改正自己,完善自己[15]。
早在全国疫情防控正吃紧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便开始部署疫情结束后的国家建设。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16]。他在湖北调研考察疫情防控情况时又指出,要着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17]。
疫情的暴发有偶然性,但从人类文明发展特别是近代科学发展进程的角度看,与疫情作斗争并战胜疫情又具有必然性[18]。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在疫情暴发之前,谁也无从知道病毒是如何产生并传播的,谁也无法预料到疫情会在具体的哪个时间、哪个地方暴发。疫情暴发的必然性,指的是病毒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存在的客观性和长期性,在一定意义上,人类历史也是一部和病毒作斗争的历史[19]。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及对自然界的过度攫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这是近现代病毒不断侵扰人类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于病毒,人类除了抵抗与防御,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所以,面对疫情以及其他人类所遭遇过或面临的灾难和危机,人类要更多从自身的角度思考原因,反思疫情的暴发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同样,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也需要反思,反思自己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念,反思日常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反思在疫情面前的心理及行为。
四、传导“感恩意识”,抗击疫情需要守望相助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开启了一种在和平建设时期未曾有过的社会运行模式。全国一盘棋,举国战“疫”,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马克思说:“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活着。”“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浪漫表达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人殚精竭虑、奋不顾身的坚守。从“武汉加油”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国有界,民相亲;从耄耋院士到“90后”“00后”,党无私,民心齐。大“疫”当前,绝大部分人都能安全地待在家中,不用上战场,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指的是人们感激他人为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20]。“感恩意识”是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以及健全人格的体现,是常识性的观念、基础性的品质和必备的素质,也是人在不断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理性思维。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感恩”的民族,“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令其感恩戴义,怀预报之心”等这些表达,讲的是人要发扬善端、满怀恩义,才能达到高的道德精神境界。感恩意识是责任意识、团结意识与自立意识的表现。培养感恩意识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感恩意识能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评价人们的是非善恶,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21]。
当今青年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段时期,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蓬勃发展,生态日趋向好。然而,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回顾中国历史,面对如此突发的、严重的疫情,如果没有今天这样强大的国力和特有的体制优势,疫情防控不会取得现在这么大成果。所以,应该感恩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接续发展的时代,是近代百年屈辱后民族振兴的时代,是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也是每个人可以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时代。所以,要感恩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漫长而艰辛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要感恩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流血牺牲和鞠躬尽瘁;要感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并不断“强起来”所做出的卓绝努力和艰辛探索;要感恩为这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繁荣稳定、美丽和谐而兢兢业业、善良朴实的人们。
五、传导“担当意识”,抗击疫情需要责任使命
无论是“反思意识”,还是“感恩意识”,包括对大学生“共同体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传导与培养,目的是通过“疫情”这个对社会影响极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让这些能够有效促进个人及社会发展的意识、理念“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的信念和素养,“外化”为自觉行动。让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实现自我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同时,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培养能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现代化人才[22]。“人才”的价值是要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而其“才”也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发挥出来。所以,从“知识和心理”到“自觉社会实践”的实现,还需要有基于个体价值而又超越个体价值的“担当意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这些对民族、对国家的“担当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近现代革命文化中俯拾即是,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家国天下前赴后继。抗“疫”期间,全国仅医护人员就有4.2 万多人驰援湖北,其中有1.2 万多人是“90 后”;更有数千万计的工作人员舍小家顾大家,不顾安危、不计得失地奔赴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他们有的父母年事已高,有的孩子嗷嗷待哺,还有的新婚燕尔,却都义无反顾,这是中国每一个普通人的“民族担当”。疫情期间,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要“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国家担当”。为了合作抗“疫”,中国积极倡导并参与国际合作,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究,尽己所能向世界提供援助,复工复产,向世界供应设备物资……这就是中国和中国人的“国际担当”[23]。
2020年3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如今,在校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主力军,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只有不断增强对广大青年大学生“担当意识”的培养,才能使之更加自觉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培养“担当意识”,要让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主动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让青年大学生“愿意担当”[24]。培养“担当意识”,要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有理想”的充分性,理想是精神之钙,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最大的社会价值,只有树立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青年才“可以担当”。培养“担当意识”,要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本领”的必要性。事业靠本领成就,梦想从学习开始[25]。新时代是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信息化大发展、知识大爆炸时代。要担负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大任,则必须要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经得起竞争考验的过硬知识和技能本领,只有具备“过硬本领”的青年大学生才“能够担当”。
六、结束语
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看待疫情的暴发、防控及其中的一些社会现象,还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角度培养他们树立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服务的思想意识。思政课应立足教材结合疫情,传导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体意识”;传导培养“忧患意识”,树立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发展意识;传导培养“反思意识”,使之具有积极并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学习经验、吸取教训的自觉;传导培养“感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传导培养“担当意识”,树立为坚定理想信念、担负时代使命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