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应该如何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

2020-03-03

今天 2020年17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教师

杨 毅

(贵州省贵阳市第七中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引言

根据教师带领的两个初三毕业班数学课的前提研究下,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两个班水平不一样,上课效率和听课效率不一样,做出的学习反应也不一样,比如:A班学生在教师上课时课堂会很跳跃,“捣乱”的人很多,学生们总会有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B班的学生,无论教师讲的怎样激情澎湃,学生们都只会坐在下面纹丝不动,问听懂没有,只看到个个点头,不知道是真懂还是假懂,明明是同一个教师,教的也是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两个班级的差距会如此之大,那造成这样因素的原因是什么呢?

造成这样的现象是因为A班的学生勤于思考教师所教的内容,不盲目听从,对于数学的学习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B班的学生是被动式的学习状态,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探究,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没有进行认真思考,对于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没有自己的判断,从而造成了B班的学习氛围、逻辑思维层面都没有A班好。从这可以看出数学的思考对于数学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直接接收来自教师的灌式输入,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想法和观点,导致学生只学到浅层的数学,那要如何去唤醒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能力呢?

1.教师应该把“学习”归还给学生

在新课标规定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路人”,教师教育学生不能完全“一厢情愿”的输出,若凭教师主观意愿向学生输送知识,在学生不主动思考时教师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变成了一个承载知识的容器,这容易抑制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很多科目是这样,同样,对于数学的学习更应该如此,数学是一个及其需要思考探索的学科,若只是灌输式教育,那要学好数学是不容易的,还会导致学生不思考,数学的学习必须是学生主动去做的一个过程,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导者和启发者,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主动的学习和思考,而不是完全地占据课堂,对学生一顿狂轰乱炸的注入式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听不进去,反而缺少了学生自行探究思考的乐趣,学生更学不好数学,例如,当学生有不懂的题目时,教师第一步不应该是给予学生准确的答案或者思路,而是可以挑几个学生一起组成一个讨论解题思路小组,让学生们进行该题的小组讨论,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难翻越的题坎是在哪里,是没有理解题意、审题不清,还是不能从已知条件得出解题思路,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发言自己是否有所启发从而找到思路方法,教师若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直接给学生讲解,只会让学生知道这个答案,但如果下次学生再遇到此类题目,依旧又会是被同样的坎儿绊住,教师说了多少遍也没有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记忆深刻,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尽量做到凡“学”躬亲。

2.教师应该有技巧的对学生提问

上课提问环节是教学技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问技巧也是一门大学问,教师可以通过上课对学生的提问来判断教师本身的教法是否恰当以及学生的听课效率是否高效,有技巧的提问学生能帮助学生加深知识记忆的同时还能查缺补漏,而且合理的“奇怪”提问也能把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散开来,拓展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对数学有个整体性的考虑,逐渐形成一种严密且多角度的思维逻辑。教师上课时对题目要进行一些优化修改,使得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做法,教师再带有暗示性的提问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以此来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的目的。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敢质疑、敢提问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依据分析、辩证观点、得出结论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只有学生有疑惑、敢质疑,才会提出问题,根据问题从而找出答案,学识才会有进步。教师在上课时应当有提示性的问学生是否有疑惑的、有不同想法,并明确表示无论对错都可以大胆发言、提出质疑,在学生发言完后并加以及时鼓励,加深学生上课积极提问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敢质疑、敢探索、敢追求真理的精神,因为“不懂不可耻,不懂装懂才可耻”,只有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来,教师才能毫无保留的解答,很多时候教师问学生们“懂了没有”、“知不知道”,学生们都是点头,教师检测学生们是否听懂听会了,应该要有“特别”的方法,例如,在讲评完后让同学对着自己的同桌把思路讲一遍,这样学生们就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学懂了,学生还能从中发现自己哪里不足。当学生有了疑惑才会去提问老师,并希望教师带领自己一起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正确步骤。

4.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常识性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一些数学的常识严重缺失,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还影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成效和兴趣,关注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的数学常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验证数学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数学思维逻辑的形成有着一定的指导效果。数学的常识性问题不仅有数学领域的,还有数学应用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因为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数学的知识合理转化在实际生活中,多多把数学的例子结合于生活,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一些小常识,避免学生只会做书上的纯数字的题目,一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就容易丢分,所以教师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去积累一些数学生活小经验,或者教师经常把数学结合实际来教育学生,学生听得多了,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下次碰到数学生活题时学生也能自己去思考,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学生还能学会和理解更多的东西,有助于更正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加深数学逻辑的严谨性。

总结

在中学教育中,数学思考能力是每个中学生应该逐渐拥有的基础数学能力,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后,会发现“焕然一新”的数学世界,而教师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其中积极地起引导作用,辅助学生思维发展,认真观察学生,努力探索适合开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独立探索,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